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料 | 起底光伏巨頭“阮氏家族”:八口人可套現500億,女兒22歲即成富豪

作者 | 袁斯來

編輯 | 蘇建勳

2005年,還在英國讀高中的18歲嘉興女孩阮澤雲成為“福萊特玻璃”的大股東,她擁有公司1750萬股,身家超過千萬,但當時的她還並不知道,她父親一手創立的“福萊特”,會成為光伏玻璃行業兩大龍頭之一。

光伏玻璃這一細分行業誕生了兩個超級富豪家族。一個是和“玻璃大王”曹德旺比肩的李賢義家族,另一個是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嘉興阮氏家族。雖然低調,但後者的財富並不遜色,2021年胡潤富豪榜,信義系的李賢義身家675億元,阮洪良則為570億元。

他們的財富還將繼續增長。

2月15日,福萊特股票11。59億限售股解禁,以當天股價計算,市值近500億元,

阮氏家族8名股東有了套現離場的機會。

幾乎同時,福萊特以33。44億高價收購礦業公司的交易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說明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利益安排和規避重大資產重組的情況。此前他們表示為了保證玻璃原材料石英岩供應,收購了大華和三力兩家礦業公司的採礦權。

多年以來,阮氏家族經營風格比起信義光能,無論擴張還是資本運作都更謹慎。但光伏這一賽道持續增長,已足以讓他們積累起驚人的資本。

福萊特還打算更進一步。這兩年“雙碳”熱之下,一向穩健的福萊特,也開始加入軍備競賽,兩家光伏玻璃廠商競爭的火藥味正在變得濃烈。3月2日晚,福萊特釋出公告,即將斥資60億元,建設兩期日熔化量7200噸的專案。

創業20多年,阮洪良的發家史,也是光伏行業的起伏史。碳中和元年之後,這一賽帶升溫,或許會讓阮氏家族的資本再次膨脹。

低調的玻璃商人

和很多光伏公司類似,福萊特也是家族企業,創始人阮洪良一家三口加上女婿是公司實控人,其餘高管還包括阮洪良的妻妹、表弟、表妹和外甥。

時代的印記在阮氏家族身上如此鮮明。1984年,阮洪良到佳星玻璃製品廠當廠長時,剛剛20出頭。1998年離開體制時,阮洪良已經37歲。下海後,他和幾個人湊了6萬元開了家經貿公司。2001年,經貿公司變為福萊特玻璃鏡業有限公司時,阮洪良和太太佔了90%以上的股份,福萊特也成了“阮氏家族”的企業。

大專畢業的阮洪良很有經商天賦。2006年時,福萊特每年已經有2億元收入,當時19歲的女兒阮澤雲也在股東之列。

2000年初,光伏行業第一次狂飆猛進,歐洲以德國為首的鉅額補貼燃起火苗。2006年,國內光伏行業最耀眼的人物是“無錫尚德”的施正榮。當時,無錫尚德剛剛在美國上市,施正榮以180多億美元身家成為中國首富。

施正榮登頂首富時,阮洪良做出了福萊特史上最重大的一個決定,他打算投入1億元到光伏玻璃上。來不及買地建廠,福萊特收購了上海兩家外資廠。

光伏玻璃在行業中屬於細分領域。光伏元件由電池片、EVA板、背板、蓋板組成,其中玻璃片是蓋板材料,需要透光更強,能承受500度以上高溫,還需要耐腐蝕、耐衝擊,製造難度比普通玻璃高。

一旦點火,裝置不能停下,一停下就報廢。

“我思想鬥爭了一個星期,上(光伏玻璃)還是不上,那一週的時間,吃飯走路滿腦子都是玻璃,其他什麼都聽不進去。”阮洪良後來對《嘉興日報》回憶。

剛開工時,他們每個月虧20萬,連虧了3個月,直到透過歐洲的認證,開啟海外市場。

福萊特算是國內最早一批進入光伏玻璃領域的民企,吃到了光伏玻璃國產化的紅利。

到2011年,福萊特的光伏超白壓花基片玻璃產能已經為全國第二,有一半產品出口。

資本市場最能反映福萊特的成長軌跡。2019 年 A 股上市時,它的發行價只有2。88元,現在已經漲了20多倍。紅利如此明顯,在被稱為光伏元年的2021年,福萊特拿出了一份漂亮的三季報,淨利潤翻了1。1倍,營收有超過50%增長。

在風光背後,福萊特也面臨著未來的不確定性。外有光伏玻璃價格因為供需失衡下行,同時強大的對手信義光能正在加速向上遊滲透,市佔率也在繼續提升,這多少給位居第二的福萊特壓力。

另外,福萊特的高管們在抱團減持股票,從2021年下半年至今,福萊特股價已經跌了三分之一。

競爭加劇

創一代老去後,接班成為不少家族企業頭疼的難題。而這一代接班人,面臨的是更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

為了讓阮澤雲接班,其父阮洪良對她的栽培下了不少功夫。

2009年,22歲的阮澤雲剛從謝菲爾德大學畢業,就去了上海福萊特玻璃公司,兩年後升為常務副總經理。和孟晚舟的培養路線類似,她一路做到財務總監,帶領福萊特完成香港上市,並且搭建了公司的ERP系統,立下不少功勞。

“我將繼續帶領福萊特創造新輝煌!”在2016年嘉興市“十大青年創業風雲人物獎”頒獎儀式上,她這樣說。

現在,阮澤雲是福萊特的副總經理兼董秘,她的名字還出現在光伏玻璃的發明專利書上。

但阮澤雲還沒有接班,一把手仍然是她的父親阮洪良。“雙碳”政策提出後,到了確立行業地位的關鍵時期,阮洪良仍然需要掌舵。

福萊特正面臨越來越多的兇猛對手,比如,光伏玻璃行業老大“信義光能”。

這家公司的風格極其強悍。2015年前,信義光能比起福萊特營收遜色不少。但2015年時,信義光能光伏玻璃板塊的營收達到39。1億港元,而那年福萊特營收是29。24億元。

從2014年嘉興專案到2017年鳳陽專案之間,福萊特其實沒有加新的產線。這段時間,信義光能瘋狂擴產,在安徽蕪湖、馬來西亞開了5條新產線。根據新時代證券研究所資料,2018年時,信義光能的市佔率已經超過福萊特成為第一,份額高達32%,此後一直領先。

信義光能的緊逼之下,安穩多年的福萊特也開始大舉擴張。

2021年3月,福萊特在互動平臺表示,其2021年底總產能會達到1。22萬噸/天,一年中翻了一倍。而信義光能的產能2021年末為1。38萬噸,二者已相當接近,如果福萊特繼續以這樣的速度擴張,很快會反超信義光能。

“信義系”比福萊特走得更遠,它們不僅做玻璃,還在2020年在廣西生產基地附近開了矽砂礦,做起了多晶矽生產。除了上游玻璃和多晶矽,信義還有電站業務。

福萊特一直更專注於“光伏玻璃”這一細分領域。這既是福萊特的薄弱點,其也是優勢——比起業務膨脹的信義,業務更聚焦的福萊特或許會迎來跨越溝壑的絕佳時機。

這也需要福萊特掌握好節奏。光伏玻璃受制於下游裝機量需求波動,因為政策變動很可能出現產能過剩,福萊特市值一年中跌去200億,未來幾年會是他們關鍵的時刻。

36氪製圖

歡迎關注 36 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