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相太美了!烏海有這樣一群人……

扮相太美了!烏海有這樣一群人……

扮相太美了!烏海有這樣一群人……

“梨花開,春帶雨 ;梨花落,春入泥……”圓潤、悠長的聲音引人駐足,精緻靚麗的扮相惹人注目,一顰一笑間盡顯高雅。在我國,戲劇種類繁多。不論是哪些劇種,多離不開生、旦、淨、末、醜等行當,是講究唱、念、做、打的綜合舞臺藝術。

扮相太美了!烏海有這樣一群人……

在我市,活躍著京劇、晉劇、二人臺等戲曲表演團隊,《四郎探母》《打龍袍》《打金枝》《小牧牛》《掛紅燈》等曲目為老百姓所熟知。近些年,為“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戲曲藝術”,我市每年都要組織“廣場文化藝術節”“社群文化藝術節”“群星藝術大賽”“戲曲進校園”“戲曲進鄉村”等活動,戲劇愛好者們表演的傳統京劇、現代京劇、晉劇、二人臺等多個劇種曲目,為人們送去了歡笑笑語,更為我市的戲劇發展做出了貢獻。

京劇票友:

一笑一顰 顧盼生輝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它的魅力除了舞臺上的行雲流水和婉轉動聽,還在於它有著一大批熱愛京劇的票友。他們摯愛京劇藝術,具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勇於進行藝術實踐,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群體。在我市就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或聚會,或研討,集學唱與表演於一身,共同撐起京劇的一片天。

扮相太美了!烏海有這樣一群人……

在一次“戲曲進校園”活動中,當傳統京劇《三讓椅》的樂聲響起,觀眾瞬間被兩位身著華麗戲服、描著精緻臉譜、頭戴五彩頭飾的演員吸引。他們舉手投足有板有眼,一笑一顰顧盼生輝,悅耳悠揚的京劇唱腔迴盪在校園劇場的上空。演員勾曉燕告訴記者,演京劇時,當屬化妝耗時費力。演員需要提前兩三個小時做準備,吊眉、箍大筋、吊繩、網紗,再帶上幾公斤重的鳳冠……每位演員光頭部的包裹步驟就分6層,戲服至少要穿4層。

勾曉燕是一名有著近20年京劇表演經歷的資深票友。一開始,她在烏達區人民公園偶遇了幾位唱京劇的老師。此後,從聽眾到唱將,勾曉燕的人生髮生了質的變化。她說,唱開京劇後,人變得精神、時髦了,就連身體也越來越好。以前,只要生病引發咳嗽,總要咳上一兩個月才能好。“唱京劇後,咳嗽不怎麼犯了不說,就連最愛的麻將桌都不上了。”她開心地說。

在我市,熱愛京劇的人可真不少。今年70多歲的張立新與京劇結緣已有50多年。他一手捧著一本上世紀60年代出版的《沙家浜》,一邊回憶:1968年,他被分配到北京軍區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兵團所在地荒涼空曠,文化生活單調,廣播裡的樣板戲伴隨著張立新度過了一天又一天。從不得不聽,到喜歡聽、喜歡唱。為了活躍連隊業餘文化生活,領導讓張立新組建文藝班。白天勞動,晚上排演現代京劇樣板戲,表演給戰士和職工們看,為單調枯燥的生活注入了活力。從開始的摺子戲,到後來排演《沙家浜》全劇,轟動了全師,成了整個兵團的樣板。其後,隨著工作的調整張立新與京劇越走越遠。退休後,他在人民公園遇到了幾個拉京胡、唱京劇的票友。熟悉的場景一下子勾起了張立新的回憶,從此,到公園看京劇表演成了他的日常。看著看著,他也唱了起來。後來,他成為海勃灣區京劇票友協會會長,為烏海京劇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扮相太美了!烏海有這樣一群人……

京劇協會中最優秀的當屬陳永萍。京劇經典唱段《紅梅贊》是她的“拿手戲”,一頭齊耳短髮,身穿紅色開襟針織衫、藍色旗袍、戴白色圍巾的陳永萍以江姐的經典形象亮相。她深厚的唱功,總能引來陣陣叫好聲。

陳永萍是個聽著戲曲長大的女孩,科班出身的姑姑經常教年幼的她唱戲,不少經典選段她都能唱上幾段。到烏海後,陳永萍忙於生活和創業,擱置了自己喜愛的京劇。2016年的一天,她送兒子到社群參加活動,被一陣飽滿圓潤的京劇唱腔吸引。來到三樓,她看著吹拉彈唱一樣不少的京劇器樂,聽著那些熟悉的京劇,久久不願離開。振興京劇社負責人看著這位身材、樣貌俱佳,還喜歡京劇的女子,當即拉她進入京劇社。

從那時起,陳永萍成了京劇社的後起之秀,還獲得了不少獎項。今年她到上海跟隨徐季平老師學習,在彙報演出《鎖麟囊》中表現出色,得到評委的高度讚揚。

除此之外,京劇票友們還影響了許多人,宋桂蘭唱了幾十年的歌,一次, 她看到票友們表演《中國脊樑》,對京劇的好感油然而生,遂加入進來。在不少小學,孩子們得益於“戲曲進校園”“戲曲進課堂”活動,湧現出一批批的小小京劇愛好者。

二人臺藝人:

惟妙惟肖 詼諧幽默

二人臺是流行於內蒙古西部以及山西、陝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區的傳統戲曲劇種。在我市,二人臺有著深厚的群眾土壤,市二人臺協會就是在這樣的沃土中成長的。

扮相太美了!烏海有這樣一群人……

協會創辦者楊告勝出生於杭錦後旗,從小聽二人臺長大,二十多歲就當上了大隊文藝隊隊長、總排幹慰問團團長,過著“扛起鋤頭種地,放下鋤頭唱戲”的生活。他後來到烏海工作,退休後的楊告勝經常去人民公園看別人表演二人臺。後來他發現,小區裡很多老人也喜歡聽二人臺,但因腿腳不便或照顧孫輩沒法兒去。漸漸地,他萌生出組建一個二人臺班子,給老人們找點樂子的想法。就這樣,他四處尋找能夠唱二人臺的“演員”“樂師”,將二人臺隊伍紅紅火火地組建了起來。從剛開始的“草臺班子”,到後來組建市二人臺協會。楊告勝等人付出不少,如今還培訓出許多專業的演員,將二人臺推上舞臺。

50多歲的張海龍是一名個體戶,進入協會之前,對於二人臺表演可謂零基礎。進協會幾個月後,張海龍走上臺,令人眼前一亮。“老師手把手地教,其他演員常常指點,回家跟著影片學,收穫和進步真不小。”他說。如今,我市有不少優秀的二人臺演員。舞臺上,他們詼諧、幽默、獨特的表演令觀眾捧腹;銀屏中,他們深厚的表演功底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讓人過目不忘。

市群藝館特聘的二人臺指導老師張愛樂就是其中之一。據他介紹,小時候,村裡的文化生活相對匱乏,到各村表演被稱為“打玩意兒”的二人臺進入了他的視野中。愛唱歌、跳舞,喜歡熱鬧的張愛樂很快就被二人臺吸引。農閒時,村裡人扎堆兒閒聊,高興了就吼上幾嗓子。“別的村有二人臺演出,不管路多遠我都要去,風雨無阻。”張愛樂說,他就是喜歡二人臺。

因為兄妹眾多、家庭條件差,張愛樂輟學後報名參加了土右旗文化館二人臺培訓班。3年的學習生涯中,他從基礎開始,苦練吐字、吐腔、發聲,壓腿、空翻……畢業時,他已經能唱《打金錢》《小牧牛》《掛紅燈》等十幾齣戲。畢業後,張愛樂開始“走場”,輾轉於各家二人臺民間劇團,學到了不少實踐經驗和真本事。”一路“熬”過,張愛樂逐漸被圈內人熟知,名聲越來越大,更被譽為《打金錢》表演“第一人”。

2016年張愛樂受邀到我市做文化輔導員,第一批招收了8名零基礎的中老年人。“由於年齡偏大,接受、學習能力差,今天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教會了,明天忘得一乾二淨。”張愛樂說,後來他總結了一套教學方法:因材施教、狠抓細節、勤字當頭。一年365天,除了演出和春節,大家都在學習。如今,在他的努力下,教學終於“開花結果”,孫牡丹、蘇小平、慧冬曉已經成長為我市知名二人臺藝人。其中,孫牡丹、蘇小平還拿過全市群星藝術大賽戲曲類一等獎。

隨著我市二人臺團隊建設的日益成熟,他們每年都要參加多場公益演出,不僅豐富了演員的舞臺經驗,鍛鍊了隊伍,還為萬千百姓送去了歡笑。

晉劇迷:

表演豐富 曲調優美

晉劇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之一。清初,蒲州梆子流入晉中,與祁太秧歌、晉中民間曲調相結合,經晉商和當地文人的參與而形成山西晉劇。晉劇表演感情色彩豐富,音調婉轉悠揚。在我市,也有不少人喜愛,《金水橋》《打金枝》等經典段子人們並不陌生。

家住海北東街的師日新就是一個晉劇迷。兒時在山西老家,逢年過節晉劇是不可缺的一個節目,從七八歲直至高中畢業,師日新一直唱晉劇。上世紀50年代,師日新來到烏海,為生活、工作奔波著,晉劇逐漸淡出了他的生活。

1998年退休後,師日新聯絡了不少昔日愛唱晉劇的朋友,一起琢磨著、表演著。“剛開始只有十幾個人,演員水平參差不齊,只能唱小戲、片段,玩玩還成,真要表演,還需歷練。”他說,那時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夏天就到公園裡去,冬天便輪流到各家活動。“長久當然不行,我們便合計著組個團隊,找個固定的活動室。”師日新說,就這樣他們成立了晉劇團,演員人數不斷增加,水平不斷提高。有一次演出,本來預備好的戲,卻因為演員臨時有事兒而改戲。兩位老戲骨立即換上戲服臨陣救場,表演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晉劇社經常到社群、老年公寓、鄉村、學校等地演出。晉劇演員杜仙告訴記者,在宜和老年公寓演出時,老人們看得津津有味,時而鼓掌喝彩,時而跟著清唱。臨走時還依依不捨地問:“你們啥時候再來?”

群眾對晉劇的熱愛,也激發了演員們的表揚熱情。有一次在青山翰墨園排練,因為裝置接不上電,劇團人員準備離開。不想卻被周圍的群眾拽住,一位老太太說:“我天天到公園,為的就是看你們唱。”“你們先別走,我找他們說說去。”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杜仙感動地說:“那時候,我才知道老百姓對晉劇的喜愛有多深。”

70多歲的郝秋霞是烏海晉劇團的隊長,她15歲便被鄂旗晉劇團選中,在團中唱了五年的戲。響應國家“精簡下放”政策後,她被分配到薩拉齊晉劇團,卻因為父親的突然離世而不得不回到老石旦的家中,幫助母親照顧弟妹。郝秋霞當過裝卸工、瓦工,但心中的晉劇夢卻一直沒有忘,休息時,唱晉劇是她最大的“消遣”。她說:“一段唱罷,所有的煩惱、不如意都消失了。”

“熟能生巧。唱戲也一樣,時間久了不唱,嗓音有變化,唱功也會退步。”她希望,更多喜愛晉劇的朋友們能加入到晉劇表演的行列中,為晉劇的傳承和發展出一份力。

“你脫下鳳冠霞衣,我將油彩擦去, 大紅的幔布閉上了……”不論是雍容高貴的京劇、通俗質樸的晉劇、還是詼諧幽默的二人臺,戲劇愛好者追求藝術的腳步永不停止。演員們唱得好、演得好,政府為他們搭建的舞臺更好,這些優秀的戲劇節目活躍在我們身邊,為老百姓帶來歡聲笑語的同時,助推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