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亂真】福州壽山石拍賣市場上的假字,你知道有多少?

壽山石雕也被稱為‘鐐銬上的舞蹈’,田黃石屬於壽山石的一種。

壽山石中的田黃石,是由原生壽山石經長期外力地質作用而形成的。

【以假亂真】福州壽山石拍賣市場上的假字,你知道有多少?

田黃石溫潤細膩,色澤瑰麗,微透明,天生麗質。僅石材就顯雍容華貴,令人愛不釋手。是承載著中國印石文化最有代表力的石頭。藏品參拍可加微信zhasc7。田黃石屬於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分佈在福州市北郊晉安區與連江縣、羅源縣交界處的“金三角”地帶,產在有福之地(福州)壽山村,全世界唯有壽山村一條小溪的流域底下,零星的埋藏著這種寶石,十分稀罕難得,其價值非凡。

因地殼運動以及風化和剝蝕作用,其中的部分礦石脫離母體,滾落於溪澗之中。這些礦石在溪澗中經過數萬年的流水沖刷侵蝕,其顏色逐漸變黃,零星地埋藏於溪谷沙石泥土的底層,最終形成珍稀名貴的田黃石。可見,田黃石是一種次生壽山石。至今,田黃石僅見於第四紀沉積砂礦中。

【以假亂真】福州壽山石拍賣市場上的假字,你知道有多少?

田黃石,當前市場上,限於原料產出,近幾年少有大塊田黃石作品,百克以上的作品難得一見,所以很多田黃雕刻作品‘惜材若金’,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田黃本身材質為原則。不過即便如此,這些藏品在作品構思、創作上也精妙絕倫,可謂方寸之間有乾坤。

壽山石是中華瑰寶,中國傳統“四大印章石“之一。

石巢先生在《印石辨》中提出“溫、潤、細、結、凝、膩”的“六德”之說,

溫:手感溫度較一般石材清涼。

潤:手感溼度,摸起來光滑,有含水的感覺,表面反射光澤不浮,向內收斂。

細:顆粒細微,內部結構單一,無雜質或者少雜質。

結:壓固結晶程度好,比重較大,不易碎裂。

凝:透明度高,凍化程度好,如同液體凝結一樣。

膩:表面有油之感,而且是從石頭裡面沁出來的。

只有質量高的田黃才可以達到六德。

【以假亂真】福州壽山石拍賣市場上的假字,你知道有多少?

田黃石是壽山石中最名貴的一種,世界上最名貴的石頭,被譽為“石中王”或“石帝”。自明晚、清以來,田黃一直是人們夢寐以求的至寶,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最為推崇的神石,其價值非凡。古時便有“一兩田黃十兩金”的俗稱。

目前一手的原材料在其原產地福建田坑已經完全枯竭,更顯其彌足珍貴。

【以假亂真】福州壽山石拍賣市場上的假字,你知道有多少?

田黃名氣大,但由於開門的實物稀少,收藏者中存在不少有關田黃的一些誤解,容易給收藏者帶來困惑,今天筆者不說鑑別,說說許多人對於田黃存在的一些錯誤認知!

誤解一:

田黃均是黃色。田黃指福建壽山高山系田坑石中的黃色者;田坑石中不但有黃色,且有白,紅,綠,黑等多種顏色,田黃石帶紅、黑等色者也稱田紅、田黑。

誤解二:

有蘿蔔絲紋的必為田黃。所謂蘿蔔絲紋,傳統上是指石中類似蘿蔔削皮後表面網狀分步的纖維結構。但實際上田黃中的“蘿蔔絲紋”有多種形態:不但有類似蘿蔔的網狀紋,也有瓜瓤般的瓜瓤紋或如同粽粒融化的融粽紋,亦有通透的水流紋等。如有藏品困於出手,可於壹玖八六六九伍貳叄五零聯絡免費運作參拍,不成交不收費!有這些“蘿蔔絲紋”的並不一定就是田黃,不少壽山山坑石亦有蘿蔔絲紋。反之,田黃也不一定都有這些紋路。雖然大多數田黃均有“蘿蔔絲紋”,但也有些田黃上品沒有清晰的蘿蔔絲紋(比如故宮博物館的田黃乾隆三聯章)。

【以假亂真】福州壽山石拍賣市場上的假字,你知道有多少?

傳統田黃相法是審美鑑賞角度的相法:從蹼狀石皮(黑,黃,白),格(石裂),蘿蔔絲紋入手。現代相法又加入了科學的一面:田黃的礦物成分是地開石,非壽山石中常見的葉蠟石。據此,比較全面的鑑別法是結合傳統相法和科學分析:既要有皮格紋,亦要是地開石。有皮格蘿蔔絲則為田黃的候選,但尚待科學分析證實。另一方面,成分是地開石的並不一定是田黃(如昌化黃石等)。

【以假亂真】福州壽山石拍賣市場上的假字,你知道有多少?

誤解三:

凡田黃必貴重,大的必比小的好田黃中有上,中,下品之分。下品田黃並無大的商業價值,價比上品差幾十倍。大小方面,傳統說法一兩以上成材,二兩以上罕見。一般說來大的當然比小的好,但不是絕對的。一顆石質差,色差大,紋亂的大田黃比不上石質通靈的小田黃。一顆上品田黃必須具有所有石之六德:細(不粗松),潔(光滑如孩兒面),潤(油潤不枯躁),膩(膩如肉凍,黏糕),溫(寶氣內蘊),凝(凝靈)。而在這六方面中,筆者認為以靈氣和溫潤寶氣最重要。

誤解四:

田黃中的格必為血絲紅紋血絲紅格在黃金黃田黃中常見。但田黃的格紋還有白色,灰色等其它顏色。作偽者千篇一律將格紋做成紅色,便是基於這種不全面的誤解。

田黃石,當前市場上,限於原料產出,近幾年少有大塊田黃石作品,百克以上的作品難得一見,所以很多田黃雕刻作品‘惜材若金’,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田黃本身材質為原則。不過即便如此,這些藏品在作品構思、創作上也精妙絕倫,可謂方寸之間有乾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