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中的“臘八”

典籍中的“臘八”

作者 邢振齡

臘八起源於上古時代,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日子。《禮記·月令》載:(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孔穎達在註疏中解釋說:“臘,獵也。謂獵取禽獸以祭先祖五祀也。”《風俗通》說:“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

”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說文解字》說:“

臘,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

。”南北朝時期,將“臘日”固定為每年的臘月初八,南朝梁代的宗凜在《荊楚歲時記》說:“

十二月八日為臘日。

”自此相沿成俗。後來佛教傳入,把臘八定為佛成道日,臘八節的內涵和風俗活動在中外文化交流過程中得以豐富和發展。南北朝時期史學家、文學家魏收的《臘節》詩:“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寫出了寒凝大地、數九隆冬時節,人們在桌上擺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謝百神的福佑,抒發久已宿居於心中的敬神之情。臘八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荊楚歲時記》說:“諺語:‘

臘鼓鳴,春草生

。’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記載了臘月擊鼓催春和擊鼓逐疫兩個已經消失的臘八風俗。

臘八節最著名的習俗是吃臘八粥。

北宋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唸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揚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也有“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的記載。陸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寫道:“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跡重重野水濱。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閒人。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詩中說早晨喝了寺院舍的粥,肚子不餓,心情漸好,感覺江邊的小村草木漸萌,有些新春的景象了。宋朝以後的臘八節,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南宋文人周密的《武林舊事》載:“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慄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清朝詩人李福有詩曰:“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詳細地描述了臘八粥的起源和製作方法。從以上的文字可以見證,臘八粥是隨著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先興起於寺廟,後普及到民間百姓。

典籍中的“臘八”

韓海丹 攝

在明清時期,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明代的《永樂大典》載:“是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紅糟粥以供佛飯僧。”後來粥裡又加入紅小豆、糯米等米豆及果實,使得臘八粥不但用料逐漸增多而且製作亦越來越精美。《帝京景物略》載:“是日,家效庵寺,豆果雜米為粥,供而朝食,曰臘八粥。”清廷歷來重視雍和宮臘八盛典,宮內有一口古銅大鍋,重約4噸,專用熬臘八粥。據《雍和宮志》記載,臘八盛典分熬粥,供粥、獻粥,舍粥四大環節。第一鍋要敬神敬佛敬祖先,第二鍋才進獻皇帝及宮內,第三鍋賞賜各親王府、郡王府等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鍋奉送給在京的文武官員,第五鍋分給雍和宮的眾喇嘛僧侶,第六鍋舍濟給貧苦百姓。直到天亮以後舍粥完畢,盛典方告結束。京城的老百姓們為了喝上雍和宮的臘八粥,天不明就來排隊,為的就是在即將到來的新年有個吉祥的開端。

作者 / 鄭學富

光明日報 ·《新天地》雜誌

版權宣告:光明日報新天地雜誌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