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茶怎麼吃最講究,跟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定是因為這群少年們在最美的年華中,又恰逢難得的放肆,天時地利人和造就的酣暢淋漓,美食已成珍饈。

本文章由秦烹惟羊羹獨家釋出,希望小夥伴們會喜歡~

早茶怎麼吃最講究,跟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泰州興化的水多,河網縱橫水路通暢,水流不急不躁,船行水上悠悠哉哉,小城的生活節奏自然而然地舒緩了,人也就散淡了起來,生活就從容篤定不慌不忙,這從生活習慣上就能體現出來,興化人有吃早茶的習慣。去興化看垛田油菜花,讓我零距離感受了興化的魅力。

具體地說是舌尖上的興化,細緻地講,是興化的早茶。水溫厚柔情,似乎也造就了興化人的性格,文友厚道、熱情,頭天晚上在酒店給我們一行人接風酒酣耳熱,幾近夜半從酒店出來文友似乎還覺得不夠盡興,提議到路邊店去嚐嚐地方小菜喝點啤酒,說是提議其實是決定鬧得很晚。

早茶怎麼吃最講究,跟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把我們送至賓館道別時,撂下一句話,明早請我們吃早茶。我以為就是去吃早餐,估計大家跟我的想法都差不多,及至飯店大家坐定,感覺好像沒那麼簡單了,早點,南方人多是吃泡飯醃菜,北方人多是稀飯油條匆匆吃過,該幹嘛幹嘛,興化人似乎不是這樣,店面不小卻人滿為患。

先上一壺茶几只冷盤,油炸花生米、水煮蠶豆、醃黃瓜、炒螺螄、海帶絲、千層餅、麻球等等,慢慢喝著茶,吃著點心,以為這樣夠豐盛的,熟料這只是開場白,而後又端上大煮乾絲、炒米、燉雞湯、鍋巴……我說這哪裡是早點啊,文友回答,別慌,慢慢喝茶,慢慢吃,後邊還有呢。

早茶怎麼吃最講究,跟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這若是給不識閒的人,無論如何不會如此這般逍遙地著吃早茶,興化人是懂得享受生活的,既然是有閒悠閒地吃著早茶,不妨讓我一邊吃一邊詳盡介紹一下幾樣興化的特色小吃。大煮?乾絲、大煮乾絲是興化的特色小食,乾絲就是豆腐絲,大豆是垛田產的大黃豆。

水自然是興化的水,水滋養了黃豆,黃豆亦習慣了當地的水,據說泡發黃豆的水都不用自來水,用井水石磨磨漿,地鍋燒火,鹽滷點豆腐,吃完早點文友帶我們去店裡的豆腐坊走了一圈,豆腐皮做的地道,乾絲切得細長而勻稱,上桌前用開水淖過的,在雞湯裡過一遍。

早茶怎麼吃最講究,跟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撈上來捏一小撮薑絲,淋上點麻油,乾絲極細,易著雞湯的味道,卻又不迷失自己。一筷子下去燙燙的,豆腐的清香,雞湯的滋味,薑絲隱約的辛,麻油淡淡的香相互融合,有著說不出來的鮮美。在其他的地方,我也吃過大煮乾絲,多是當菜的,用海碗盛著,大約為了減少成本。

讓利潤儘可能的最大化,湯不過鹹水而已,湯水浸過乾絲,名副其實的水煮乾絲,也就是吃個大煮乾絲的名頭。人一入座就想著趕緊上菜吃飯,稍等一下就著急了,估計廚師想按部就班地做大煮乾絲,顧客也不幹,現在許多城鎮都開有自助餐廳,一個快字擠掉很多生活滋味。

早茶怎麼吃最講究,跟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炒米?炒米吃的人恐怕不多了,記憶中吃炒米是冬天的事,早晨起來天冷,用開水泡炒米吃或放點白糖,或放點豬油,或晚上餓了,吃點頂頂胃。過去南方人多有吃炒米的習慣,似乎興化更甚,歷史名人鄭板橋喜食炒米,有關炒米他曾在《板橋家書》裡有過記述,“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

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溫貧之具。”鄭板橋就是興化人。著名作家汪曾祺也曾描寫過炒米,汪曾琪也是裡下河地區人,也是裡下河水養大的,雖然他不是興化人。“炒炒米也要點手藝,並不是人人都會的。

早茶怎麼吃最講究,跟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入了冬大概是過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篩子,手執長柄的鐵鏟,大街小巷地走, 這就是炒炒米的。有時帶一個助手,多半是個半大孩子是幫他燒火的。請到家裡來管一頓飯,給幾個錢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們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

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齊,沒有零零碎碎炒的。過了這個季節,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著。一炒炒米就讓人覺得,快要過年了?估計先現在會炒炒米人就更稀有了,只此一點興化人就更難能可貴了。興化人吃炒米,情有獨鍾,在傳統的基礎上又加以創新,用雞湯沖泡味道殊佳。

編輯:秦烹惟羊羹/審稿: 孫海濤。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如有發現必追究其責任,【圖片來自網路。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