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枚與“安史之亂”有關的錢幣(7):第五琦鑄大錢能成功嗎?

三枚與“安史之亂”有關的錢幣(7):第五琦鑄大錢能成功嗎?

上一集我們講了,在第五琦的理財手段中,鹽業專營僅是牛刀小試,真正具有創意的,是他於乾元元年(758)主持鑄造的“

乾元重寶

”當十錢,用通貨膨脹的辦法從民間掠取錢財,來支撐平叛戰爭的鉅額開銷。

但是,問題來了。唐朝之前就有過鑄造大錢失敗的教訓,那是武則天當政的時候,曾經鑄造過一次當十錢,最後以失敗告終。乾封元年(666)武則天名義上為了解決“錢荒”即流通中錢少的矛盾,鑄造過一種當十的大錢“

乾封泉寶

”,但是卻事與願違。因為,當時流通的十枚開元通寶錢的重量,要遠遠超過一枚乾封泉寶錢的重量。因此,百姓紛紛藏匿開元通寶錢,市面上就只剩下當十的乾封泉寶。原來用開元通寶錢計價的商品,都被改用當十的乾封泉寶錢來計價了。因此,導致物價飛漲,大錢貶值。不法之徒接著又開始私鑄減重的乾封泉寶,有的重量甚至不到官鑄的一半。於是就出現了官鑄大錢空耗人力物力,而私鑄者卻坐收漁利的局面。

三枚與“安史之亂”有關的錢幣(7):第五琦鑄大錢能成功嗎?

無奈之下,武則天只得在乾封泉寶錢使用不到一年,便下令停鑄。已經流出的就與開元通寶錢,按一比一的比價等值流通。經此一變,武則天在其後專政的很長時間裡,雖然始終被“錢荒”的難題所困擾,她為了緩解“錢荒”,增加貨幣的流通量,曾經採取了諸如:限制銅錢外流、禁止私家藏錢、甚至是倡導兼用絹帛交易,就是用絲綢充當貨幣使用等辦法。但是,她再也沒有鑄造過大錢。真可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如今第五琦又要效法武則天鑄造當十大錢,他能成功嗎?

就在大家的一片質疑聲中,身兼鑄錢使的第五琦,於

乾元元年(758)

七月,正值郭子儀組織軍隊圍剿叛軍收復長安之時,為了應對一時之需,執意鑄造了一枚等於開元通寶錢十枚的、乾元重寶當十大錢,與開元通寶錢並行流通。

當年十月,唐肅宗給太子,就是後來的

代宗李豫

,舉行冊立大典時,正式發行了乾元重寶錢,為的是用剛鑄好的新錢,來賞賜群臣和諸路官兵。這是因為自肅宗登基以來,軍情緊急,朝廷始終漂泊不定,沒有工資可發,百官也都無俸祿可領。因此,唐肅宗想利用收復長安,返回京師,冊立太子舉行大典之際,用新鑄好的銅錢,對平叛以來的有功之臣以及官兵們,進行一次真正的賞賜,以期提振士氣。

三枚與“安史之亂”有關的錢幣(7):第五琦鑄大錢能成功嗎?

第五琦設計的乾元重寶錢,每枚重6。5克,面值等於十枚重4克的開元通寶錢。如果按含銅量來計算,這實際上就相當於,朝廷用重6。5克的銅,在市場上從百姓手中兌換價值40克銅的物品,目的是“

收十倍之利

”,但是卻美其名曰“

與人不擾,從古有經

”。意思是說不給老百姓增添負擔,還有先例可循。但是,老百姓都不傻,碰到這種情況,膽大的也都紛紛盜鑄當十的乾元重寶虛值大錢。於是,朝廷在嚴厲打擊民間私鑄的同時,官鑄的乾元重寶大錢也逐漸開始減重。到年底的時候,重量就已經減少到只有4克左右,僅僅相當於一枚開元通寶小平錢的重量了。

第五琦鑄造當十大錢的目的,是要採用通貨膨脹的辦法,從民間聚斂財富,給朝廷籌集平定叛亂的軍費。這與武則天當年為了緩解“錢荒”的矛盾,而鑄造當十大錢的目的完全不相同,因此取得的效果也不盡一樣。因為持續多年的戰爭破壞,稅源早已枯竭,朝廷從民間掠取物資的辦法,就只剩下鑄造虛值大錢、實行通貨膨脹政策,這最後的一招了。

第五琦不顧百姓的死活,採用通貨膨脹的辦法,透過鑄造虛值的大錢,從民間掠取了大量的錢財,解決了朝廷支撐平叛戰爭鉅額費用的來源這一難題,最終算是闖關成功。因此,他更加得到了唐肅宗的賞識,不久便被提升為宰相。第五琦作為著名的理財家,在貨幣政策的運用上確實技高一籌。他能見好就收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