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福利越多,卻越不生娃!浪漫義大利人,為啥只戀愛、不生娃?

生育福利越多,卻越不生娃!浪漫義大利人,為啥只戀愛、不生娃?

作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義大利是率先掙脫宗教牢籠的國家,也是率先開啟生育高峰的國家。

奔放的民族性格、開放的文化特質,義大利本來發愁的是“孩子太多了”,但如今卻恰恰相反,義大利陷入了生育困境。

許多人評析生育率高低,與經濟水平直接聯絡,我總是抱持質疑。別的不說,就說義大利和德國這對兒鄰居吧。德國是越富越不生孩子,義大利則是越窮越不生孩子。

義大利的經濟衰退始於70年代,生育率的萎靡也自70年代始,而在1996年,義大利的總和生育率已低至1。2,一般來說,總和生育率達到

2。1,才勉強維持著人口總數。

這之後,義大利經濟每況愈下,接連遭受次貸危機衝擊、難民危機衝擊,而義大利的生育率,也未見好轉。哪怕從2005年開始,義大利實行了一系列促進生育的措施,人口形勢也未好轉。

生育福利越多,卻越不生娃!浪漫義大利人,為啥只戀愛、不生娃?

1996年,義大利的總和生育率達到歷史最低的1。2。

大條的義大利人,到了2001年,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生育水平過低的問題,而當時的總和生育率還較1996年,稍高一些,有1。25。

但大條慣了的義大利人,並不以為意,以為生育情況會變好的,並沒實施干預。

到了2005年,生育率還在低位徘徊,義大利政府坐不住了,這才陸續出臺了措施,由單項干預措施逐漸發展為綜合配套干預體系,干預的力度也逐步加大。

總和生育率1。2什麼概念呢?橫向比較下,韓國2021年的總和生育率1。1,而這個數字讓韓國人在100年後自然消失。

生育福利越多,卻越不生娃!浪漫義大利人,為啥只戀愛、不生娃?

義大利鼓勵生育的措施簡單直接,概括說三條:給錢、給假、給服務。

其一,給服務,大力推進兒童照護服務。

2009年義大利的總公共政策支出中,家庭佔比為GDP的1。53%,家庭津貼為GDP的0。3%,兒童照護及學前教育達到GDP的0。3%。

其二,給錢,不遺餘力發放家庭津貼。

除了給受撫養子女的優惠稅減外,還發放每個月人均10~258歐元兒童津貼,摺合人民幣,最高有2000多塊每個月。2014年,年收入2。5萬歐元以下的每個家庭都可以領取80歐元津貼,直至兒童3歲。

不過,相比於德國發的生育補貼,義大利的生育補貼,只不過是個零頭。

生育福利越多,卻越不生娃!浪漫義大利人,為啥只戀愛、不生娃?

其三,給假,推出一系列生育假。

這些假,包括有工作保障的產假、陪產假;在家照料孩子的陪產假;

2012年開始,產假可以在出生前4~8周開始,20周的產假支付80%工資,公共部門可支付100%。休3個月親子假的父親有權利獲得多一個月的假期,兒童8歲前父母最多可以有10個月的親子假。

生育福利越多,卻越不生娃!浪漫義大利人,為啥只戀愛、不生娃?

三管齊下,一套組合拳打下來,義大利的生育率起色如何呢?

答案是,總和生育率提升了0。2。

到了2016年,義大利的總和生育率提升到了1。4上下,仍然遠低於2。1的更替水平,20多年處於負增長。

生育組合拳,未能見效,未能及時干預,當然是顯性原因,但在此之外的隱性原因,才是根本癥結。

其一,女性生育意識降低。

伴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女權主義的上揚,義大利女性生育意願降低,平均生育年齡已31。37歲。

自發的晚育行為增加了代際年齡差,促進了生育水平的降低。

其二,失業問題突出。

即便政府提供生育支援,但生養孩子,仍需要個人的經濟收入。但持續的經濟低迷,製造了大量的年輕失業人口。

15~24歲男性、女性失業率自2011年以來一直保持在30%以上,2017年男性為38。88%、女性為35。43%。

帶薪產假對於失業人群,有啥意義呢?

生育福利越多,卻越不生娃!浪漫義大利人,為啥只戀愛、不生娃?

看起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但西歐的人口形勢,卻丟擲了一個難題。

經濟真的是生育率低的核心原因嗎?

西歐經濟墊底的義大利和西歐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均陷入生育困境,而經濟狀況走低的法國,則無生育之虞。

可見,經濟或許並非是制約生育率的根本因素,在我看來,文化心理、社會意識,才是生育率的大敵。

說到底,過度的自由主義,會把人限制在“個體”的牢籠裡,將生育視為負擔、將孩子視為累贅,在那樣的文化環境裡,無論經濟狀況是好是壞,都難逃生育魔咒。

生育福利越多,卻越不生娃!浪漫義大利人,為啥只戀愛、不生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