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乏有才華的人,那為什麼很多智商高,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最後卻一事無成呢?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處世之道,光有智商還不夠,還得情商!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不是金錢,不是人脈,而是處世之道!

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白巖松:一個人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央視名嘴白巖松,他總是能一句話就點透問題的本質,能透過現象看清本質,他就是那種既有能力又能把握處世之道的人。

白巖松經常在各大高校做演講,有一次說了一句令所有人都醍醐灌頂的話:“知識只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願每個人擁有知識的同時,良知不泯。一個人,一旦明白了這一條處世之道,人生會順風順水,一路順暢。”

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知識只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這就是白巖松的處世之道,也是我們成功的法則!

不用囤積無用的知識

一直以來,我們都說知識就是力量,只有學習才能有出路,但殊不知,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對自己無用的知識。

蘇格拉底曾說:“我比別人多知道的那一點,就是我知道自己是無知的。”

宇宙無限,知識無窮;人生有限,學海無涯。有限的精力要用在有用的事上。

正如尼采在《我為什麼這麼聰明》中所說的:“我之所以這麼聰明,是因為我從來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費精力。”

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良知才是方向

莊子曾經有一個故事:臧和谷兩個人都去牧羊,而失了羊群,問臧為什麼丟了羊? 臧說因為在讀書;問谷為什麼丟了羊?谷說因為在賭博,所做的事不同,丟掉羊是一樣的。

臧和谷都丟了羊,雖然一個是因讀書而丟羊,一個是因賭博而丟羊,但他們的結果卻都是一樣的,我們不會因為賭博是不好的,就加重其責備。但是不管如何,就事論事,牧羊而丟了羊,就是不對。

莊子寓言中的羊在古代就是善的意思,反觀當下的我們,有多少人因為追求外物而是掉了自己的本心,有多少人因為讀書而成了范進,有多少人雖然擁有高等學歷,但卻已經沒有了良知。

一個人,如果讀書讀的把生命中心存的善性,良知也給讀丟了,那這跟賭博沒什麼兩樣。知識給人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

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思維決定出路,格局決定命運

白巖松的格局就是如此之大,有些事情不是知識能決定的,反倒僅僅是一條處世之道,荀子曰:“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為小人。”意思是說:你知道了這樣的知識,並不能因此成為君子;你不知道,也不會因此成為小人。

白巖松如今將這個道理告知我們,就是希望人人都能悟透處世之道,好讓自己離成功更進一步。

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白巖松的智慧是從哪裡來的呢?這和他得生命之書有關係!在一次文化講堂上,白巖松就分享了自己的生命之書《道德經》。

《道德經》有點像巴赫的音樂,看著非常簡單,越看越複雜。老子恐怕是一個特具有微博精神和微信精神的人,《道德經》5000字,81條,把《道德經》就弄成了除《聖經》外翻譯語種最多、發行量最大的書籍。5000字的東西,越往裡看越能看出深意。

白巖松也直言:“《道德經》改變了我的人生。”

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都說老子的《道德經》就是寫給後人的智慧法寶,也是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古人的用那不斷的實踐,總結出了一條條人生的真理,這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

宋太宗說: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並在其中。

司馬遷更是在《史記》中大力讚揚。

魯迅先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五千言精簡洗練,意蘊豐富,深藏哲理與妙趣。

一旦悟透了這條處世之道,人生自然會順風順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