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園街道紮實推進小區改造

燕園街道紮實推進小區改造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關於開展2021年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群建立工作的通知》(國衛老齡函〔2021〕25號)有關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擬命名993個社群為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群。燕園街道暢春園社群與海淀區其他6個社群成功入選了2021年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群。

年代久遠的社群、落後陳舊的設施,這是暢春園社群曾經的素描畫像,也是大多數老舊小區的共同畫像。基於這種情況,自2016年開始,燕園街道和北京大學率先在暢春園西區開始了適老化改造工程,地下管線更換改造、適老化電梯加建、單元門禁改造、路面改造、園林綠化改造,環環相扣,互為鋪陳。“在社群改造工作中,燕園街道統籌協調轄區內各方資源,持續加強與北京大學人口所、校醫院、體育教研部、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單位的合作,不斷健全社群為老服務體制機制,將高校師生、居民與政府緊密結合在一起,發揮各自優勢,解決實際困難。”燕園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學祥說。

由於小區的單元門破損嚴重,不能有效起到防護作用,經街道和學校房地產管理部協調,於2020年5月,社群啟動智慧門禁系統安裝,8月投入執行。居民告訴記者,門禁系統具有智慧性,“有時,訂了外賣、快遞,配送人員進來時,或是我們不在家時,系統會發個資訊在手機上,我們只要在手機上按個開門鍵,這個門就自動開了,很是方便。”

雖然暢春園的居民樓最高只有6層,但對於老人來說,直接影響他們的日常出行。有些老人長期無法下樓,成了“不接地氣”的“懸空老人”。2017年1月,暢春園小區首部電梯建成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共有15部電梯已交付使用。適老化電梯的建成極大地改善了老人的出行情況,很多高齡老人由原本的幾個月甚至幾年都無法下樓,變為每天都能下樓活動。

電梯讓老人下得了樓,但是老舊的方磚路面坑窪不平,腿腳不便的老人下得來卻走不遠。6棟樓的園區,辦證車輛就有200餘輛,人車混行危機四伏。街道相關負責人邀請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李迪華教授,與居民們一起,多次對園區路面等規劃進行討論、設計。“最開始李迪華老師給我們介紹整個步道的改造方案時,有一部分居民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為了這件事,我們專門召開了四次居民代表協商會議,大家經過討論達成一致,出行安全最重要。透過犧牲一點綠化面積,鋪上人行步道,這樣高齡老人和低齡孩子的出行安全就全部都解決了,我們再在其他合適的地方把綠化補回來。”暢春園社群黨支部書記王馨銘說。

2020年底,暢春園小區完成了架空明線入地電纜的鋪裝,2021年4月鋪設完成人車分離的紅色瀝青人行步道,更換了全部路燈,並且在步道邊加裝了三處路椅和多處圍欄,便於老人歇腳。“接下來,暢春園小區將進行粉刷樓道牆面、改造樓梯間照明、幫獨居空巢家庭改造家庭照明條件等一系列‘陽光工程’,讓老人的生活亮起來。”燕園街道辦事處主任楊興文告訴記者。

老舊社群設施改造,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大事,燕園街道還將繼續透過“共建、共管、共治、共享”,讓居民生活更便捷、更舒心。(記者 李翊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