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周易新注》

編輯部推薦語:

☆《周易新注》由北京大學哲學系王錦民先生撰寫,全書文字淺近,新見迭出,學術價值高。☆作者在書前對《周易》的文字形成、演變、內容構成、易學源流等進行了清晰的論述,對於初學者瞭解《周易》的產生、發展,以及釐清《周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幫助很大。☆作者精選底本和校本,利用前人的校勘成果以及最新的出土文獻,呈現了一個精善的《周易》文字。☆註釋方面,作者在文字訓詁的基礎上,吸收歷代注家有代表性的成果,並以案語的形式進行辨析和闡發,時發新見。☆每卦後的“疏義”部分,作者採用新的方法論,即以“政教”為出發點,對《周易》經義闡發作了有益的嘗試,啟發讀者深度思考。

《周易》有“群經之首”的稱譽,在既有的兩千多年的歷史中,《周易》作為最具核心性的經典,一直髮揮著重要且深遠的影響。歷代學者均有校勘、註釋與解說之作,構成了系統連貫的《周易》解釋史,亦即易學史;並且廣泛延展到學術的各個領域,奠定其基礎世界觀,造就其哲學思維模式。《周易》已毋庸置疑地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樞紐以及思想觀念生髮之淵藪。

《周易》文字的製作與演變歷史

迄今通行的《周易》文字是在漫長的歷史中被製作出來的,並一直有所演變。其中最顯著的歷史節點有殷周之際《易經》的製作,春秋戰國時期《易傳》的創作,兩漢《周易》經傳本的正定,魏王弼《周易注》與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奠定通行本。

賞析《周易新注》

殷墟甲骨卜辭

易為起源於上古的數字占筮術,它運用蓍草計算而成卦,根據所成卦的狀態預言佔問之事的吉凶悔吝。最早的易可以溯始到見於殷墟甲骨和周原甲骨上的數字卦,這一點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而按照古史傳說,易始於伏羲畫八卦,將八卦重為六十四卦者,則有伏羲重卦、神農重卦、文王重卦三說。又按照史傳記載,夏、商、週三代各有其易,夏代之易曰《連山》,商代之易曰《歸藏》,周代之易曰《周易》。

賞析《周易新注》

伏羲八卦方點陣圖

以《周易》文字論之,今本《周易》分經文部分(稱《易經》)和傳文部分(稱《易傳》),二者作成年代有前有後。《易經》作成於殷周之際,從經文中記事判斷,其下限在西周成王時期。《易傳》作成於孔子以後的戰國時代,其中最晚的文字可能在漢初才寫定。

在《易經》製作之前,易已經產生並運用了很長時間。按照文王重卦說,周人製作屬於自己的易,肇始於文王,此後由歷代掌易的筮人逐步完善而定本。現有的文獻與考古資料,均不能確定文王之前易的更原始的面貌,零星的發現尚不足以構成完整的形態。

《易經》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套由六十四卦構成的文本系統,包括六十四卦及卦名,每卦下有卦辭,每卦六爻下有爻辭。這一製作過程可以統稱為“繫辭”,亦即繫辭於卦、爻之下。這些辭的來源當是以往占筮積累下的記錄材料,編纂者有所選擇,且有適當改造。經過繫辭的環節,遠古流傳的易被重新建構成專屬於周代的易,並緊密地關聯於周王朝的國家政教,卦爻辭文字中反映了殷周之際的歷史和天命、人事觀念。

賞析《周易新注》

六十四卦圖

易作為占筮術,其基礎在於筮法。而《易經》並沒有記錄周初繫辭時的筮法。當時用某種筮法佔筮之後,是以所得六個數字直接排列成卦,還是轉寫為陰陽爻再排列成卦,尚難以確認。成卦之後,還需要將佔問之事與佔問的結果相結合,從而做出預見性的解說,這一解說的基本原則也是未知的。故此僅僅透過《易經》,我們無法得到一個結構與功能都完全的易的體系。並不是說周初的易是不完全的,惟其史料有闕,不足徵也。

要得到一個結構與功能都完全的易,需要到春秋戰國時期《易傳》的出現。在《易經》與《易傳》合體後,明顯的變化出現了。首先,由陰陽爻排列成卦,並且六爻之卦被分解成為八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單卦的組合;其次,《繫辭傳》給出了一種完善的、可運用的筮法,亦即大衍之術;再次,《彖傳》和《象傳》給出瞭解釋卦與卦爻辭的各種易例。此外,《序卦傳》還給出了一個六十四卦總體的排列次序。儘管《易傳》中包含了一些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觀念,辨析其與《易經》的差異性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不借助《易傳》,我們是無法讓“周易”——一套占筮術及其相關的文字體系——完整地呈現的。如果把《易經》和《易傳》切割開,不借助《易傳》單獨看《易經》,那麼只能得到一些史料而已。就像出土一套車馬,我們只知道它的形態,不知道如何讓它重新運轉起來,更不知道它應該發揮什麼功能,達到什麼實用的或非實用的目的。

自孔子晚年傳習《易經》,到傳經之儒作《易傳》,《周易》被納入“六藝”或“六經”的學術傳統之中。按照《漢書·藝文志》記載,漢代初年傳《易》學者,以田何傳授為正統。五經博士中,《易》有施氏、孟氏、梁丘、京氏四家,民間有費氏、高氏兩家。同時按照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載,漢初有個“正《易》傳”的過程,戰國時代產生的諸多《易》傳,經過挑選,以《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繫辭上》、《繫辭下》、《序卦》、《說卦》、《雜卦》等十篇附於經本之後,有“十翼”之稱。西漢末劉向校中秘書,所見各家《周易》均十二篇,即上、下經加十篇傳。劉向還見到一部古文的《易經》,以之與今文各本相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

東漢靈帝熹平年間,刊刻石經,《周易》於是有石經本。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隸三字石經。東漢古文經學家開始採用費氏的經本,其代表為鄭玄的《周易注》。鄭玄並沒有傳承費氏的易學,他只是採用了費氏經本,而費氏經本與古文經本相同,因此說鄭玄轉用古文經本也未嘗不可。鄭玄《周易注》對於經傳文字的編排做了一個重要的改變,即將《易傳》的《彖》、《象》分拆,次列在六十四卦之後,《文言》次列乾、坤之後。此後王弼《周易注》又進一步將《彖》、《象》分拆,次列在六十四卦的卦辭下和爻辭下,遂成今通行本之文字形態。

賞析《周易新注》

熹平石經《周易》殘石

因為《周易》未遭秦火,所以教授未絕,傳承有序。西漢初年的易學都出自田何,其後傳統中的各家文字,基本相同,只有少量文字差異,且這些差異也被持守家法、師法的學者忠實地儲存了。東漢在今文各家之外,又有學者轉用古文經本,但是今古文之間的文字差異也不算大。這些都是劉向校勘之後給予說明的。我們把這個最早出于田何,中經今、古文各家相互校正,曾刊刻於石經,經鄭玄編排,最終亦為王弼所用的文字,看做是經過漢代正定的《周易》文字。經學史常常並用書、師兩個標準來衡量其傳授狀況,這個漢代正定的《周易》文字——儘管不是單一文字——可以說一直有書、有師,儘管發展過程中有升有降,有斷有續,但總體上是穩定的,脈絡是清楚的。

《周易新注》的解經原則及特點

《周易新注》是袁行霈先生主編的“新編新注十三經”系列之一,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錦民先生對通行本《周易》進行校注、解讀的一部佳作。作者之所以將解釋的物件定位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步定型的《周易》文字,主要是這時的“周易”筮法、六十四卦、卦爻辭、易例等各項俱全,結構與功能均是完整的。

鑑於以往經傳一體、經傳分離兩種解釋模式各有其侷限性,此次註解則融合二者,從雙重視域進行闡發,首先使經和傳的解釋各自保有其獨立性,然後把傳視為最早的,也是必要的初始解經之作,盡力使之與經結合,以傳合經,而非牽經就傳。

本書以《四部叢刊》影宋本王弼《周易注》為底本,以三種宋刻本、三種簡帛本(上海博物館楚簡、阜陽漢簡、馬王堆帛書)為參校本,吸收阮刻《十三經注疏》中《周易兼義》的校勘成果,參考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以及歷代注家所收異文,進行校注。

賞析《周易新注》

《周易新注》(新編新注十三經)

作者在書前對《周易》的文字形成、演變、內容構成、易學源流等進行了簡潔而清晰的論述,對於初學者瞭解《周易》的產生、發展,以及釐清《周易》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幫助很大。

賞析《周易新注》

具體到經傳文下,作者首先利用舊注、辭典等對文字做了最基礎的訓詁;其次,在解經的過程中,利用其他經傳做旁證,以經證經,以傳證傳,並徵引先秦至漢魏時期史傳、諸子、文集等材料,進行補充完善;再次,對所列各家註釋進行辨析和發揮,輔以諸多有見地的案語。除校注外,作者在上下經每一卦後還有“疏義”,在保持傳統解釋的基礎上,又嘗試設立新的方法論,即將“政教之所自”看作是通貫全書的基本觀念,試圖將卦爻辭的內容納入到殷周之際廣大的歷史背景中,推天道而明人事,進而窺探其背後的國家政教意義。

賞析《周易新注》

賞析《周易新注》

總體而言,本書文字淺近,新見迭出,學術價值極高,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易學功底,亦可啟發讀者深度思考,是一部學術性與普及性兼具的《周易》新著,非常值得易學愛好者一讀。

作者簡介:

王錦民,生於1963年, 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哲學史、中國古代經學。出版著作有:《古學經子——十一朝學術史述林》《古典目錄與國學源流》《〈王制箋〉校箋》《中國哲學史研究》《中華文明史》(合作)等。

文章來源:“周易參考”公眾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