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本家和創始人雙重擠壓,傳統VC能否絕境重生?

大資本家和創始人雙重擠壓,傳統VC能否絕境重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創業邦(ID:ichuangyebang),作者 | 獅刀,編輯丨信陵,鈦媒體經授權釋出。

最近,美國風險投資家在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上發表文章《傳統VC的終結》(The End of Venture Capital As We Know It),在投資界引發不小的關注。

作者Sam Lessin是美國專注早期的小型機構Slow Ventures的合夥人,投過的案子有不少中國人熟悉的,比如新型券商Robinhood、環保鞋Allbirds、辦公軟體Slack,還有當紅的社交平臺Clubhouse。

Sam說,相對於非傳統的投資機構,VC投資的科技創業公司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他估計,到明年,非傳統投資機構參與投資的創業公司在數量上將會超過傳統VC。

所謂非傳統投資者,範圍較廣,通常包括成長基金(Growth Equity)、PE、養老基金、主權基金、投行投資部、家族辦公室、對沖基金、企業投資機構(CVC),等等。

曾經,這些機構都不涉足早期投資。那是矽谷VC的傳統勢力範圍。

這意味著,首先,傳統VC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

Crunchbase的一些資料支援Sam的說法。

下圖顯示的是今年截至7月底,全球的機構領投和聯合領投創業公司的情況。在15家投資金額最多的機構中,傳統VC只有排在末尾的a16z等一二家,其餘都是非傳統基金,比如願景基金、老虎基金,銀湖資本和高盛。

以老虎基金為例,它管理的創投基金規模已經超過了對沖基金的規模。“作為紐約的機構,老虎基金這幾年簡直面目全非了。”一位從華爾街歸國的投資人對創業邦說。

大資本家和創始人雙重擠壓,傳統VC能否絕境重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高瓴資本也位居其中。高瓴也不屬於傳統VC,它的創投基金2020年才成立,規模100億元,佔高瓴5000多億元AUM(在管資產規模)的比例很小。

類似高瓴的情況在中國很普遍。根據烯牛資料,2020年出手超過20次投資機構僅85家,而這85家機構卻撐起了2020年創投市場的三分之一 。其中騰訊投資出手次數破百,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碧桂園成立的碧桂園創投、上汽集團主導的恆旭資本等CVC均有多次出手。

阿里、美團、小米、位元組跳動等也早已成為一級市場的主力玩家。

其次,傳統VC的生存方式也在變化。

Sam說,未來VC機構想要生存,就要向全球化的金融機構看齊,產品線越拉越長,比如涉足公募基金,債務基金,等等。換句話說,距離傳統VC的定位越來越遙遠。

比如,源於矽谷,曾經純正的紅杉資本,現在不僅有全球性的交叉基金(同時投資一級和二級市場的基金),

還公開對媒體宣稱,在創業公司IPO之後,紅杉會繼續持有股份長達幾年之久才考慮退出。

延遲退出的收益可能大到超出想象。以紅杉投資的移動支付公司Square為例,2015年11月上市時的估值為29億美元,8月10日收盤的市值達到了1,255億美元,不到6年漲了43倍多。

在中國的情況也是類似。IDG資本和紅杉中國都早已從初期的VC擴充套件到PE和併購。據市場人士透露,頭部機構已經開始介入母基金和公募基金的領域。

金融在中國屬於“牌照經濟”。志向遠大的頭部機構肯定希望從“人人私募”的紅海中脫身,享受公募基金的“牌照紅利”。

很顯然,對於這種現狀,堅持“小而美”的VC往往是有心無力,只能眼巴巴看著大資本家玩的風生水起。

後期機構擠入早期

對於小VC來說,同行的大資本家往後端走,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也就罷了;更糟糕的是,PE或者二級的頭部機構也瞄準了VC這塊高回報的“蛋糕”。

近幾年全球創投基金的融資數量一直保持高位。子彈越來越多的後期基金不斷向早期拓展,擠佔了傳統VC的空間。

Crunchbase的資料顯示,近十年來,雖然傳統VC的融資額大幅增長,總體投資金額也不低,但相對的市場份額持續走低。

下圖中紅線和黃線代表VC和小型VC在早期專案中的領投情況,分別下降6%和3%;藍線是PE等非傳統投資機構的走勢,增長了9%。

大資本家和創始人雙重擠壓,傳統VC能否絕境重生?

蛋糕就那麼大,分的人多了,每個人能得到的自然就更少。Sam表示:對於專注早期的機構來說,雖然市場越來越有效率,但是回報卻越來越低。

關於這個問題,我採訪了三位國內負責早期投資的資深投資人。他們都感受到了後期機構介入的壓力。

一位人民幣基金的資深投資經理說:

後期機構擠入早期

另一位專注消費的投資人認為,壓力主要來自於速度。

“後期基金對價格不敏感,盡調也相對草率,反正前期都有其它機構做了。一些創始人覺得和大基金合作起來比較痛快,不像早期機構那樣挑剔。”

一位美元基金的董事總經理告訴創業邦,

“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好專案少。很多創始人的態度是誰的錢都一樣,誰打錢快就拿誰的錢。多快?恨不能三天就要定。”

“早期投資人的壓力更大了,幾乎每個deal都有增加投資的需求,增加的幅度往往又讓人承受不了,和之前預計的相差很大。”

Crunchbase的資料顯示,近十年來,無論是平均數還是中位數,種子輪、A輪、B輪的融資額都在急劇膨脹。

大資本家和創始人雙重擠壓,傳統VC能否絕境重生?

上圖顯示,現在早期融資的金額和十幾年前的後期輪次的金額已經相差無幾。

變化之快,讓一些早期機構或措手不及或疲於應對。

Crunchbase介紹過加拿大的一家早期投資機構Luge Capital。其合夥人Karim Gillani說:“基金三年前成立時做了一個模型,設定了針對不同輪次的單筆投資金額,但三年來模型調整了好幾次,因為價格普遍漲了一二倍,甚至更多。如果我們不調整三年前的模型,就拿不到高質量的專案,甚至接觸不到好專案。”

募資的壓力也壓在了每一個合夥人的身上。“原來募投管退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合夥人,我負責投資,就只管找好專案就行了。現在每個合夥人都需要出去募資,我甚至都沒時間看專案。”一家VC的投資合夥人告訴創業邦。

“募資也不是我的強項,再這樣下去,我估計也幹不下去了,拿著手頭的專案去做專案基金算了。”他說。

支票越來越大

傳統VC的前景是否一定如Sam描述的那樣一片黯淡?

或許也未必。

以下是Crunchbase作者Gene Teare和創業邦記者收集到的一些樂觀的訊號:

首先,從大行業的方向來說,創始人還是偏好拿傳統VC的錢。這是因為,後期投資的增多,並沒有提升創業成功率,反而容易造成創始人的動作變形,這讓一些創始人開始警惕大機構。

從領投角度來說,也確實如此。如今傳統VC的次數依然是其它投資機構的三倍。

其次,小型VC可以再往前端走。如今種子期投資機構越來越體系化,專業化,護城河也更高。

最後,VC可以有意識加大早期各個階段的佈局。比如,部分VC啟動全球化戰略;大家也普遍加快了融資節奏,過去平均是四年,現在是兩年;融資額也有所增加。

Gene Teare的一段話可能代表了傳統VC業的心聲:風投行業近20年一直在變化,只是近5年的變化更快一些。但傳統VC機構也一直在同步演進,沒有停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