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在哪裡?在太陽和青草裡

“春”在哪裡?在太陽和青草裡

甲骨文的“春”字,右邊是表示讀音的聲符,左邊則是一個大太陽從青青草地中緩緩升起的樣子。先民在造字時敏銳地抓住了兩個最能代表春天的元素,那就是太陽和青草。

因為當溫暖和煦的陽光照在你身上時,當青草依依的綠意充滿你的視野時,不需要翻日曆或者看時間你也知道,春天已經來了。

對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來說,太陽的東昇西落,陽光的溫度變換是他們感受時間的憑藉。所以古人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因為捱過了嚴酷的寒冬,春天是新一年的開始,熬過了漫長的黑夜,早晨是新一天的開始。

就好比電子產品用一鍵重啟清理了系統垃圾後會變得流暢好用一樣,春天的人們也可以清爽地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今天的人們在立春這天要吃“春餅”,俗稱“咬春”。早年間咬的不是餅,而是白蘿蔔。因為白蘿蔔清脆辛甜的口感,才符合“新”的寓意。其實白蘿蔔也是後人與時俱進的產物,最初的版本叫“五辛盤”,就是蔥、蒜、韭、蓼蒿、芥等“重口味”蔬菜組成的大拼盤。

總之就是什麼刺激吃什麼,用咬在嘴裡的“辛”滋味來迎接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在先民看來,諧音梗並不扣錢,且永不落伍。

一個運作良好的系統光靠頻繁重啟肯定不行,還得不斷地透過打補丁迭代更新,才能保證流暢舒適的使用者體驗。“春”字中那片生機盎然的草地,就代表了“新生活”中的“新生命”。

今天我們提到“蠢”字,大多和愚笨不聰明有關。其實最初這個字就是指在地裡蟄伏了一冬天的蛇蟲,在春天覆蘇蠕動的意思,所以才有“蠢蠢欲動”這個詞。所以“春”字也代表了生命的繁衍和族群的延續。

《詩經》中說: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春”在這裡成了少男少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在鼓勵生育這方面,古人遠比我們以為的要奔放。《周禮》當中已經出現了受到國家法律保護和社會普遍認可的春季大型戶外相親活動。在這一天,單身的少男少女齊聚河邊親水祈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許就能一見鍾情。

對於這種結果,官方一向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奔者不禁”,誰敢打擾他們反而是違法行為。當時的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宣稱自己“和春天有個約會”,後來這個習俗逐漸發展為中國版的情人節之一——農曆三月三的上巳節。

杜甫曾寫過“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的詩句。

雖然老杜寫這首《麗人行》意在諷刺楊氏兄妹的驕奢淫逸,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於春天的喜愛,所以才會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用如此的盛裝出席來盡情展現“春”的風采,春的樂觀,春的希望。

作者:王磊,瀋陽市教育研究院歷史教研員,網路超人氣歷史老師,著有《老王聊歷史》系列叢書,曾受邀參加央視《戲曲青年說》、湖南衛視《神奇的漢字》等多檔文化節目。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