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是一場悲劇,為何文字卻說是“金玉良姻”?

癩僧送“不離不棄,芳齡永繼”與薛寶釵,還說必須鏨於金瓔絡上,常年佩戴,以後遇到有玉的才可正配,而這八字,與癩僧鐫刻於賈寶玉的“通靈寶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是“一對兒”,這就是“金玉姻緣”的由來。

從我們正常的思維來看,寶玉和寶釵的婚姻,即使郎再有才、女再有貌,也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一一一個“懸崖撒手”,只能在晨鐘暮鼓中、青燈古佛旁,了卻餘生;一個只能“雨打梨花深閉門”,獨守空閨,望斷天涯路,雁字不回,月伴孤影空西樓。

這樣的婚姻,連一般的婚姻都比不上,更別提什麼良姻佳緣,但文字偏偏稱之為“金玉良姻”,而且還是眾人“都道是金玉良姻”!

脂批反覆提醒:“是書勿看正面為幸”,而文字名稱眾多,其中一名《風月寶鑑》。前八十回文字唯一出現風月寶鑑是在第十二回,風月寶鑑“兩面皆可照人”,跛道苦口婆心地告誡賈瑞,“千萬不可照正面”,脂硯齋提醒:“誰人識得此句!”、“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跛道又告誡賈瑞:“只照他的背面”,脂硯齋又提醒:“記之”。

但是,正沉迷於鳳姐的賈瑞,最終還是沒能經受住風月的考驗,正照了風月寶鑑,命喪黃泉,“鏡子從手裡掉過來,仍是反面立著一個骷髏”,脂硯齋又提醒:“正面你方才已自領略了,你也當思想反面才是”。賈瑞死後,代儒夫婦傷心欲絕,遂命架火來燒,只聽鏡內哭道:“誰叫你們瞧正面了!你們自己以假為真,何苦來燒我?”脂硯齋再提醒,“觀者記之”。

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是一場悲劇,為何文字卻說是“金玉良姻”?

文字和脂批的暗示、提醒還是十分抽象,難以理解。脂硯齋在文字描寫這面鏡子的特徵時,還指出“此書表裡皆有喻也”,文字假借意在“使閨閣昭傳”,那麼,我們就以一句與閨閣有關的、很俗的比喻“姑娘像鮮花一般美麗”來打比方,或許就會容易理解。

“姑娘像鮮花一般美麗”,姑娘是本體,鮮花是喻體,此句話的本意是形容姑娘的美麗,而不是鮮花的美麗,但是,用“賈雨村言”敷演的“甄士隱”之文字,呈現給讀者的只有“賈雨村言”的風月寶鑑正面,即喻體“鮮花”,如果我們的目光只停留在“賈雨村言”之喻體一一“鮮花”上,而不能透過“賈雨村言”之喻體一一“鮮花”,看到風月寶鑑背面的“甄士隱”之本體一一“姑娘”,我們就會只見“鮮花”而不見“姑娘”,誤以為文字寫的只是美麗的“鮮花”,一個鏡面的距離,我們就將與作者的“其中味”遠隔天涯!

我們從“大旨談情”的風月寶鑑正面來看,二寶的婚姻確實是一場悲劇,但文字稱之為“金玉良姻”,因此,在我們通常閱讀習慣的盲區一一風月寶鑑背面,“金玉良姻”一定隱藏著更深刻的意涵,那才是我們所不知道關於“金玉良姻”的“甄士隱”之本體。

在“忽新忽敗,忽麗忽朽,已見得反覆不了”的末世裡,所有的一切,包括繁華富貴,甚至生命,都是無常的。鼎盛時前呼後擁,落魄時萬目睚眥;昨日的歡笑猶在耳,今朝的淚水已留痕。一切瞬息萬變,賽過花開花落、雲聚雲散,誰能看得透、說得清?又有誰能明瞭智慧解決之道?

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是一場悲劇,為何文字卻說是“金玉良姻”?

第一回脂批就指出,文字“不獨破愁醒盹,且有大益”,第五回脂批又指出:“是作者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撰成此書”,因此,文字中不僅有作者“秉刀斧之筆”呈現的末世哀歌,還有作者“具菩薩之心”,超越了末世悲劇,為在末世迷情幻海中苦苦掙扎卻找不到彼岸的芸芸眾生所奉獻的“且有大益”的智慧解脫之良方。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已經暗示“金玉良姻”悲劇的原因在於“運敗”、“時乖”。所謂“運敗”、“時乖”,其實就是非正統之末世的隱語。但是,悲劇的“金玉良姻”之所以能夠稱為良姻,就是因為“具菩薩之心”的作者在文字中讓悲劇的“金玉良姻”實現了對悲劇末世的智慧超越,而二寶就成為悲劇的紅樓文字中“且有大益”的智慧解脫之良方最重要的隱喻載體。第八回回末總批指出:“一是先天含來之玉,一是後天造就之金,金玉相合,是成萬物之象”,即暗示這一點。

二寶完成這一重任,主要依靠的是他們的象徵物一一“冷香丸”和“通靈寶玉“。與“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和“莫失莫忘,仙壽恆昌”是“一對兒”一樣,二寶的象徵物所隱喻的境界是相通的,也是“一對兒”。

寶釵服用“冷香丸”,其藥方和藥引子也是來自於癩僧。擁有“冷香丸”的寶釵,“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從時,自雲守拙”,在動盪不安的末世裡,無論在何種境遇下,卻能安居樂業,進入怡然自得之鄉。寶釵的“冷香丸”之境界[注1],是以出世之心入世,不為物羈,不為媚俗,而自成高格。

第二回脂批指出:“迴風舞雪,倒峽逆波,別小說中所無之法。”楔子中,空空道人傳抄《石頭記》,“從此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頭記》為《情僧錄》。”這一歷程,其實就是攜“靜極思動,無中生有之數”的石頭一同下凡的賈寶玉,歷盡石頭所記錄的風月波瀾後出家為僧的總括。

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是一場悲劇,為何文字卻說是“金玉良姻”?

因此,賈寶玉在“情”裡感悟,也在“情”裡成長,最終必將成為“情不情”的情僧,即達到“通靈寶玉”之境界,類似於在幻境中時隱時現的、“點明迷情幻海中有數之人也”(第三回脂批)的癩僧跛道。所謂的“通靈寶玉”之境界,即癩僧鐫刻於其上的與“除邪祟、療冤疾、知禍福”,是以入世之心出世,心中有佛,有萬民,悲天憫人。

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是“作者自己形容”(脂批),他們的幻像一一癩僧跛道也可稱是作者的化身,因此,這相通的、是“一對兒”的金瓔珞、“通靈寶玉”和“冷香丸”,在“表裡皆有喻”的文字中,其實就是“具菩薩之心”的作者賦予二寶承擔處世智慧隱喻載體之重任的象徵物,也像耿耿長夜裡兩座不滅的燈塔,照耀著不幸生逢末世的二寶人生路,讓他們跨越“處處風波處處愁”,到達幸福的彼岸。

第三回回前總批指出,賈寶玉的象徵物“寶玉通靈可愛,天生有眼堪穿。萬年幸一遇仙緣,從此春光美滿。隨時喜怒哀樂,遠卻離合悲歡。地久天長香影連,可意方舒心眼。寶玉銜來,是補天之餘,落地已久,得地氣收藏,因人而現。其性質內陽外陰,其形體光白溫潤,天生有眼可穿,故名曰寶玉,將欲得者盡寶愛此玉之意也。”同樣,與“通靈寶玉”相通的寶釵之象徵物“冷香丸”和金瓔珞,也是“將欲得者盡寶愛此‘金’之意也”。因此,“金玉良姻”還具有超越時代的、更為深遠的意涵。

在“表裡皆有喻”的文字中,“賈天祥(賈瑞)正照風月鑑”其實就是一個寓言,是“具菩薩之心”的作者不得不現怒目金剛之象,以“情”喻理、借“情”說法,為喚醒更多的“賈瑞”。

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是一場悲劇,為何文字卻說是“金玉良姻”?

風月鑑正面風情萬種的鳳姐,也包括鳳姐本身,就是一個隱喻,隱喻包括色慾在內的、如風月一樣無邊的世間所有慾望,如果賈瑞稍稍擁有一些二寶的處世智慧,在無邊的慾海中,知道適可而止,而不是放縱自己,任慾望如脫韁的野馬,瘋狂地奔向那個早已註定的毀滅之懸崖,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賈瑞的悲劇,可以說是一種超越時代的人類困局,人人都有慾望,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賈瑞”,比如鳳姐,作為正面鏡中人,她是警示賈瑞的風月鑑,但鳳姐本身,雖然為似大廈將傾的百年賈家“意懸懸半世心”,但“機關算盡太聰明”,最終“哭向金陵事更哀”,“反誤了卿卿性命”,何嘗不是又一個“賈瑞”?!但是,“莫失莫忘”“通靈寶玉”,“不離不棄”“冷香丸”,就可以在變幻無常的人世間,擁有“仙壽恆昌”、“芳齡永繼”的秘籍。

因此,雖然“金玉良姻”是悲劇,但是,從“道濟天下之溺”的角度出發,不愧為“良姻”。

寶玉的象徵物“通靈寶玉”和寶釵的象徵物金瓔珞、“冷香丸”,其實就是歷經磨難的作者的智慧結晶,也是作者繁華落盡之後日常生活的寫照。作者最終很可能過著一種居士生活,作者逝後,其好友張宜泉曾有傷悼之詩《傷芹溪居士》,就是稱曹公為居士[注2]。即使作者沒有身處偏僻的山野,但他的心中也一定有一個與汙濁的現實世界保持清醒、清淨的距離之山野,如居士般以出世之心入世,既出世又入世。這種生命狀態,即第一回脂批所謂“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書之朝代年紀矣”。

因此,悲劇二寶,就是身處悲劇末世的作者含著無盡的“辛酸淚”,為自己的時代和後世奉獻的兩個超越時空的無價之“寶”。由此也可知,不是寶釵厚顏無恥地插足所謂的至尊愛情“木石前盟”,而是她必須與賈寶玉上演情感糾葛。

注1、詳見《“行”走紅樓》系列拙文 41-44寶釵部分

注2、詩中有“白雪歌殘夢正長”,當指雪芹卒後,《紅樓夢》原稿殘缺之事,詩句含糊,有不易明言之隱。

作者:郭進行,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