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第一,不如唯一

與其第一,不如唯一

0. 引子

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在2018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畢業於京都大學。有一次採訪,他說:“京都大學有一個傳統,那就是“與其第一,不如唯一”。這一點對於生物學研究來說非常重要。”

“對於自己的發現,持續地研究下去,從那裡擴充套件開來,世界就會變得很寬闊。這一點就是我做研究的樂趣。不是說我看到別人挖到了金礦,就馬上跟進去湊熱鬧,成為眾多淘金者中的一員,而是沿著自己已有的發現,持續地深挖下去。”

“這樣反而是其他研究者會湊過來研究你的課題”

其實想要做到這八個字挺難的,有些道理是雖然懂,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或者說不一定適合現階段的自己。

當然,懂得了一個道理,好處在於,在合適的時機是可以往這個方向努力靠近。

“與其第一,不如唯一”,這一點從諾貝爾獎獲得者口中說出,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到了這個級別,也只有做到唯一,才能獲得諾貝爾獎。

與其第一,不如唯一

1. 個人興趣

對於我們普通人,啟發點在於,從小到大,我們大部分人被教導,要第一,要比別人更強,成績更好。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我們想要的一切。

然而,等到我們長大了,才會發現,好多時候,為了爭第一,失去了好多東西。想要學的鋼琴沒機會學,想要畫世間萬物的興趣被壓抑等等。

前幾日和一個老師聊天,她說她的兒子現在讀小學,她從來不給他報那種數學,語文這種輔導班,反而是按照孩子興趣,給他報鋼琴班,學得好學不好都沒關係那種,也沒想著逼著去考級。

對此我是深以為然的,不少小孩子從那麼小開始就特別累,上完課還有各種補習班,學的要麼是語數外,要麼奧賽,或者高年級語數外。其實看著都挺累的。

為了考試得了第一,比賽拿了一等獎等等。

其實現在也有很多人看到,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在保持基本的上進前提下,儘早找到自己或者孩子的獨特的人生髮展軌跡和興趣點,做出特色,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那麼累挺好。

就像網易雲音樂裡面有很多的獨立音樂人,純音樂原創者,偶爾翻翻他們的空間,能夠了解到,他們不少人既是普通大學生,又是獨特的音樂人。

不能說他們的音樂很具有藝術性,但是,對於普通大眾,像我這樣的,就感覺挺好聽的,其實也挺羨慕他們的生活,在完成基本學業的同時,有一份自己喜歡的事情,不一定能夠獲得多少金錢,但是,卻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且獲得作品認同。

與其第一,不如唯一

2. 科學研究

關於科學研究,對於我們科研工作者,“與其第一,不如唯一”對於我的啟發點在於找到自己的幾個獨特研究點,形成自己成熟的學術思想。

這個也是源於前幾天的報告會,一位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說,我們作為科研工作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形成自己的獨特的成熟的學術思想,不一定是完全原創的。但是,至少是很值得一直深挖,能夠做出自己的特色的方面。

那位學者列出了自己的三個成熟學術思想,他說這是他一直在努力耕耘的三個點,並且最後用一個好的故事串起來。

也就是說要做最具特色、最擅長、最被認同的方向。

這是相對大的範圍講述“與其第一,不如唯一”,從創新程度來說,一直改進改進雖然也很好,但是在一個點上面,形成自己的獨特思路,一直堅持做下去,比今天改進這個,隔一段時間改進另一個要可持續性好。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介紹創新創意的理解和思考的時候,將創新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叫做增減,替換與組合;第二個層次是遷移式與啟發式創新;第三個層次是發現從未發現的,或者從無到有的發明。

其實就是朝著越來越唯一而努力。

與其第一,不如唯一

3. 螞蟻與蟈蟈

細古功的《高維度思考法:打破認知的壁壘》一書中,把總喜歡做第一的和做唯一的分別比作螞蟻和蟈蟈。

一個很有意思的類比,螞蟻大部分時候是平面行走,而蟈蟈行走方式是彈跳式。螞蟻式思考的人更傾向於採用How作為主要的思考點,思考要怎樣做。而蟈蟈式思考的人更傾向於採用Why作為主要的思考點,思考為什麼要做呢,首先質疑的是問題是否合理。

Why型思考的人思維更為開放和跳躍,站的維度和高度更高。

書中提到:“一旦指標確定,螞蟻就會致全力於該變數的最最佳化。相反,如果指標不確定,螞蟻就會因無從著手而不知所措。公司的管理也是如此。公司越成熟,越趨向“下游”,使用指標的管理就越有效。”

“賦予一切以“定量的”“同平臺的”“能夠對比的”標準,能使螞蟻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人事評價同樣如此。在螞蟻看來,“同平臺的”“基於共同標準的”評價才是公平的。由此不難看出,“渴望加薪升職”是典型的螞蟻的動力。”

“蟈蟈則與之相反,一旦確定了這樣的“共同指標”,頓時就會失去動力。蟈蟈不喜歡和別人同臺較量,因為“制定別的指標,自己獨自獲勝”才是蟈蟈的工作哲學。換言之,螞蟻是志在成為“第一”,蟈蟈是志在成為“唯一”。”

Why型思考往下降低維度才是How以及what。所以採用Why型思考更容易找到“奇點”。也就是“反常識的新事象”。

與其第一,不如唯一

4. 分階段扮演不同角色

其實,對於鄭瓊導演的紀錄片《出路》一直挺有感觸的。講述了三個不同環境下的小孩的不同的故事:甘肅大山深處12歲的馬百娟、湖北咸寧小縣城復讀生徐佳、還有北京美院附中輟學生袁晗寒。

很多人並不是不想成為朝著相對獨特而唯一的生活軌跡的袁晗寒,只是很多時候,生活條件,城市發展等條件,約束著我們可能大部分是成為了大半個徐佳。或者也有可能是馬百娟。

沒有任何對比的意思,只是很多時候會比較無奈。

也許保持初心是一個好選擇,條件不允許的時候,那麼就努力做到第一,努力成為勤奮的螞蟻。

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也是很有機會做到唯一,形成自己的特色,做跳躍的蟈蟈。

與其第一,不如唯一

END

聽說點在看的人有糖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