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倒在令狐沖劍下的無名少年

《笑傲江湖》裡有這樣一段情節。

令狐沖受了重傷,從少林寺出來,剛下山便陰差陽錯地闖到正邪兩派幹架的現場。

正方人員眾多,從五嶽劍派到峨眉、青城,反派則只有向問天一個。

天不怕地不怕的令狐沖被向問天的豪氣感染,雖然不認識人家,二話不說便下場幫忙,也跟著成為眾矢之的。

這時候,“青城四秀”中的侯人英帶著兩個小弟看出便宜,帶頭攻上來。

結果令狐沖長劍隨手一揮,青城派弟子三隻手掌齊腕而斷,連著三柄長劍一齊落地,然後有這樣一幕:

其中一名青城弟子只十七八歲,痛得大聲號哭。令狐沖歉然道:“兄弟,是你先要殺我!”

這個細節讓我印象極深。

我想大部分讀過《笑傲江湖》的人,都記得令狐沖與向問天聯手,把一群人打的落荒而逃的豪氣,但應該沒幾個人會留意那個被令狐沖隨手一劍砍斷手、痛的大聲號哭的少年。

這少年名字都沒提到,只是背景板上的一個小嘍囉。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少年只是“江湖大棋局”下的棋子,是不配有姓名的路人甲、宋兵乙。

想象一下,可能這少年剛學了幾年武功,平日裡聽慣了周圍師兄弟講論江湖事,什麼“魔教圍攻華山全軍覆沒”啦,“青城派舉手之間滅掉福威鏢局”啦,早就聽的熱血沸騰,只恨自己怎麼沒早生幾年,沒趕上這陣仗。

參與圍剿向問天之前,少年或許早就心裡唸叨著,這江湖怎麼這麼平靜,怎麼還不出點亂子,五嶽劍派趕緊互相掐起來啊,魔教趕緊來找茬打架啊。

向問天下山了?下山還殺了人?好,這下可算逮到機會了,總算有自己行俠仗義的機會了,這不,趕緊屁顛屁顛地跟著師兄下山去。

但他從來沒想過,看別人打架是一回事,真到自己頭上是另一回事。

聽故事的人,記住的往往是“江湖大俠”的瀟灑,卻少有留意到倒在“大俠”們劍下的炮灰, 更沒想過,自己會成為炮灰中的一份子。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大俠打架,小兵倒黴。

少年眼裡的江湖,“和平”大概是最乏味的兩個字,沒打架,沒爭端,沒意思透了——直到他倒在令狐沖劍下,失去了他的一隻手。

也不是說喜歡看熱鬧不對。

波瀾不驚的日子確實乏味,喜歡熱鬧是人的天性,不過人呢,最好還是先有個正確的認知定位。

在少林寺,任我行一夥和正教中高手一通較量,令狐沖看熱鬧時心裡有過這樣一段獨白:

他自己也不明白到底盼望誰勝誰敗,內心只隱隱覺得,任我行父女與向問天一入江湖,世上便即風波大作,但心中又想:“風波大作,又有甚麼不好?那不是很熱鬧麼?”

你看,令狐沖也是個不安分的主兒,恨不得江湖上天天鬧亂子才熱鬧才好玩。

但令狐沖可以這樣想,因為他是令狐沖。

人家是華山派大弟子、日月神教的未來女婿、獨孤九劍的傳人,是頭頂主角光環的大俠。不光不會被人砍,砍了別人還不會有事兒。

所以人家可以不怕江湖鬧亂子,不怕刀來劍去,血雨腥風。不光令狐沖,大人物們都可以不怕,都喜歡熱鬧。

你看任我行、左冷禪,甚至餘滄海,哪個不是想著獨步武林,一統江湖?

因為在大人物們的心裡,江湖是棋盤,普通人不過是棋子,是隨時可以犧牲掉的炮灰罷了。

江湖的血,是別人的血,不是自己的。

可惜很多普通人卻偏偏聽慣了別人的故事,看不見裡面的血淚,總覺得自己是下棋的那個人。

還有人說,這不單單是熱不熱鬧的問題,這是立場問題,所謂正邪不兩立,你是魔教我是正派,我就要打你。

這話倒也不能說錯,不過首先,正邪你真的能分那麼清麼?

魔教攻打武當是壞蛋,那嵩山派屠戮劉正風一家算哪門子事呢?難怪定逸師太都忍不住犯嘀咕:“名門正派,名門正派就一定是好人嗎?”

是非曲直,很多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黑白分明的。

更要命的是,很多人聽多了“大局論”、“大棋論”,心裡想象著運籌帷幄,揮斥方遒,可從來沒想過打架是有代價的,更沒想到,有時候哪怕自己想好好過日子,麻煩來了都躲不過。

你看林平之,早期也是個嬌生慣養,眼高於頂的富家哥兒:

“咱們十省鏢局中一眾英雄好漢聚在一起,難道還敵不過甚麼少林、武當、峨嵋、青城和五嶽劍派麼?”

這位林少俠,以前是最喜歡打獵喝酒,最喜歡行俠看熱鬧的,因為他從來沒捱過別人的刀劍。

直到餘滄海找上門來的那天。

那個倒在令狐沖劍下的無名少年

往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