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術的溫度——陳平原的《記憶北京》讀後

讀書|學術的溫度——陳平原的《記憶北京》讀後

《記憶北京》

陳平原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對於身處學術“高階”、已然“著作等身”的陳平原先生來說,出書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他經常是一年之內數本齊發,令讀者驚喜連連;而使自己的學術研究長年保持在一個相當的水準,不斷有新的發想或創見,成為學術界引述或樂道的話題,足見陳先生功力的非凡和學養的精深了。

通常我在見到陳先生的新作時,會比較關注他選篇的思路,看他如何在不斷拓展的學術領域內“閃轉騰挪”,把舊題翻出新意,或者透過含義豐富的文字型會“壓在紙背上的心情”。

擺在面前的《記憶北京》便是一個可以細細品味這幾個特點的極好例子。

此書的主角是北京,是透過一個在北京生活了近40年的學者的眼光窺見的北京,彙集了陳先生多年來關於北京這個大題目所作的深層思考,共計25篇,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陳先生的讀博經歷、學術研究、教學生涯都是以北京——這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澱的都市為背景而展開的,因此書中關於北京的種種“記憶”,既是學術、教學的具體依託,同時也是閱歷與心境的真實記錄,體現出的是作為教授、學者的陳平原的“人間情懷”與“謙退不伐”的學術品格。

陳平原是最早提出“北京學”這一課題的學者(見《“北京學”》,《北京日報》1994年9月16日)。從學術的角度而言,以陳先生的資歷,自然是做“北京學”的最佳人選,但他傾力更多的是對於學生們的提攜,他的助推之力從他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可見一斑:

2001年秋開始在北大為研究生開設“北京文化研究”“現代都市與現代文學”等專題課,共組織了四輪課程,指導十位博士研究生;在北京、西安、香港、開封、天津等地主持五場大型學術會議;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北京讀本》,為臺灣《聯合文學》雜誌主持“北京專號”,編印《北京研究書目》……

除了課堂上的“言傳”,陳先生還非常注重“身教”,他會借春遊的名義帶領學生遊北京,“用腳、用眼、用鼻子和舌頭,感覺一座城市”,而站在前門箭樓上對著鏡頭侃侃而談北京的歷史文化,更是陳先生樂意為之的教學方式。

讀書|學術的溫度——陳平原的《記憶北京》讀後

▲北京城牆(資料圖片)

陳先生曾經十分動情地說:

“保不住城牆,保不住四合院,那就保住關於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這也是一種功德。除了建築的城市,還有一個城市同樣值得守護——那就是用文字構建的、帶有想象成分的北京。這是我們能做的事情。學者們用教育、學術、傳媒甚至口頭講演等,儘可能讓大家留住這個城市的身影,留住‘城與人’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情感。

“除了呼籲,我們還能做什麼?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我們的歷史記憶——即使已經成為碎片,也要努力將其連綴成文。”

而對於始終關注的學術研究,他自承:“學生一旦上手,趕緊撤離;若干年後,發現仍‘題有剩義’,那時再殺個回馬槍,或者轉戰到別的領域。”《北京記憶》中的不少篇章就是對“題有剩義”所作的精彩演繹。

雖說目前尚未實現“倚著長城講唐詩”的理想,但為學術增添溫度卻已變成陳平原日常研究或教學的習慣。例如他在北大主持“北京: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時,從會場的背景和看板的佈置就可以看出他對細節的“講究”,他選擇的是上個世紀20年代的兩張老照片:西直門與景山下的駱駝。對此,他的解釋是:“單有高聳的城牆還不夠,配上那頗為滄桑的塞外駱駝,北京的味道這才無可置疑。”此外, 他還選用了民國年間大畫家陳師曾的《北京風俗圖》中的水墨人物,作為會議議程表及論文提要的封面與封底。這樣別具一格的精巧“設計”深受與會者好評,併成為大家會後爭相索要的“紀念品”,這也是陳先生引以為豪的創意。

既經營專業著作,也面對普通讀者,能上能下,左右開弓,這是陳平原眼中人文學者比較理想的狀態,也是他自己運用得非常純熟的兩副筆墨。

陳平原是個“文、學兼修”的教授,注重生命體驗與學術研究的結盟,喜歡在“學”與“文”之間自由遊走。他的學術文章屬於好讀又耐看的型別,行文時很注重節奏的張弛有致,讓氣韻在字裡行間流轉。不少文章的標題一看就很吸引人,像“文學的四季:春夏秋冬”“長向文人供炒慄”“十年一覺”“蕭瑟昌平路”等,馬上就會把讀者帶入一個文學的意境。

陳先生能把學問做得如此“有聲有色”,與他自覺的語言追求有關。

通常來說,對於學者,大家關注更多的是他在學術上的造詣,思想、見解的新穎獨到以及對所從事的研究領域的意義和影響,不太會專門提及語言。其實語言的老到與筋道同樣是一部學術作品產生長久魅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所映照出的是作者全部的學識、修養和文化追求。

陳平原的文章之所以能牢牢“吸”住讀者,讀著有一種既沉著又痛快的感覺,掩卷後仍令人深思與回味,便跟他在語言上的高度自覺,講究語言的“粘著度”大有關聯。這也是他的學術著作一直擁有忠實的讀者群的一個原因。

陳平原喜歡追究作者壓在紙背的思考,這和他自己的學術風格比較一致。他的態度也相當明確:

“對於訓練有素的學者來說,說出來的,屬於公眾;壓在紙背的,更具個人色彩。後者‘不著一字’,可決定整篇文章的境界,故稱其‘盡得風流’,一點也不為過。”

這樣的心情與思考在他的論文或專著中可以略窺一二。

比如,寫於1990年的武俠文學型別研究專著《千古文人俠客夢》,這本書在陳平原的寫作經歷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也是一貫謙虛的陳平原自評較高的一部書:“要說寫作時精神飽滿,思路流暢,中間基本上沒打嗝,可稱得上一氣呵成的,《千古文人俠客夢》庶幾近之。”正是由於憑藉這一工作,使他重新感覺了生活的意義,也重新理解了學者的使命:“希望學問與人生合一者,往往借著述豐富人生,甚至將其作為危急時刻自我拯救的有效手段”;

再如,在題為《豈止詩句記飄蓬》的論文(2014)中,陳先生對於陳寅恪、吳宓、朱自清、潘光旦等八位西南聯大教授寫於抗戰時期的舊體詩進行了深入獨到的分析與解讀,“讀出”了隱藏在詩作背後的心情,把教授們在那個特定歲月詠懷、寄贈、唱和之作,視為中國讀書人的心靈史;

讀書|學術的溫度——陳平原的《記憶北京》讀後

▲炒栗子(新華社圖片)

而最能代表陳先生對“紙背的溫潤與深情”寄予的關切的,當屬《長向文人供炒慄》一文,它以孤篇壓全書之勢, 為“北京記憶”作了最為生動有力的註腳。

陳先生從“炒慄”—— 這一北京秋冬時節最為常見的飲食入手,娓娓道來,層層推進:從蘇轍的生食栗子治療“腰腳病”說到陸游晚年時對“火煨栗子”的憶念,再緩緩引出給南宋使臣遞送炒慄後“揮涕而去”的李和兒的悽婉故事;接著又借乾嘉年間詩人、學者趙翼、郝懿行對“汴京李和炒慄”的記載進一步強化主題、烘托氣氛,鋪墊充分後便“自然地”接入周作人稱頌郝懿行文章境界的段落,從而點出周作人自身“知”與“行”的矛盾,於是一句“傷心最是李和兒”也便成了對靈魂的拷問。經過這樣一番抉微發隱的功夫,筆力已抵達紙背,思想也已觸及人性的幽微,但作者並未就此止步,他把筆鋒輕輕一轉,讓“炒慄”從略顯沉重的“文學的餐桌”走下,迴歸生活的日常,以“桂花栗子重糖炒”這樣色、香、味滿溢的街頭情景束尾,從而為文章增添了可觸可感的溫度。學問做到了這一步,已是令人歎賞的高手境界, 只能用“不凡”二字來形容了。

作者:鍾振奮

編輯:金久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