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省會一個直轄城市鬆了

房地產還沒有回暖,置業信心仍然不足。

從全國範圍看,為修復並提振人們對房地產業的信心,許多地方樓市政策已經出現反轉,從嚴厲打壓到低調救市甚至高調喊出“全力衝刺房地產業增長”。

重慶、濟南、福州等GDP排名靠前的直轄市與省會城市也扛不住了。

重慶——直轄市,GDP排名第5位

濟南——山東省會,GDP排名第19位

福州——福建省會,GDP排名第23位

重慶提高公積金額度至80萬

重慶的調控政策在二線城市裡面一向都是比較寬鬆的。

重慶公積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證實了,之前重慶公積金是隻支援首套房的,現在二套房也可以用公積金貸款了,並將貸款額度也由60萬提高至了80萬。

兩個省會一個直轄城市鬆了

同時,重慶也將房產稅起徵點由22106元/㎡,調整至25106元/㎡,也是近10年幅度最大的一次;

兩個省會一個直轄城市鬆了

目前,重慶的新房成交價格是1。2萬/㎡左右,也就是說,除了部分豪宅之外,重慶大部分房子都是不需要繳納房地產稅的。

放寬二套房公積金,提高房產稅起徵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購房者負擔,來吸引人們買房。

濟南公積金貸款政策放開

兩個省會一個直轄城市鬆了

2021年12月31日, 山東省會濟南最新通知:對異地住房公積金貸款(在其他城市繳存公積金,在濟南購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在審批貸款資料時,取消戶籍限制,自2022年1月1日起執行。

此前外地戶籍+外地公積金的人,是無法在濟南使用公積金貸款的。如果外地人來到濟南買房使用公積金貸款,需要把戶籍遷過來才可以使用公積金貸款。這也無影響很多人的購房或者落戶計劃。

濟南上半年成交高歌猛進,7月份開始逐月走低,金九銀十成交持續低迷。

但是臨近年底,房企開啟打折促銷模式,但剛需客群受政策及市場環境影響明顯,仍保持觀望,以價換量成效有限。

兩個省會一個直轄城市鬆了

現在放寬外地戶口使用公積金買房,對於一些異地購房者來說,可以不用在遷移戶籍的情況下,也可以直接使用公積金貸款,某種程度上來講算是政策的放鬆。

福州人才限價房政策放寬

兩個省會一個直轄城市鬆了

12月31日,福建省會福州,釋出關於最佳化調整人才限價商品住房銷售和管理辦法的通知。

根據最新政策,福州人才限價房政策放寬!戶型不再與家庭人口掛鉤!限售年限從10年縮短至5年!而且,購買人才限價房後,允許再購買普通商品住房!

同時,2022年起銷售的人才限價商品房專案,取消按家庭人口購買對應戶型面積的規定,申購家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申請保障資格時自主選擇戶型。

福州一直都有人才房推出,但由於人才房的小面積定位,加上10年的限制,導致很多購房者望而卻步。

以建發養雲二期人才房為例。目前的備案網籤情況,908套房源,人才房530套。目前網籤630套,剩餘278套,其中商品房剩餘34套,人才房剩餘244套。從網籤情況來看,專案商品房已經接近清盤,人才房去化率54%。

此次,福州政策調整,不僅縮短了人才限價商品房上市交易限制期限,同時取消購買普通商品住房的約束機制,無形中給開發商幫了個忙。

超20城出臺“救市”政策

據不完全統計,在12月份全國超20個城市出臺鼓勵買房的政策。

其中,東北老大哥最直接。

黑龍江直接來個“起跳摸高”、“全力衝刺房地產”。結果言詞太過激烈被撤回;而吉林則悄咪咪發放購房補貼支援農民進城。

此外還有,在衡陽城區購買新建商品住房或地下車位,並辦理了網籤備案並繳納契稅,根據情況不同享受不同的財政補貼額度,最高可補貼所交契稅的50%。

在南通海安人才購房,最高給於按每平方米600元標準給予購房補貼。另外,至明年2月底三孩家庭購房每平方米補貼400元。

廣西桂林雙向補貼,一邊給房企發經營貢獻獎勵,一邊同時給購房者購買五城區新建商品房補貼。

蕪湖市對符合條件的青年英才給予購房款最高10%的補貼。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從明年1月1日對本地納稅雙百民營製造類工業企業的外來員工,在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購買縣域內首套商品住房可享受一定標準購房補貼,購房補貼、補助額度為3萬元。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多數城市的調控政策會進一步放鬆,以使成交量、市場活力恢復到以往水平。

高層訊號明顯

央行提出“兩個維護”。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對於具有購房需求的買房人,銀行應該給予貸款支援,如果對於剛性需求還不發放房貸的話,顯然違背了這個初衷;

為了讓剛需購房權益得到保障,那些“過分收縮”的房貸策略,今後或許有適度放開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王蒙徽表示,2022年,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在“增信心、防風險、穩增長、促改革、強作風”上下功夫,努力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結語

隨著,市場等一系列利好訊號釋放,樓市的至暗時刻正在過去。但是,訊號從政策傳遞到市場,最終在房價和銷售端體現,還需要時間。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優質內容推薦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