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養生這樣做,入秋之後少生病

健康養生|養生這樣做,入秋之後少生病

末伏,是三伏天最後一伏。末伏的天氣,忽冷忽熱,忽風忽雨,溼熱交蒸。溼熱邪氣很盛,此時人的抵抗抗力也開始降低,容易生病。

那麼,末伏如何養生才能少生病呢?怎麼平穩地度過最後的三伏天?怎麼在接下來的秋季保持健康呢?健脾與養背,很關鍵。

01

末伏健脾

溼氣通於脾

末伏,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立秋後天氣熱,雨水多。

這個時節裡,如果脾傷於溼,人體不僅會出現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症,還可能為咳喘病症種下病根。

中醫講“溼氣通於脾”。所以,健脾是末伏養生的重要環節。

末伏清補,健脾利溼

飲食清補

末伏飲食,宜清補。而清補,以健脾利溼為主。

(1)適量多吃祛溼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可以健脾益氣。如茯苓,能促進脾胃功能恢復。芡實、山藥、小米等,有助於健脾益胃。扁豆、豇豆、紅小豆等豆類,也有助於健脾益氣。

(2)食用瓜類要適度,可以吃些梨、龍眼、葡萄等,多吃一些蜂蜜也有助於緩解秋燥。民間習俗:秋瓜壞肚。立秋之後,不再吃西瓜。主要是因為西瓜性涼,末伏,早晚天氣轉涼,所以要少吃或者不吃瓜。

健康養生|養生這樣做,入秋之後少生病

身體除溼

淋雨或出汗後及時擦乾或換上乾燥的衣物,不要猛吹空調,以防外邪入侵。經常運動可以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游泳、登山都是不錯的選擇,建議要在早晚比較涼爽的時候鍛鍊,同時要注意控制運動量,以防汗液流失過多造成津液虧耗。

健康養生|養生這樣做,入秋之後少生病

02

末伏養背

背為陽,腹為陰

人體背部分佈了兩條舉足輕重的經脈: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

督脈位於脊背正中,總管全身陽氣;足太陽膀胱經位於脊背兩旁,從上到下分佈了12對背俞穴,背俞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輸注於腰背部之處。

我們常說“背為陽,腹為陰”,背部分佈的基本都是人體的陽經,末伏養好背能提升陽氣,使氣血通暢,強身健體。

末伏養背還要多曬曬太陽。

清代的慈山居士在他的《長壽秘決》中寫道:“清晨略進飲食後,如值日晴風空,就南窗下,背日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也。脊樑得有微暖,能遍體和揚。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由此可見,曬太陽對人體非常有益。

健康養生|養生這樣做,入秋之後少生病

多曬太陽,採日精

中醫裡也有“採日精”的說法,就是採集陽光以生髮清陽之氣。讓背多曬曬陽光,背部的諸多穴位經絡,尤其是最重要的督脈,也能受到陽光的濡養,使通體調暢。

現在正午的陽光還比較猛烈,所以建議每天曬太陽的時間是早上9點之前,或下午4~5點之間,儘量將面板暴露在外與陽光接觸,到戶外或寬敞的陽臺上曬個20~30分鐘,隔著玻璃窗曬的話效果沒那麼好。

健康養生|養生這樣做,入秋之後少生病

文章來源:艾艾貼訂閱號

圖片來源於網路

僅做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