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蘊含著什麼道理?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是比喻君主與民眾的關係。民眾就像水一樣,君主就像船一樣,水能承載船隻安全航行,也能掀起驚濤駭浪將船隻打翻。與孔子強調的“君是君,臣是臣”的忠君思想不同,孟子更進一步地探索君主與臣子之間的相互關係。孟子覺得作為一國之君,統領一個國家不僅僅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那麼簡單,而是必須時刻牢記,只有順應天意行事才可以生存,如果違背天意就一定會招來滅頂之災。

那麼,什麼是天意呢?孟子與孔子所理解的“天”稍有不同。孔子所說的“天”,是代表自然的天,是代表命運的天,是代表主宰一切的至高無上的天。而孟子所說的“天”,還包含著更深一層的意義,那就是代表公平正義理念的天。孟子說:“天不會說話,不過是用它的行動和作為來說話罷了。”實際上,這個代表公平正義理念的天,就是代表民眾意願而採取行動的天。所以,孟子所說的天意指的就是民意。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蘊含著什麼道理?

孟子曾經引用儒家經典《尚書》中的話進行了解釋,他說天透過民眾的眼睛看,天透過民眾的耳朵聽。”實際上,這句話沒有說完,下一句就應該是,天按照民眾的意願行事。孟子認為,天意不可違,民心不可背。因此,孟子旗幟鮮明表明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正是由於人民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所以,如果國君得不到民眾的擁護,民眾就有權把他推翻。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蘊含著什麼道理?

一次,齊宣王對孟子說:“從前,商湯流放夏桀,武王討伐殷紂,真有這回事嗎?”孟子回答:“是的,史籍上確實有這樣的記載。”齊宣王接著問:“做臣子的殺掉他的君王,這是可以的嗎?”齊宣王覺得,商朝開國君主湯放逐夏朝暴虐無道的桀以及周武王討伐商紂王,都是以下犯上,是臣子加害於君主,是不符合禮的,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孟子回答道:“踐踏‘仁’的人就叫作‘賊’,踐踏‘義’的人就叫作‘殘’。不顧仁義道德的殘賊之人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人。我只聽說武王除掉了一個叫‘紂’的小人,沒聽說什麼臣子殺死君主之類的事情。”很明顯,孟子覺得,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就勢必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就不可能有什麼性命之憂反之,如果不顧人民的死活,推行暴政,就一定會失去民心而變成“人人可誅之”的公敵民賊,那麼,人民推翻他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蘊含著什麼道理?

在現今的中國,孟子所倡導的民本主義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弘揚,“為人民服務”已經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人民當家作主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