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性善的修身思想

修身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大學》指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作為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倡導治平天下,更加重視修身,“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之修身起點和歸宿是性善論。在孟子看來,人性善是一個由四心、四端、四德構成的整體系統。四心、四端、四德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呈現出從低階向高階發展的狀態。四心是人性善的情緒體驗和心理情感,屬於基礎層次,“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四端是人性善的萌芽和端緒,作為中介和橋樑連線著四心與四德,“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對於修身而言,四端具有重要意義。沒有四端,就談不上修身,四端是修身的前提,修身是四端的培育和發展,“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四德則是人性善呈現於人際關係的規範和準則,屬於高階層次,展示了個體高度自覺的主體精神,按照仁義禮智要求立身處世,協調處理人自身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係,“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孟子之所以強調修身,因為只有透過修身才能將人性之善顯現出來發揚光大,否則就會被扼殺和湮沒,“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人之善惡差別也在於修身的差別,“或相信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即人們之間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的,就是不能全部發揮出人的天賦資質的緣故。因為只有透過修身才能成為聖賢,“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孟子認為聖人與我們是同類的,“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只要向聖人學習,加強修身,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孟子之修身的起點是要發揚光大人性之善,而其歸宿則是修成善果,成為君子和聖賢。

孟子之修身內容是培養大丈夫精神。孟子的理想人格仍然是君子,君子人格是各種特質的統一體,就精神特質而言,是陽剛激越與溫文爾雅的有機統一。孔子論述君子人格時,側重於君子的溫文爾雅,孟子則發展了君子陽剛激越的精神特質,為君子人格充實了大丈夫精神和浩然之氣,這是孟子對儒家理想人格作出的重要貢獻。孟子一生都在踐行陽剛激越的品性,尤其表現在與楊朱、墨家思想的辯論,“聖人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視修身為大丈夫精神的養成之道,培養大丈夫精神必須從修身做起,“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東漢趙岐註釋守身即為修身,守身為本也就是修身為本。

對於大丈夫精神而言,修身要培育卓然獨立的人格。孟子認為,要藐視權威和大人,保持人格的獨立和平等,不要懼怕那些居廟堂之上的大人,不要被他們身後的權勢和富貴所誘惑,“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即使對待君王,也要保持人格的獨立。君臣關係在位勢上不可能完全平等,卻不是一種無條件的人身依附關係,“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修身要培育捨生取義的價值。孟子認為,義是大丈夫的精神內涵和行事準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大丈夫要用義來衡量利益和物慾,“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意思是,不合乎義的,不合乎道的,即使把天下當俸祿給他,他連頭都不回一下;即使有4000匹馬系在那裡,他也不會看。不合乎義的,不合乎道的,一根草也不給人,一根草也不取於別人。當道義與生命不能相兼時,大丈夫應當追求比生命更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修身要培育崇高遠大的志向。孟子認為,大丈夫要樹立和堅守仁義的遠大志向,“王子墊問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謂尚志?’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志向樹立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堅守志向,與仁義不離不棄,“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之修身方法是反求諸己。修身方法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個體自身因素,孟子不否認外部因素,卻要重視自身因素。在自身因素方面,既有個體向外學習的修身,又有個體內省的修身,孟子不否認向外學習,卻重視自我反省,“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意思是,一切我都具備了。反省自身發現自己是誠實的,這是最大的快樂。勉勵自己依從推己及人的恕道行事,這就是最近的求仁之路了。從修身方法而言,外部因素的影響是重要的,尤其是艱苦環境的磨鍊,孟子說過一句名言,至今仍激勵著人們在艱苦環境中奮力前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向外學習也是修身的必要途徑,尤其向聖賢學習,“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意思是,聖人是百代後人的老師,伯夷、柳下惠就是這樣的人。因此,聽到伯夷節操的,貪婪的人也會變得清廉,懦弱的人也會有自立的志向;聽到柳下惠節操的,鄙陋淺薄的人也會變得敦厚,氣量狹小的人也會變得大度。他們在百代以前奮發,百代以後,聽到他們的事情的人,沒有不為之振作的。

當然,孟子更重視從內省的角度修身,更強調修身的主體性和內心的自覺性。內省首先是存心養性。在孟子看來,人之所以區別於禽獸,在於人有仁義和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存心養性是要儲存住良知良能,保養好良知良能,“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存心養性還要找回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潛在的人性,受到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外部功名利祿的誘惑,有時不僅不會顯現出來,還會丟失。一旦丟失,就要馬上找回來,“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存心養性的目的是要知天、事天,知天是認識和把握人固有的善性,事天是順應天道,修養身心以安身立命,“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也。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內省要節慾寡慾。在孟子看來,減少慾望是修身最好的辦法,只要寡慾,就能存心養性,保住人的良知良能,“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尤其在得志的時候,更要堅持節慾寡慾,不要被慾望所迷惑和控制,“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我得志,弗為也。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般樂飲酒,驅騁田獵,後車千乘,我得志,弗為也”。

內省還要反求諸己。反求諸己,與內省和自省實際是一個意思,都要重視內心的修身。在孟子看來,如果自己的行為不被他人理解,甚至誤解,就要先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責怪別人,“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也”。知恥是反求諸己的必然要求,反求諸己之後,如果發現自己有錯,則要敢於承認錯誤,真正感到可恥。“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意思是,羞恥對於人來說是很重要的,行巧詐之事的人沒有地方用得著羞恥。不把趕不上人看作羞恥,怎麼能趕上別人呢。孟子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改過是反求諸己的重要環節。一定意義上說,反求諸己就是為了改正錯誤。一個人犯了錯誤,會被別人討厭,而改正了錯誤,就會受到人們尊重;即使是惡人,只要改惡從善、棄舊圖新,神明也會既往不咎,“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齊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從善是反求諸己的組成部分,也是性善論的全部目的。孟子主張要學習子路的聞過則喜、大禹的聞善而拜和舜的與人為善,“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儒家的修身思想是為了塑造理想人格、造就美好人生,進而立德立功立言,為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作出貢獻。因此,修身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有著重要意義。每個人都要重視修身,堅持修身,在修身中完善自我,在完善自我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實現人生價值中造福社會和人民。

原載:《人民政協報》2019年10月21日 第8449期

編輯:孔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