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年前的稻米長啥樣?這個發現重新整理人類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農業起源和人類起源、國家起源一道構成考古學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三大課題。水稻至今養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稻作農業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人類文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眼下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稻·源·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展示了三個“中國最早”: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遺蹟,因而備受學界關注。

一萬年前的稻米長啥樣?這個發現重新整理人類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事實上,上山文化不僅在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中佔有重要地位,對於世界文明也有著獨特而重要的意義。今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一百週年,也是“上山文化”命名15週年。考古學界泰斗嚴文明認為,此次展覽的舉辦十分有意義,有利於向全社會展示稻作文明對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有利於加深世界對中國悠久歷史的認知和理解。

一萬年前的稻米長啥樣?這個發現重新整理人類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最早的定居村落遺蹟(展廳現場復原)。最早的炭化稻米。最早的彩陶。製圖:李潔

最早的炭化稻米

重新整理了人們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2000年11月,考古學家在浙江省浦江縣發現上山遺址。此後在以上山遺址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考古工作中,陸續發現了一萬年前屬性明確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遺蹟和大量彩陶遺存。上山文化考古發現成果舉世矚目,充分證明這裡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為基礎的中華文明形成過程的重要起點。“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題詞“萬年上山,世界稻源”和考古學界泰斗嚴文明題詞“遠古中華第一村”,是對上山文化價值內涵的高度概括。今年,上山遺址成功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一萬年前的稻米長啥樣?這個發現重新整理人類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中國考古學會、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相關縣市人民政府鼎力支援,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透過實物遺存與場景復原,呈現人類稻作農業起源之初的社會、經濟與文化面貌。

一萬年前的稻米長啥樣?這個發現重新整理人類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展覽現場,一粒炭化稻米被放置於展廳顯眼處,它粒長3。732毫米、粒寬1。667毫米、粒厚1。723毫米,長寬比值2。239。這粒稻米在上山遺址年代屬於上山文化早期的灰坑(H461)中被發現,其長寬比相對於野生稻要小,經分析研究屬於馴化初級階段的原始栽培稻。上山遺址發現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較為完整的證據鏈,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遺存。這些發現讓稻作栽培歷史上溯至1萬年前,重新整理了人們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此次展出的灰黃色砂岩磨盤、磨石反映了上山時期農業加工的發達繁盛。磨盤平面近似圓角方形,邊不規整,整器非常厚重。使用面對角形成一條隆起的脊線,兩側稍低,使用痕跡明顯。

在世界範圍內

定居社會的出現都是古文明發展的起點

彩陶,曾經被當作黃河流域古文明的底色,是仰韶文化的代名詞。其實,在上山文化所處的時代,古代先民已經學會了用色彩來創造、來表達。比如,展廳中的一塊彩陶陶片,應是一缽碗類的殘片,夾細砂紅陶,陶質較細膩,器壁施紅陶衣。口沿處有白色點彩,器壁殘見三個單獨的幾何形圖案,圖形為填塗而成,與頓點連綴的點彩手法有著本質的差異。可見的兩個完整圖案,其一為帶著一週輻射短線的圓形,似太陽紋,另一為兩個頂角相對的三角形。殘見圖案為填塗白彩的直角。

一萬年前的稻米長啥樣?這個發現重新整理人類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在一件彩陶壺中,考古專家發現了釀酒的證據——壺內的殘餘物中有一種加熱產生的糊化澱粉,經檢測研究,與低溫發酵的損傷特徵相符。低溫發酵是釀酒的基本原理,據此推測,9000年前的上山人可能已經掌握釀酒技術,而這隻陶壺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酒器。

研究發現,作為中國彩陶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上山文化彩陶在上山文化早期便與其他地區的陶器頗有差別,具備更先進的一些特徵,亮點在於其複雜的器型,不僅有碗、小口鼓腹的罐,還有大口盆,功能豐富多樣。其中,大口盆反映了較大社會群體的公共活動,這是脫離了小型家庭經濟活動、構建社會組織的物質基礎。

實際上,上山遺址也是中國農耕村落文化的源頭。截至目前,浦江上山遺址發現了兩種型別的房屋基址。一種是柱列式房屋如上山遺址的1號房址,以挖洞栽柱的方式構建房屋,遺留下來的柱洞呈三排西北—東南向的分佈,構成長約14米、寬約6米的建築空間。另一種是溝槽式房屋如上山遺址2號房址,四段溝槽組合成長方形的牆基,殘見一個3米×5米溝槽轉角,其中還發現方形柱坑。

一萬年前的稻米長啥樣?這個發現重新整理人類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定居’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革命’,對人口、經濟、社會、文化都產生了直接而且深遠的影響。在世界範圍內,定居社會的出現都是古文明發展的起點。”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秦嶺介紹,同季節性的狩獵採集社會相比,定居徹底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村落周邊,比目皆是可以管理、控制甚至“擁有”的資源,人的生活半徑變小了,但屬於人類的“領地”卻變大了。定居迅速促進了人口增長和社會規模的擴大,也促使這些早期的定居者重新調整人和人的關係,逐步產生複雜的社會組織和親屬制度。在中國,上山文化因為較早進入這樣的定居時代,因此能迅速發展成為以金衢盆地為中心、多達二十處遺址的聚落群,跟同時期其他零星發現的定居遺址相比,遙遙領先。而從上山文化中期開始,不同聚落之間就已體現出各自的獨特性,比如義烏橋頭遺址和仙居下湯遺址,都以發達的紅衣陶為特徵,但從器形到裝飾又有各自鮮明的區域特點。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上山文化設定了早期中國發展的方向,定義了中國的多元、一體、連綿不絕。

作者丨李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