海鹽腔展演館:百戲之祖聲腔源

海鹽腔展演館:百戲之祖聲腔源

“富裕江南戲曲鄉,誰人解得海鹽腔。源流變化新聲部,花開花落分外香。”這是1997年浙江省文聯主席、著名戲劇作家顧錫東賀海鹽腔藝術館籌建所撰。

今海鹽博物館一樓側廳,專設海鹽腔展演館,於2013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該展館是海鹽縣博物館的特色展廳之一,主要展示了有關海鹽腔的文字、圖片介紹和實物資料,並透過古戲臺的動態演出,形成了動、靜相間的展示效果。

展演館門口有仿舊時的黑色木牌,俗稱“水牌”,傳遞各類演出資訊。門樓的兩個磚雕是中國古代戲曲詞源——梨園和菊壇。門樓兩側是連綴的花朵磚雕,原梨花菊花圖案相同。入口處柱聯:“憑歌調妙納澉鄉音演成千古事,看戲文欣圓楊梓夢馳譽十間樓。”十間樓是澉浦當地對楊梓故居的俗稱。此聯點明海鹽腔與其奠基人澉浦楊梓的密切關係。

展演館分展廳和裡面的古戲臺兩個區域。展廳展示海鹽各種民間文藝活動圖片,海鹽腔的學術資料及演出樂器、道具。牆上掛著一隻只老生小生花旦各種花臉文武忠奸的臉譜。這裡常舉辦“畫臉譜”活動,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畫出心中的海鹽腔臉譜。一邊是紫銅鍛蝕壁畫《宮商角徵羽》,中國音樂五調的篆字花盤由蝴蝶群簇擁,有蝶戀花的詩意。大廳與戲臺之間是鏤空的木窗,三組神態各異的古代銅人正透過木窗往戲臺張望“看白戲”,一為一少年,一為姐攜弟,一為母抱兒,別緻而有趣。可想見爭相一睹海鹽腔好戲的盛況。三組銅人之間有四座石雕頭像——海鹽腔奠基人楊梓、海鹽腔劇作家湯顯祖、南西廂作者崔時佩、戲迷將軍譚綸。頭像以半抽象的石膏像表現,給人觀感是:四個方石柱在雕鑿過程中漸漸顯露出歷史人物的面貌。

展演館古戲臺為明代風格,富麗典雅。古戲臺以紅色為主,古色古香。戲臺前罩上有白底黑字匾額“萬年臺”,是集顏真卿的字而成。左右各有兩柱,黑底金字題有一副對聯:致和前楊康惠歌融南北調,成化後海鹽腔冠蓋戲文邦。明代致和年間、成化年間分別是海鹽腔發展的不同階段。走近看,戲臺上方有一個巨大的螺旋形圓圈,彷彿可以把人吸進去,讓人不禁好奇它的作用。其實,這種圓形穹頂舊時戲臺上都有,而萬年臺上的是參照蘇州崑曲博物館的古戲臺穹頂,採用雙曲型。這種穹頂叫戲臺藻井,俗稱“雞籠頂”,一般頂中間置有一面大銅鏡,當演員在臺上高歌或低吟時,四壁會形成共鳴,產生餘音繞樑的音響效果。戲臺中堂上方有黑底金字匾額“聲腔之祖”,集漢代帛書字而成。

此外,戲臺兩邊和觀眾席兩側的青磚方柱上都安置了十二個印章“澉川楊氏、回鶻酸齋、雲石康惠、海鹽弟子、歌聲高引、上徹雲漢、音如細發、體局靜好、南北歌調、名彰浙右、五越妙音、古韻新聲”,這些從海鹽腔的史料中提煉出來的片語,給觀眾帶來尋覓的趣味。觀眾席是仿明座椅,分三側臺座與中央池兩個層次,可同時容納50人。四周懸掛南戲四大代表劇目《白兔記》、《荊釵記》、《南柯夢》、《還魂記》的戲曲展演圖和南戲三腔的演出場景圖。

2013年11月8日晚,海鹽縣博物館海鹽腔展演館開館,一臺由本縣海鹽腔民間藝術團專場演出,臺上“聲情婉轉”,臺下“凝視貫注”,讓市民連聲叫好。展演館為觀眾提供一個“欣賞、普及、交流、傳承”海鹽腔的活動平臺,也為青少年的文化遺產傳承教育創造互動活動的空間。

海鹽腔為古代戲曲聲腔,因形成於海鹽而得名。1986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中,海鹽腔作為戲曲聲腔被收錄在第一個條目。海鹽腔源於元末(一說源於南宋),盛於明,曾被列為中國明代四大聲腔(海鹽腔、餘姚腔、弋陽腔、崑山腔)之首,稱為中國戲曲聲腔鼻祖。關於海鹽腔的發端有兩種說法。

一是晚明嘉興李日華《紫桃軒雜綴》稱,南宋詩人張鎡在海鹽“作園亭自恣,令歌兒衍曲,務為新聲,所謂‘海鹽腔’也。”這裡指的是張鎡家樂中歌童們所傳唱的曲調,其實當時所唱的只是“詞調”,還不能認作是南戲的一種聲腔。

二是清代山東新城王士禎《香祖筆記》稱:“今世俗所謂海鹽腔者,實發於貫酸齋。”王的說法,依據是元代姚桐壽的《樂郊私語》,王士禎認為海鹽腔就是由此而來的。

元代,澉浦海港通航,富商雲集,經濟繁榮,戲曲活動極昌盛。《樂郊私語》記載,當地大官僚兼海運富商楊梓,熟諳音律,並與散曲家貫雲石(號酸齋)等友善,切磋音律唱法,自編雜劇,家僮善唱南、北曲,縣人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於浙右。所以普遍認為,明代南戲四大聲腔之一的海鹽腔,就是楊梓等人根據當時流行的南、北曲加工發展而成。

海鹽腔最晚在明成化年間(1465-1487)已經流行,海鹽“戲文子弟”,已見諸文字記載。到嘉靖、隆慶間(1522-1572),其流佈地區擴充套件到嘉、湖、溫、臺、蘇、松、南京、北京以及江西宜黃等地。稱“海鹽子弟”者,已不都是海鹽人。海鹽腔與弋陽腔盛行以後,逐步取代了北曲雜劇在戲曲舞臺上的地位,對我國戲曲聲腔、劇種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嘉靖間成書的《金瓶梅詞話》中,不見提崑山腔,卻記載海鹽子弟演劇和清唱者共有八處之多。凡遇接待大官,必用海鹽子弟,以為鄭重。

海鹽腔為曲牌聯套體結構的傳奇體制。演唱時用鼓、板、鑼等打擊樂伴奏,不用管絃,清唱不用鑼鼓,只拍板或拍手。據記載,海鹽腔“多官語”,“其體尚靜好,以拍為之節”,腔調“清柔婉折”,海鹽腔講究唱法、吐氣,聲多字少,腔調清麗,聲情婉轉悽切,這與北曲雜劇字多聲少,重用管絃相反。海鹽腔“音如細發,響徹雲際,每度一字,幾盡一刻”,為官僚士大夫所喜愛。劇目見於《金瓶梅詞話》者有:《白兔記》、《玉環記》、《雙忠記》、《還帶記》、《四節記》、《香囊記》和《南西廂》等。有人認為,戲劇作家湯顯祖的作品就是海鹽腔劇本。明崇禎刻本《金瓶梅詞話》中所附插圖,有一幅描繪海鹽子弟在廳堂演出的《玉環記·寄真容》:大廳兩側擺筵席坐賓客;廳上邊為門,女客垂簾觀戲;廳下邊設鼓樂,三個樂工伴奏,不見管絃;中間鋪地毯,兩個演員在地毯上扮演玉簫和王小二。此圖今見於海鹽腔展演館。

明萬曆以後,崑山腔大盛,它吸收海鹽腔予以加工,比海鹽腔更加清柔婉折,並採用管絃伴奏,逐步佔據了海鹽腔地盤。但據湯顯祖記載,嘉靖間流傳到江西宜黃的海鹽腔藝人教當地子弟唱海鹽腔,到萬曆三十年(1602)左右,已發展到一千多人,在當地能與崑腔相抗衡。最遲在清康熙間(1662-1722)尚可見到海鹽腔活動的記載。此後,就湮沒無聞了。

新中國成立前,曾有趙景琛等專家學者到海鹽調查研究。新中國成立初,華東戲曲研究專家亦曾到海鹽作過調查,收效甚微。20世紀60年代起,江西省一批戲曲聲腔研究專家偶然在江西採茶戲、傀儡戲、盱河戲中發現海鹽腔遺存線索,在上千首曲牌內發掘、篩選、整理、排比鑑定,至2005年鑑定海鹽腔曲牌70餘首,其中,有些曲牌與海鹽騷子音律有相似之處,特別是江西廣昌劉家孟戲(以演《孟姜女》而得名,約產生於明隆慶年間)保持完整的海鹽腔曲牌;一類是弋陽腔、青陽腔曲牌,受海鹽腔浸染,韻味靠近海鹽腔;另一類是海鹽腔曲牌,與弋陽腔、青陽腔有較大區別,婉轉纏綿,華麗典雅,非常動聽,確為一種“雅調”。此後,據史料記載和全國各戲曲劇種調查,發現浙江浙昆、永昆(草昆)、金昆、寧昆、新昌調腔、婺劇、海寧皮影、嘉興興工以及海鹽騷子,江西採茶戲、傀儡戲、盱河戲、宜黃腔,江蘇蘇崑,安徽徽池雅調、青陽點板,福建閩劇逗腔、泉州南音、莆田梨園戲、仙遊戲,湖南湘昆低牌子等音樂中,仍保持有海鹽腔特殊唱法。

1996年,海鹽縣建立海鹽腔藝術館(籌),配備人員,發掘、研究、收集有關海鹽腔歷史與評述、論文、著作。1997年起,編印《海鹽腔研究》刊物。2000年,在海鹽舉辦海鹽腔全國學術研討會,雲集各地專家學者,研究海鹽腔發展歷史、音樂特色,尋覓遺蹤。江西省藝術研究所將首批海鹽腔曲牌24首贈予海鹽。2002年5月,海鹽特邀江西省撫州市湯顯祖藝術實驗劇團於海鹽南北湖旅遊節演出海鹽腔《牡丹亭》、《長城記》、《孟姜女》、《紫釵記》4部摺子戲。2004年,海鹽縣推出《海鹽腔研究論文集》,海鹽腔經多年挖掘、研究、整理,形成較為系統的學術理論。

2009年,海鹽腔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浙江省文化廳確定全省56個劇種,海鹽腔列為第二(南戲列第一但已融入各劇種中)。還指定海鹽腔參加全省56個劇種演出。2015年海鹽縣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傳統戲劇之鄉。2016年由海鹽縣文聯、海鹽腔研究會組織的海鹽腔《南西廂記》,參加浙江省文化廳“非遺傳薪”——浙江傳統戲劇表演展評活動,榮獲“優秀展演獎”。

“清柔婉折韻悠揚,鼓板聲聲最斷腸。今日崑山稱劇祖,問誰重說海鹽腔?”當年海鹽鄉賢、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俞建華先生以詩道賀,原海鹽縣政協副主席沈詠嘉先生從容致答:“聲腔婉約板悠揚,遊魂連意痛斷腸。萬物興衰順天意,吾今重說海鹽腔。”

海鹽腔,海鹽的名片,海鹽的驕傲。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