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智慧的三重境界:

遇到煩惱就要觀因緣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作者丨聖玄法師

首發丨騰訊佛學

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都不出“因緣”二字。所以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乃至是成佛之大事因緣,也不外乎此。《法華經》雲:“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佛陀還說,所謂“緣起法”非佛所創造,也不是別人說創造的,不論佛出世還是不出世,緣起法的規律都未曾改易。而佛陀覺悟了緣起的深義,成就了菩提覺悟,為諸眾生分別演說、開發、顯示。

透過對因緣的觀照,從淺到深,就能開發我們的智慧。

/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曾聽過一則寓言故事,一位美麗的公主看見池塘裡的泡沫十分美麗,早就厭倦了珍珠翡翠,她竟覺得水沫在陽光之下,炫彩耀眼,比世間的一切珍寶都要可人。於是,這位公主向國王撒起嬌來,非要用池塘裡的泡沫做一串項鍊,這樣她就能愈發美麗了。

國王十分寵愛自這位掌上明珠,便召集全國的工匠,來為她打造項鍊,可是沒有一個工匠可以雕琢泡沫,更不能把它們串在一起。

公主失落極了,這時候有一位聰明的珠寶匠卻對國王和公主說,我可以為公主打造泡沫項鍊,可是需要公主親自去池塘裡挑選出她最愛的幾顆泡沫來!

就這樣,公主走近了池塘,真正地認識到了泡沫的脆弱,暫生即滅,無有堅實。諸法亦是如此,生滅不息,無有住時,更無可取。

佛陀常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一切都在因緣之中,認識到因緣,就能體悟世間的實相。

如果想要追求樂果,就主動去創造安樂的因緣,如果想要滅除苦果,就盡力去規避痛苦的因緣。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如實地觀照因緣,是智慧的第一重境界——因緣。

/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佛說大乘稻杆經》中說:“若見因緣,即能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能夠悟入因緣的深義,就能見到諸佛的法身。

在《增一阿含經》裡有一個故事——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這時候,佛陀從須彌山頂而下,到達了人間,這位“轉輪聖王”就從容地走到了佛陀的跟前,諸國的國王與人民都為他讓出一條道路來,他欣喜地迎上去,並變回了本形,顯現出比丘尼的樣貌,虔誠地頂禮佛陀,並開心地說:“我今禮最勝尊,今日先得覲省,我優缽花色比丘尼,是如來弟子!”

可是佛陀卻告誡她,這樣子並不是“禮佛”的真實義,“空無解脫門”方是真實義。“若欲禮佛者,當來及過去,當觀空無法,此名禮佛義。”

不應當沉溺在夢幻泡影的緣起世間之中,而應當透過重重因緣,觀察到一切皆空的實相,才是真正的禮佛。

正如此時的須菩提尊者,在耆闍崛山麓縫補衣裳,他聽說佛陀今天就要回到人間,大家都回去迎接他,我也要一同前往,問訊禮拜,就這樣想著,他便放下衣裳,起身,正準備出發。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就在這時,他想了想,什麼才是真正的佛呢?是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意識嗎?我現在去迎接的佛陀,是地、水、火、風四大因緣和合而成的嗎?

這些因緣諸法,都是空寂,沒有實體的造作,正如佛陀所教導的那樣,想要敬禮過去未來一切的佛,就在當下,觀察空法。

於是,須菩提尊者回到座位上,繼續縫補衣裳,並思惟到“此中無我、無命,無人、無造作、亦無形容,有教、有授者,諸法皆悉空寂,何者是我?我者無主。我今歸命真法之聚。”

這便是《金剛經》所說的:“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面對種種煩惱,從因緣觀察以後,更深一層地進行探尋,便會對“空”有所體悟,原來一切的因緣,都是在種種條件之下,若放下了對這紛繁的因緣所產生的執取,便能在空寂中,體味到“表裡翛然,無所附麗”的解脫之樂。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是智慧的第二重境界——空寂。

/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但許多人就以為,一切皆空,什麼都不存在,否認了三十二相,也否認了因緣的存在。

豈不見《金剛經》緊接著就說,“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要以為佛陀不具足三十二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真正發心的人,不會產生“斷滅一切”的邪見。

宋代有一位無盡居士張商英,他天賦異稟,一次見到寺院裡的大藏經,包裝得極為莊重嚴麗,便憤慨地說:“我孔聖之書,豈不及胡人?”便回到家中,冥思苦想。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直到深夜,婦人問他,怎麼還不去睡覺?張商英說:“我要寫一篇《無佛論》!”

夫人呵呵一笑,“既然沒有佛,又怎麼寫《無佛論》呢?只有先有佛,你才有得論啊!”

張商英驚覺夫人的智慧,便中止了這篇文章的寫作。

過了一段時間,他看見一個佛龕前供奉著一部《維摩詰所說經》,便信手翻閱,看到這樣一句話:“此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

所謂的病,並不在身體的物質元素之中,卻也不離開身體的物質元素。這句經文前一句破斥對“因緣”的執著,後一句破斥對“空”的執著,旨在銷盡對空、有兩邊的執取,而啟發人們體悟性空,把握緣起。

“胡人竟然能有這樣高超的見地!”張商英便熟讀此經,更深信佛乘,勤修禪法。

可見因緣所生之法,當體即是一切皆空,卻有著種種如幻的顯現,此乃“空有不二”的中道。

智慧的三重境界:遇到煩惱,要觀因緣!

一切皆空,所以因果歷然,纖毫受之,因緣交錯,卻絲毫不亂。

在因緣中,顯示出空的真諦,這也體現出了,空不可以離開因緣而獨存。就好比說,如果沒有生命,生命的空性又何從談起呢?所以空與有是相互作為緣起的。

正如《大乘密嚴經》說:“離空無有色,離色無有空,如月與光明,始終恆不異。諸法亦如是,空性與之一,輾轉無差別,所為皆得成。”

這便是在空寂的本性中,去觀察因緣的奇妙,宛然有而畢竟空,空假無礙,

所謂“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是智慧的第三重境界——中道。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聯絡授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