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2022年2月下旬,楚雄州博物館在雲南省考古所牽頭下,聯合元謀縣博物館、武定縣文物管理所等單位組成幾個整理工作隊,分別在昆明、元謀、武定對2017至2019年間烏東德水庫淹沒區元謀臘甸、江邊、丙弄丙洪遺址和武定白馬口、以雞嘎、江西墳、新村、長田遺址進行的搶救性發掘的文物資料進行整理和報告編寫工作。目前,元謀丙弄丙洪、江邊,武定長田、以雞嘎遺址資料整理工作已經在逐步展開中。烏東德淹沒區楚雄州段出土的這一批文物資料,數量豐富,文物器型完整,代表性強,對研究金沙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埋葬習俗、歷史、民族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閱讀連結

雲南武定發現春秋戰國時期遺址!儲存很好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5月29日,春城晚報-開屏新聞記者從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完成了對楚雄武定白馬口遺址的搶救性發掘,初步推測其年代約在春秋戰國時期。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白馬口遺址位於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縣東坡鄉白馬口村委會向陽村西北約300米,勐果河與金沙江交匯處西側的臺地上。為配合烏東德水電站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2月下旬至5月初,我所聯合楚雄州博物館、武定縣文物管理所等單位對該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此次發掘,共清理遺蹟239處,其中灰坑141個、墓葬41座、房址9座、溝8條、牆1道、柱洞39個,出土了以陶器和石器為主的大量遺物。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41座墓葬中,豎穴土坑墓22座、石棺墓17座、甕棺葬2座。部分土坑墓和石棺墓在四壁和墓底塗抹有一層青灰色黏土,個別墓葬在屍骨上方也覆蓋一層該種土壤。墓向以西南—東北向為主,墓主頭向多為西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為主。大部分墓葬無隨葬品,僅有少量墓葬出土陶器、海貝、骨器和蚌飾。石棺墓11號墓葬形制較特殊,分兩層,上層僅發現墓主下肢骨,下肢骨上方放置7件陶器,清理至墓底時於墓葬西部另發現4件陶器。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清理的房址中僅6號房址為基槽式,其餘房址僅發現若干排列有序的柱洞,為幹欄式房屋的可能性較大,如1號房址,東西向,平面呈長方形,長約7。3、寬約3。6米。

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動物骨骼、紅燒土塊等遺物,小件以石器為大宗,主要型別為斧、錛、網墜、紡輪和斧、錛類石坯,以及少部分刀、鏃、鑿、礪石和石範等。出土的石器中尤以10餘件石範最為重要,其中可辨認的有銅戈、魚鉤範等。另有少量骨器、銅器和蚌器。骨骼多為牛、豬、狗等動物的遺骨。陶器以夾細砂陶佔絕大多數,夾粗砂陶和泥質陶少見,陶色以紅褐、灰褐、黒褐為主。陶器均手製,部分陶器內壁殘存明顯的泥條盤築痕跡,陶器燒製的火候一般,部分陶器火候不均,器表顏色斑駁,質地較疏鬆。大部分陶器為素面,部分陶器表面磨光,僅少量陶器在肩部或頸部飾弦紋、刻劃的網格紋或裝飾乳釘,部分陶器器表保留分佈規律的條帶狀抹痕,少量器底飾葉脈紋、繩紋。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考古人員認為,白馬口遺址是雲南省本次配合烏東德水電站建設專案中發現的儲存最好的遺址之一。初步推測白馬口遺址的年代約在春秋戰國時期。為構建金沙江流域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序列、復原當時的生業狀況和社會面貌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遺址出土的石範也對研究西南地區青銅冶鑄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武定、元謀烏東德水電站淹沒區(楚雄)考古發掘資料整理啟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