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清代書壇,繁榮了800餘年的帖學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碑學的繁榮,特別是在包世臣的《藝舟雙楫》面世後,更是為碑學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後來,康有為又在《廣藝舟雙楫》中更加堅定地提出了一整套的碑學理論,再加上大量新出土的碑刻的影響,崇尚碑學達到了頂峰,一直到民國時期,很多書家的書風都深受碑學的影響。

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在那個崇尚碑學的大環境下,有這麼一位書法家,雖說也是受到了碑學的影響,但仍然沒丟掉帖學的老傳統,可以說是兩手都抓,兩手都硬,將碑學和帖學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他就是齊白石先生的老師張伯英。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張伯英,字勺圃,一字少溥,徐州銅山縣人,著名的書法家、金石鑑賞家、詩人、學者。他自幼喜歡書法,先從顏真卿的楷書入手,後學魏碑,別具風貌,自成一家。著名的“彭城書派”,他就是最負盛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張伯英先生的楷書,結體緊湊又不是開闊之氣,工整端莊又飽含靈動之息,方硬之中又存秀逸之風,追隨者無數。清末民初的時候,他與趙聲伯齊名,並稱“南北二家”,與此同時,他又和傅增湘、華世奎、鄭孝胥三人並稱“書法四大家”,頗具聲望。如果你現在到北京的話,還能在琉璃廠、東大街等地方看到張伯英先生題寫的墨跡。

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齊白石先生曾寫詩懷念張伯英說:“寫作妙如神,前生有夙因,空悲先生去,來者復何人。”言語之中,可見張伯英對齊白石書法的影響之深。現在我們欣賞齊白石的書法,還能在其中看出一些類似張伯英的方硬的味道。

啟功先生也是同樣,他在後來寫文說到:“先生仙逝已50餘年,追憶教言,尤有理解未足處,其愚鈍可慚,而求教未足,仰叩未盡為可深惜也。”啟功作為近代知名的書法大家,在張伯英面前,仍如此謙遜,可見張伯英楷書造詣之深。

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現在回過頭去想,為什麼張伯英能在那麼多崇尚碑學的書家之中脫穎而出呢?除去個人功力方面的原因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引碑入帖”。崇尚碑學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我們在追求用筆方硬的同時,還要充分吸收帖學的婉轉流暢。如果完全拋棄傳統的帖學路線,刻意去強調碑刻的那種硬朗的話,就有點過於狹隘了。單純地學碑沒有走下去,也正是說明了這點。

齊白石老師的書法,這楷書,乾淨硬氣,順便說一句,啟功也學他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在面對諸如魏碑之類的碑刻的時候,不能一味地追求那種方折的硬朗,還要像張伯英一樣,將它和傳統的帖學筆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這樣才能避免進入一個學習的小衚衕,也就不會偏離書法的真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