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充電難怎麼“破”?廣州這場論壇開出“良方”

停車難、充電難怎麼“破”?廣州這場論壇開出“良方”

機械式停車裝置可以滿足不同的停車需求。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大洋網訊 充電難、停車難問題如何“破解”?昨日下午,廣東省靜態交通協會、深圳市智慧交通行業協會、浙江大學華南工業技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城市靜態交通論壇”在廣交會展館召開。活動現場,《停車充電一體化機械式車庫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正式釋出,首次將新能源充電與立體式車庫結合。

新規:

立體式車庫可停車可充電

記者瞭解到,本屆論壇以“智慧停車,數字驅動”為主題,全面探討城市靜態交通建設熱點、建設停車資料匯聚平臺、整體解決城市停車方案,為中國靜態交通產業發展提供整體解決思路。

新能源汽車充電難與停車難的問題,如何結合在一起解決?活動現場,《停車充電一體化機械式車庫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正式釋出。全國半導體器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停車充電一體化機械式車庫技術規範》團體標準專家評審組組長、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戰略規劃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階工程師陳永強在致辭中表示,該規範第一次把充電與立體式車庫結合,創新解決了充電接駁問題,並將現有的消防防控技術應用其中,對未來如何建立充電立體式車庫具有指導意義。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和充電設施緊密結合是未來城市停車場的發展趨勢,配套建設充電設施的機械式立體車庫是快速增加停車位和充電設施供給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廣東省靜態交通協會副會長梁賽譚表示,該標準的釋出、實施,將為機械式立體車庫停車充電一體化規範發展提供一個有效可行、有規可依、具有先進性和指導性的專業依據,有利於推動行業在停充一體化方面的規範建設、技術進步和健康發展。

探索:

智慧停車釋放停車“缺口”

據介紹,廣東全省停車位缺口近1000萬個。“在城鎮化轉型的大背景下,當前我國停車行業已從上半場走向下半場,即從‘拼資源、拼規模、拼速度’的粗放外延增長,走向‘盤活存量、最佳化結構、提升效率’的集約內涵發展。”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馬小毅表示。

據瞭解,智慧停車是一種將技術與人類創新相結合的停車策略,能夠儘量減少使用燃料、時間和空間等資源。根據《2019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大資料報告》,智慧停車行業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即初步改造階段是針對停車場進行智慧化改造;延伸應用階段主要是擴充套件到圍繞“人、車、場”的大資料應用;智慧平臺階段則是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重要一環。

馬小毅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初步改造階段”向“延伸應用階段”過渡狀態,並進入快速上升期,對傳統車場的改造方面,在城市滲透和車場型別滲透兩個方面不斷提升;在探索性嘗試方面,則將停車資料運用到更多商業以及社會服務中。

當前如此巨大的停車“缺口”如何釋放?馬小毅認為,從智慧停車走向智慧停車,需要科學配置增量資源、高效利用存量資源,需要從交通規劃和專項規劃兩方面入手,進行停車配建指標研究、公共停車場規劃、路內停車泊位規劃、城市停車綜合治理、共享停車政策研究等,進一步完善機制體制,引導社群停車自治,細化停車設施型別,搭建停車大資料平臺等。

未來:

立體車庫可解決停車難

與此同時,我國停車行業逐步向著數字化、規模化、金融化發展。陽光海天停車產業集團董事長兼CEO閆亮在主題演講中表示,未來停車場已經不僅僅是物理空間,而是數字化場景,汽車則是大的智慧硬體。“停車行業小而分散的局面逐漸改變,從單點智慧向平臺化運營發展。未來,新能源汽車95%充電將會在停車場完成;車聯網與停車場將具備互動能力,幫助車主實現自動泊車;在金融化方面,開發商有強烈的出售停車資產的意向,從而推動停車資產提升,推動運營規模的提升。”閆亮表示。

與此同時,立體車庫將成為解決大城市尤其是人口眾多、樓宇密集的城市共享和住宅小區停車難的有效手段。廣州廣日智慧停車裝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波表示,停車裝置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各類創新產品層出不窮,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動式、升降橫移式等機械式停車裝置可以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同時還可以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等不斷開發出更多新產品。

廣州日報

全媒體記者趙方圓)

【來源:大洋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