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王華晨宇‖《新世界》與德勒茲觀念延伸的隨想

緣起想討論的德勒茲的“生成”與華晨宇音樂作品的關係,來自於兩點:其一,是先前在看夏瑩老師講德勒茲時,能夠感受到很多細節點能夠展開並放大到當下藝術形式重複的探討;而之前在思考華晨宇作品演變時,也曾考慮過其技藝上一種“差異與重複”,但卻無法很清晰地闡述;其二,是來自於友人曾經的一篇微博,內容是她與朋友的聊天提到了華晨宇作品與德勒茲哲學理念的關聯性,卻被“引用”輸出成為文章。在我看來,聊天記錄,顯然只是個人的思維發散文字,並不能體系化為文章的闡述。

特別是在當下,德勒茲的觀點在學術界仍處於研究狀態,網路上為求個人文章之深刻,將華晨宇的作品與德勒茲的概念隨意套用,在我看來是極為不嚴謹的。因此,一直想找個機會去梳理下德勒茲的一些哲學觀點,並更詳盡的其找到二者的共性,卻苦於沒有合適的例子,總覺得泛泛而談,很難去講明白。在最近的一次演出中,華晨宇的《新世界》顯然與過去的很多版本不同,帶給當下觀者很多別樣的情緒,我想,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德勒茲的觀念,在當代哲學史上可謂顛覆性的發展,內容龐大且複雜。目前已發行的國內譯著也不多,發行量少。(目錄見文末)以至於在目前的中國學術界,難成關於德勒茲思想的系統研究體系。對於很多研究者來說,他的理論及其發散,仍然是個很大的難題。

這一方面來自於其思想源流的多元:包括但不僅限於包括休謨的經驗主義、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康德的先驗經驗主義、尼采的永恆輪迴/無超驗性的總體性、鄧·司格脫的單義性原則(univoque)、斯賓諾莎的表現理論(expression)以對抗表象理論(representation)等等。

而在這裡,由於主要是從《新世界》作品分析入手,德勒茲的觀念僅取能夠用來分析的部分做一點小科普,主要有兩個內容。

其一,是關於德勒茲“生成”(Becoming)。完整來說是找尋一種差異與生成,即便是在當時整個西方思想史都建立在存在與認同的基礎上。德勒茲的生成,並非是指簡單的“創新”,而是一種生成與流變。在當下,我們所討論的創新,把創新本身當做常態,對於德勒茲來說,是一種沒有創新的創造。即是由於這已經被演化為一種套路的、規約式的發展。他所探討的是在大家認可的傳統與經典的東西中不斷求新,是思想的求新或創造,是一種關於自我的生成。換句話來說,德勒茲所認為的創新,並非只指當下的直接體驗抑或是過去體驗放置到當下的沉澱。而是一種打破時間軸的東西,即打破固有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界限,既不是過去的沉澱,也不是當下,是一種由此生成的斷裂式方式。

在初讀這個概念時,會覺得它很繞。而當《新世界》例子拿出來便很好理解。在最開始,我並沒有很深刻地體會到關於《新世界》的生成性,由於其最早是從其他一首作品的抽離(歌手2018《吶喊》),我僅認為是華晨宇本身濃烈的個人風格所致。

歌王華晨宇‖《新世界》與德勒茲觀念延伸的隨想

歌王華晨宇‖《新世界》與德勒茲觀念延伸的隨想

事實上,從德勒茲的角度來說,某種意義上它完成了所謂的“生成”。它既不是屬於一種過去個體的歷史沉澱,他是在重複過去的時候,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意義。這裡可以關聯莫奈《睡蓮》的例子幫助理解,莫奈一生繪製了很多以“睡蓮”為主要意象,這並非無趣,在不斷重複繪製的過程中,對於藝術家本人來說,不僅是技藝方面的不斷完善,以及在其中會在境遇的不同隨之情緒、狀態的不同,生成關於同一意象下新的東西。

而這一點,關於《新世界》也是在不同版本的現場觀看後,發現其實是可以被關聯的。我們聽過意氣風華的《新世界》,或許可當做是為是某個階段的總結;我們聽過迷茫的新世界,或許可當做是對當下文娛環境的叩問;我們聽過釋懷的《新世界》,或者可當做是對事過境遷好運將至的期盼;我們聽過悲泣的《新世界》,或者可當做是對空間範圍一起體悟“新世界”的擁懷。而在這裡,《新世界》似乎同樣成了一個固定同意的意象,而不同的只是創作者本人的情緒、觀看者本人的狀態,而這便也是一種生成。這也令我思考,音樂作品如何在每次演繹都能獲得“生成”。

歌王華晨宇‖《新世界》與德勒茲觀念延伸的隨想

音樂不同於繪畫,在創作過程中,針對同一“意象”的創作,繪畫由於人類本身生理的驅動性,它並無法做到在每一件作品的技藝上都保持一致;而對於音樂來說,旋律、節奏等它都有其固定的位置,甚至在當下音符、節奏的移位,都會被認定為“走調”“拍子不對”等。而其完成的過程,繪畫等視覺藝術給予大眾更多是一種空間式的體驗,它既可以透過對現實的再現,復原並拉近大眾對作品真實性的信服,將大眾納入到創作者所向構建的虛擬空間中,從而傳遞創作者本身所想給予理念;同時,也存在適當的空白,令大眾在時空差中,找到一些自我思考之地,完成對作品本身的敘事。而在欣賞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一種形式上的不同,去找到創作者細微的情緒差異,如形式分析經常會提到的筆觸、顏色等。而對於音樂,雖說音樂作品完成後當然會引起無限的遐想,然而其完成過程,並不能僅靠肉眼一睹,而是在創作者引領下去品味作品,它不可避免地具備一個時間段。而這個時間段,正如前面所說它是一種固定的存在,我們並無法在形式上找到一種創作者每次演繹的差異。這時候,便更多地是需要一種情緒。

歌王華晨宇‖《新世界》與德勒茲觀念延伸的隨想

和平精英的《新世界》對於觸動如此之大,它不僅包含來自近段時間內歸屬於我本人個人狀態的轉變,它更是在一種不斷重複中,由於環境的變化,如燈牌“華晨宇放心,我們一直都在”,達成空間與演繹者本人的和諧,完成對作品本身敘事傳遞的迴應;由於演繹者本人情緒的納入,如謝幕的表情,完成是對作品本身敘事傳遞的渲染,它們都是構成又一版《新世界》新生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延伸的是,音樂作品在每次演繹都完成新生成的敘事,僅停留在作品演繹這個時間段內形式上的東西,顯然很難完成,而若將空間納入,同一作品在不同時段演繹下則能夠獲得更多新東西的存在。可類比的還有,2018年鳥巢《新世界》演唱前的那一段話,在我看來,也可被納入作品的一部分。在當時忽然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忽然感受到這也吻合《新世界》的主題。

其二,是德勒茲闡述的關於音樂的目的,即“疊歌的解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 of the refrain)。疊歌是任何有助於建立有機體的環境(milieu)、領域(territory)或者社會場域(social field)的有節奏的動機(modif),作曲者在創作音樂時遇見並轉化為疊歌。這一點,似乎也能夠印證第一點所提到的音樂作品在不斷重複演繹上仍能夠達成新生成的方式。我們可以理解,音樂也有每一個有機體的生死無異,它都可以是一個誕生、生長、成熟和最終的死亡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這種自我形成,當是一種持續的過程,而音樂這一藝術形式的根本,便是旋律,這種時間性的表達與自我形成是絕佳的搭配。

當然,想講這一點,並非只是對前文作補充。是由此延伸的關於《新世界》作品本身形式上的一個小點解讀。即關於“仿壎”的應用。

德勒茲在討論古典主義音樂、浪漫主義音樂、現代音樂三者的不同時曾提到:古典時期是對於封閉結構的關注與生物環境(biological milieus)的出現相關聯;浪漫主義時期,是對有機形式的興趣與環境至領域的轉換相聯絡;當下,是對開放結構的關注與開放領域、宇宙逃逸線(comic line of flight)相聯絡。他也聲稱。音樂可被看做一種自然活動,那自然可以被看做一種宇宙音樂。即是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生成-他者”的行為。Olivier Messiaen 系統化的運用鳥鳴作曲,是“生成-動物”(becoming-animal)過程的典型化例證。

而《新世界》關於“仿壎”的運用,它不僅僅是一種生成-他者(壎)的行為,更是來自遙遠的聲音,它不僅印刻的是一種超越時空的宇宙意識,大眾能夠透過壎的過度,進入到創作者所構建那個時空界限模糊的空間,從而達到一種完全沉浸的自我敘事梳理,也吻合於現代音樂對開放結構的關注等。

正如德勒茲所說,“音樂的本質不在於宇宙運轉的宏觀秩序,而在於橫貫生成的分子範疇,貫穿音樂和世界的律動不是同一重現,而是呈現不可通約物(the incommensurable)、不規則物(the unequal)的無法測量的節奏。音樂中所揭示的時間不是次序的時間,而是永恆的時間,是此性(haecceities)和生成的浮動的時間”。

本文源自:微博 滷蛋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