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出生在長江邊上的老藝術家一直以為自己很懂夏天,直到去廣州念大學,才明白夏天的精髓不再於絕對的溫度,而在於長度。

廣東的夏天漫長到似乎無始無終,從每年三月份開始回溫,可以一直熱到來年一月。

因此在廣東最節省的開支就是買衣服,你想想,北方的一件大棉襖加二棉褲,能換多少件短袖加大褲衩。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廣州漫長炎熱的天氣/圖蟲

然而出來混得遲早是要還的,這些節省下來的錢都被廣東人投入到兩項更為緊要的事業——

降火和祛溼

儘管離開廣州已近兩年,回憶起在廣州的日子,仍然會有一種

灼熱的粘稠感。

太陽長久而爆裂,人在氤氳的水汽中行走,宛如游魚,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溼氣和熱氣就是廣東人的陰陽兩極,萬物由此而生,萬事也可以從中得到解釋。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一個不相信中醫理論的外地人,初來乍到時,往往會對於廣東人的玄學不屑一顧。

不過只要在廣東多呆上一些年月,就會明白,廣東人與溼熱的周旋,與其說是玄學,不如說是哲學,是一種在煙瘴之地“搵食繁衍”的生活態度。

許多年後,當你回憶起那一瓶涼茶,一碗老火靚湯,才終於讀懂了蘇軾的那首《定風波》,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

此心安處是吾鄉”。

廣東人的冰與火之歌

熱氣,用一箇中國人都能理解的詞來解釋,就是上火。

但偶發性的上火尚且不足以涵蓋廣東人語境裡的熱氣。

每個廣東人都好像是一鍋處在臨界點的熱水,只要稍稍增加一點熱氣,就會沸騰起來。

所有爆炒、烘焙、油炸的東西都有熱氣,而荔枝、芒果、龍眼、菠蘿、榴蓮這些在廣東最為常見的熱帶、亞熱帶水果也有熱氣。

而在一些廣東媽媽眼裡,小到失眠、落枕、咽喉腫痛,大到心煩、失戀、工作不順,統統都是熱氣的原因。

知道為啥很多廣東菜只有醬油和鹽嗎,因為——熱氣啊。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燒烤和炸雞,是廣東阿媽第一拒絕的美食/圖蟲

那麼問題來了,著名荔枝愛好者蘇軾一天吃幾百顆竟然沒啥事,還“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就要引入另一個重要概念,溼氣。

四川因為盆地地形,霧氣瀰漫,終年少陽光,溼氣重,於是有了吃辣椒可以祛溼的說法。

那麼為什麼同樣喊著溼氣重,每年都要為回南天沒有內褲穿而煩惱的廣東人不吃辣椒呢。

因為在廣東人看來,四川人體內的溼氣是陰溼,吃燥熱的辣椒剛好達到平衡,

而廣東人體內的溼是溼熱,吃辣椒只會加重熱氣而無益於溼氣。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四川的辣,引起廣東人極度不適/圖蟲

也就是說,生長在四川眉山的蘇東坡,在吃熱氣食物這件事上,自帶天賦。

當然,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曹雨透過自己的研究認為,無論是四川人對辣椒功能的讚揚還是廣東人對辣椒壞處的恐懼都是一種基於本地口味的文化想象。

用馬克思·韋伯的話說,

人是懸掛在自我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

比如屬於溼熱地區的印度、墨西哥、孟加拉等地有著明顯的食辣偏好,而並不擔心什麼熱氣問題。

同樣,對於一些上火的症狀,也被研究證明是某些食物攝入過量,同時又沒有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導致身體區域性產生了炎症。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然而,在廣州生活了幾年的老藝術家,慢慢發現:

廣式上火

絕對不是口腔潰瘍這麼簡單,而是整個人從上到下的燥熱不適,

廣式的溼氣

也不只是老寒腿這麼簡單,而是從早到晚的嗜睡乏力,像一塊吸滿水的海綿寶寶。

當我完成了從湖北人向精神廣東人的轉變,再碰上外地來的朋友質疑廣東的溼熱理論時,我只能攤一攤手,這個,我很難給你解釋。

左手涼茶,右手靚湯

開放早但開化晚,廣東地區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長期面目模糊,只有伴隨著貶官和流放才能進入史書的視野。

即使是當代,廣東單論氣候條件也絕對算不上寶地,對於古人來說,更是一種折磨。

朝廷不關心廣東人的死活,廣東人卻還是要在嶺南這塊土地上生存下去,為了抵禦溼熱,

逐漸形成了左手涼茶,右手靚湯的藥膳文化。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關於涼茶的歷史有人將其追溯到東晉的葛洪,最早有記載的涼茶方子就出現在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中。

相傳葛洪原本開開心心來到廣東羅浮山準備隱居煉丹,沒想到一來就感受到廣東的“熱情”。

看到當地居民苦於瘴病,於是研究出了一些降火祛溼的藥方。

根據這些藥方,加上廣東人啥都敢吃的嘗百草精神,慢慢形成了以各種草本植物煎熬製成的涼茶。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廣東街頭隨處可見涼茶鋪/圖蟲

老藝術家仍然清楚記得第一次喝到癍痧涼茶時的感受,那是大一軍訓的時候,夏季暴雨過後的操場簡直是桑拿房,院裡的師兄師姐抱著幾箱飲料來慰問我們。

我接過一瓶飲料問這是什麼,師兄操著性感的廣普說,這是涼茶吼。

我看著黃振龍綠油油的塑膠瓶子心想,師兄師姐也太摳了,這是什麼雜牌涼茶,就不能買個加多寶王老吉啥的嗎,再說了這麼熱的天好歹拿幾瓶冰的啊。

然而當我喝下第一口涼茶,

整個消化系統都開始發出轟鳴,那是一種讓人腳趾摳地的震顫,讓人大腦短路的刺激。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正如有網友評論的

“就好似走進春天長眠的墳地”。

從此以後,推薦(騙)每個第一次來廣州的人喝涼茶,成了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涼茶都叫癍痧。

既不涼也不是茶的“涼茶”,其實分為很多種類,以針對不同的“熱氣”症狀。按藥材使用數量,廣東涼茶可分為“單方”和“複方”:

“單方”

只使用一種藥材熬製,像羅漢果茶、金銀花等、都很清甜。

而使用多種藥材的

複方

涼茶,比如癍痧,就包含了蒲公英、桔梗、葛根、羅漢果等十幾味藥材,味道也就比較一言難盡了。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涼茶負責解決熱氣,

媽媽牌老火靚湯

則是廣東家家戶戶都獨一份兒的祛溼秘方。

灶臺就是每個廣東媽媽的化學實驗室,透過食材和藥材的排列組合,反覆試驗,可以誕生出上百款祛溼湯。

祛溼已經是這些靚湯的基本功能,在此之上,每種湯還有自己的隱藏技能。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腿腳痠軟就來一碗黃豆豬蹄湯,氣血虧損必須安排蟲草烏雞湯,明天就要考試了怎麼能少了天麻核桃燉豬腦。

廣東人的湯就如同江浙人的青菜,沒有它這飯就沒法兒吃了。

食補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儘管其涼茶身份不被廣東人承認,但加多寶和王老吉還是為廣東的涼茶文化在全國開啟局面。

2006年,加多寶的銷售額一度碾壓可口可樂,成為國飲健力寶後的又一民族飲料神話。然而在多年官司內鬥之下,今天的涼茶雙星早已風光不再。

而廣東本土的一些涼茶品牌,其不加改良的口味又很難在廣東以外的地區贏得受眾。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隨著近幾年各種奶茶的兇猛攻勢,廣州的涼茶文化肉眼可見的稀薄了。

涼茶賣不動了,有些涼茶鋪子就開始打起歪主意。

2017年7月25日,廣州越秀區一家涼茶鋪被曝為增強涼茶的功效,在其中新增西藥,包括咳特靈膠囊和氨咖黃敏膠囊。2019年1月,中山一家涼茶鋪的涼茶中又被檢測出新增大量消炎藥乙醯氨基酚。

這類新聞的不斷曝出,也引發了人們對於涼茶傳統的懷疑,

這些年瀉的火,到底是什麼在起作用?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如果說這些還只是一些不法商販的個別行為,那麼另外一組資料對比則更讓人擔憂。

全國的慢性腎病率平均只有10%,而廣東慢性腎病的人群發病率為12。1%,數居全國前三位。另外兩個地方是香港和臺灣,同樣是有藥膳飲食習慣的地區。

同時還有研究表明,廣東的煲三燉四煲湯方法不僅破壞食物的營養結構,還導致湯中嘌呤、膽固醇含量超標,易引發痛風、高血壓、高血脂和高尿酸血癥等多種疾病,嚴重的甚至導致腎功能衰竭。

廣東人得病,不是太熱,就是太溼

縱使有種種資料和研究表明,

廣東的涼茶與靚湯文化不夠健康,但似乎並不能阻止廣東人對它們的熱愛。

其實仔細想想,每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在現代醫學看來不夠健康的飲食傳統。

不少習慣都有著頗為心酸的往事,西南省市多愛吃辣椒是因為吃不起鹽,東北人愛吃酸菜是因為冬天吃不到新鮮蔬菜。

只是一代代吃下來,飲食就不僅僅是飲食,而糾纏成了歷史與文化。

廣東人未必不知道涼茶和老火靚湯效果甚微,但是少了這一碗茶一口湯,又如何熬過一個個陽光猛烈,萬物顯形的烈日。

再說了,有些涼茶和老火湯,確實挺好喝的。

【今日話題歡迎留言討論】

你對這種廣東玄學怎麼看?

【今日作者】

曹徙南

編輯 | 二叔公

排版 | Gloria

原文首發於《新週刊》旗下公眾號“九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