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的風流:王府側福晉太過熱情,為表才情作丁香花一首

龔自珍的風流:王府側福晉太過熱情,為表才情作丁香花一首

空山徒倚倦遊身,夢見城西閬苑春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縞衣人

憶宣武門內太平湖之丁香花一首。

這首詩出自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也許有人會反駁,認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才正確 。

實際上,《己亥雜詩》是一組自敘詩,共315首,記錄的是龔自珍的一生。

龔自珍的一生是極其絢爛的,他是中國詩詞的最後餘暉,也是和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

古板的龔自珍,在浪漫與開放的思維下,潛藏著無盡的風流與不羈。

正史裡的龔自珍:一本正經的老夫子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在詩詞填空中,用來形容老師的常常是蠟燭和春泥,而春泥的出處恰在此處。

這首詩是龔自珍的真實寫照,他辭官歸鄉之後成為了教書先生。

正史裡的龔自珍絕對是一本正經,憂國憂民,絕對是封建讀書人的典範 。

龔自珍三歲讀書,八歲作詩,妥妥的一代神童,他也不孚眾望,在道光九年(1829)同過會試,成為貢士。

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這些都是象徵大過實際意義的虛職。

龔自珍有才華,在當時朝野是公認的,林則徐都仰慕其才華,與其成為好友。

但是龔自珍太過激進,屢屢揭露時弊,為當時的主政官員所不喜。

龔自珍提出的《西域置行省議》《御試安邊撫遠疏》等,都被束之高閣。

龔自珍絕對是位正經人,家國天下一直鐫刻在其骨子裡。

哪怕是後來對清廷失望透頂,他也是選擇化作春泥教書育人。

野史裡的龔自珍:思想開放的不羈浪子

正史裡的龔自珍是作為偉光正的形象裡出現的,至於野史嗎嘛,則是讓人浮想連篇。

21歲,龔自珍鄉試失利,同年妻子被庸醫誤診去世,此時的他頗有自暴自棄的傾向。

龔自珍的同窗好友為了讓其走出困境,

邀其一起享受美酒佳人。

在封建時代的讀書人看來,在青樓裡吟詩作對是種風雅,血氣方剛的龔自珍也在此地忘記了痛苦,飲酒作樂,寫下了《憶嬋娟》。

定萬古、長對晶盤。斂莊嚴寶相,獨坐嬋媛。幽懷知有恨,恨玉笙吹徹,徹骨難眠。

哪怕是後來再娶,龔自珍依舊喜歡流連在青樓之間,碰到喜歡的,還納了幾房作小妾。

到青樓是雅事,可是將其中的風塵女子帶回家就不被接受了,可龔自珍是名不羈浪子,自是不管不顧了。

在清末的小說《孽海花》裡,龔自珍作為一名情聖出現,雖說是作為野史,但也是有事實依據的。

一段迷情:丁香花的風流

龔自珍最著名的情事莫過於丁香花案了,才子佳人外加高門大院的身份加持,成為了風靡的飯後閒談。

彼時的龔自珍雖然在官場失意,但他卻情場得意。龔自珍憑藉自己的詩歌受到青樓歌姬的歡迎,同樣也成為了王公貴族的座上賓。

顧太清是滿洲鑲藍旗人,號稱是清朝最有才華的女詞人。

丈夫去世後,這名女詞人與龔自珍交往密切。龔自珍年富力強,相貌頗符合顧太清的審美,加上詩歌情趣的關係,兩人愈發深入。

龔自珍沒有抵擋住縞衣人的熱情,作丁香花一首回贈,成為當時風流笑談。

兩人關係究竟如何,很難說,大概就像丁香花一樣,春夢無痕罷了。

龔自珍後來的去世也與自己的風流有關,他只活了49歲,死於離奇暴斃。

好友林則徐虎門銷煙失敗後,龔自珍對朝廷徹底失望辭官還鄉,在教書途中中毒身亡。

毒藥來自宮內,再加上顧太清被王府趕出,很難說沒有關聯。

龔自珍的風流:王府側福晉太過熱情,為表才情作丁香花一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