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家長總是給孩子下達各種命令,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執行,但孩子根本不聽,甚至還故意和家長頂撞。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我鄰居家的小孩就是這樣,鄰居一家對孩子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會給孩子下達各種命令,希望孩子能夠聽從家長的安排與要求。

但是他家孩子並不如鄰居所想的那樣聽話,反而非常叛逆,總是有著自己的想法,所以總是把鄰居氣的不輕,為此鄰居沒少和孩子吵架。

後來鄰居就把這事和小區裡的媽媽說了,也想順便取取經,看看別家有沒有不錯的教育方式,以此來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

但是令鄰居沒有想到的是,有這樣困擾的家庭不在少數,甚至有的家庭關係已經達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所以很多家長也感到非常困擾,怎麼好好的家庭關係,變成了這樣呢?為什麼孩子會那麼難管教呢?下面就帶各位家長具體瞭解一下。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難管教?

很多家長都以孩子聽自己話為傲,所以在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情況時,就會感覺非常失控,甚至會對孩子多加責罵,認為孩子非常難管教。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家長覺得孩子難管教呢?

原因一:孩子的個人想法不能表達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用“堵”代替“疏”,這就意味著他們並不會考慮孩子的實際需求,也不會考慮孩子的實際想法,只會一味地把問題給堵上。

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

,他們的

想法表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強

,所以他們在面對家長的一些要求時,就會表現出比較叛逆的樣子。

因為孩子的想法會比較單純,所以他們會透過一些看似不合理的方式,向家長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鄰居家的小孩就是這樣,因為鄰居每次在各種要求或管教孩子後,孩子就會和鄰居頂嘴。雖然這種做法看似不聽話,但其實正是孩子在和鄰居溝通,努力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所以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如果總是遇到孩子不聽話、頂嘴,總是有自己的理由,那麼不妨可以多問一嘴,看看孩子是不是有自己的想法想要表達。

原因二:孩子覺得家長不認可自己

任何一個人都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認同和讚賞,所以家長如果總是對孩子挑刺,總是覺得孩子這不好,那不好的,這其實會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對自己有不滿意。

那麼孩子在出現這樣的理解或誤解後,他們可能會有意識地進行反抗,想要向家長傳遞著自己的實際價值,以此證明家長的說法或認知存在問題,所以會出現一些看似不服管的情況。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我小的時候,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因為父母總是對自己各種挑刺,認為自己這做不好,那也做的不好,所以,我一直覺得父母對自己是不認可的。

雖然在長大後,我也能理解父母的這種行為,但是這種想法已經存在於大腦當中了,所以對於父母始終有著不滿。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的這種行為,因為

他們可能只是透過自己的不滿,和家長做著對抗。

原因三:孩子覺得家長在操控自己

那麼有的家長,對於孩子具有很強的操控性,他們對於孩子的一切,都有著想要操控的慾望,所以孩子在這種影響下,往往也會覺著家長對於自己的一切,管得都比較多。

可當孩子

進入青春期

後,他們對於自己的事情也會有

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們會

出現不服管的表現

,家長也就會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難管教。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但是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不服管,又會感到非常的生氣,所以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聽話,甚至會動用武力。

於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家長與孩子的矛盾衝突就會不斷升級,甚至會變成很嚴重的矛盾衝突。

作為家長,如果想要孩子更好的成長,那麼一味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往往會很難達到目的。

教育專家毛日華曾經提到:家長只有對孩子充滿信心,他們才能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可以利用“明日美好效應”教育孩子。

什麼是“明日美好效應”?

這種效應就是透過對孩子冠以希望,有種明天會更好的感覺,從而不斷地讓孩子完善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從而達到目的。

這種教育方式,相比於家長的不斷責罵或揭短,往往具有更多的鼓勵意義,所以孩子在這種教育方式下,也能對自己更有信心一些。

畢竟在這種效應下,家長是用發展眼光看待孩子的,所以無論是孩子的自信心還是人格的建立,都會比其他孩子要強上許多。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家長該如何利用“明日美好效應”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優秀?

既然“明日美好效應”對於孩子的成長如此之好,那麼家長就可以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利用該效應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

▲學會關注孩子的優點與特長

很多中國家長對於孩子的優點,往往是視而不見的,因為在他們看來,孩子如果只有優點,那麼就沒有成長空間了,而且也容易讓孩子感到驕傲。

所以我們常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幾個家長圍在一起,各種批判自家孩子的不好,把自家孩子數落的一無是處。可能家長在數落的時候,孩子就在旁邊,但家長絲毫不顧忌,甚至認為這種方式能讓孩子成長。

其實這種方式並不能讓孩子有進步,反而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的確如家長所說的那樣。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因此在“美好效應”下,

家長不妨可以對孩子的優點與特長進行關注

,著重瞭解一下孩子的長處,並且對孩子的優點與特長進行鼓勵,這樣能讓孩子覺得家長是一直關注自己的。

因為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擅長學習,有的孩子可能擅長踢球,有的孩子可能擅長畫畫,所以家長如果能夠發現這些優點,那麼對於孩子的全方面發展都是比較好的。

▲讓孩子感到家長的信任與尊重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樣,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想法和意見根本不在意,他們只會讓孩子不停地接受自己的想法,所以這會讓孩子感到家長對自己的不信任。

所以家長想要孩子聽話,對於自己的管教服從,首先就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尊重他們的。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就曾經提到:家長對於孩子的尊重要從小培養,因為這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就拿我來說,我對於自家孩子是充滿信任與尊重的,無論孩子有什麼訴求和想法,我都會選擇尊重孩子。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有一次,孩子放學回來告訴我,說自己對班上的一名男生有一點好感,我在聽到後,並沒有選擇批評孩子,

而是和孩子分析她為什麼喜歡那個男生,為什麼會被男生所吸引。

後來透過一番分析,孩子發現自己也沒有特別喜歡那個男生,發現自己所謂的喜好,也不過是被一時的吸引。我透過這種方式,成功化解了一次可能出現的暗戀或早戀。

其他家長如果也可以像我一樣,嘗試性地與孩子做朋友,因為這能讓孩子感覺到家長的友好與尊重。

而在尊重孩子的同時,家長也可以通

過一些潛移默化的方法引導孩子

,讓孩子在這種非管教式的影響下,逐漸變成家長想要變成孩子的人。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不要阻止孩子的一切嘗試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特別是老人帶孩子,

對孩子的約束力會非常強

。他們可能這個不願孩子去做,那個也不願孩子去做,生怕孩子磕著碰著或吃虧。

但是老話說得好:

“吃虧是福”

,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其實更能讓孩子在這種嘗試中成長。

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對於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非常好奇的,所以對於一切新鮮事物都有嘗試心理,都想去試一試。

所以家長如果想要利用“美好效應”去影響孩子,那麼就不妨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這樣也能讓他們感到未來的一切皆有可能,而自己也有能力去迎接這些可能與美好。

要知道這種積極的心態會陪伴孩子很久,甚至會陪伴他們一生,因為這能讓他們在面對一切事物的時候,都有著十足的勇氣與力量。

孩子不聽話難管教,家長別隻會硬碰硬,不妨試試“明日美好效應”

結語

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肯定是希望孩子能夠非常聽自己話的,因為這會讓家長很有成就感。

但是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有光亮和目標的,

與其讓孩子做自己的“傀儡”,不妨讓自己做孩子的領路人,

幫助孩子變成一個更好的人,這樣也能讓親子間的關係變得更好、更和諧。

(本文圖片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