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華龍一號”成功發電,讓中國安心發展核能

作為低碳清潔能源,核能憑藉能量密度大、佔地規模小、易於儲備以及提高能源自給率等天然優勢,在全球清潔能源系統中佔據中重要地位。資料顯示,2019年全球核電總髮電量高達2657太瓦時,佔全球發電總量的1/3。就在此時,我國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在核電技術領域邁向更高臺階。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華龍一號”成功發電,讓中國安心發展核能

當今世界,擁有核電站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有96個核反應堆,排名第二的是法國,有58座核反應堆,我國則名列第三,但由於起步時間晚,我國的技術遠沒有美國和法國先進。於是在1999年,在中核集團的領導下,我國正式啟動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廠概念設計。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華龍一號”成功發電,讓中國安心發展核能

期間三代中核人歷經數十年艱辛,終於自主研發出完全屬於我國自己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品牌——ACP1000。其後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我國研究人員對於核反應堆的安全性更加看重,於是ACP1000+問世。隨著技術的成熟與研究深入,我國出於自身發展提出核彈“走出去”的戰略,2014年,中廣核和中核一致同意在三代核電技術基礎上,聯合開發“華龍一號”。

期間多次試驗改進,終於在2021年,我國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完成組網並通電使用,同年5月,“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工程正式投入商業執行。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華龍一號”成功發電,讓中國安心發展核能

作為中國核電“走出去”的主打品牌,“華龍一號”採用世界最新技術和最高標準,兼具安全性和經濟效益,可以同時滿足歐美國家三代技術標準。即便是飛機猛烈撞擊,也不會影響其工作。眾所周知,“9·11”事件後,大飛機撞擊核電站也成為了了可能,因此設計時也應將這種情況考慮進來,“華龍一號”就具備這種抗打擊能力。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華龍一號”成功發電,讓中國安心發展核能

據官方介紹,為了保證“華龍一號”的超強安全性,研究人員對“華龍一號”的兩個方面進行了加強,一是在能動系統上加了非能動系統,通俗點來說,就是出現事故或者嚴重事故時,執行預防堆芯熔燬指令,保證壓力容器的完整性,讓安全殼不超溫超壓。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華龍一號”成功發電,讓中國安心發展核能

另一個是消除氫氣燃爆及爆炸風險等。發生嚴重事故時,非能動堆腔注水系統可及時向堆腔注入冷卻水,保證核反應堆的安全。對於核電站外部安全的處理,“華龍一號”也有應對之策,畢竟地震、洪水等災害隨時都可能發生。因此在研究之初,“華龍一號”就採用雙層安全殼設計,內外殼分離,外殼抵禦外部災害,內殼抵禦內部高溫高壓。

在內外殼的雙重保護下,“華龍一號”連飛機撞擊都不懼,如今“華龍一號”已成功併網通電,投入商業執行,相信未來定能為我國的電力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