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平時大家使用的茶具那麼多,卻很少有人知道“建水”的“真面目”。有人肯定會說:“建水不就是水盂嘛。”建水的功能與水盂相似,卻又不完全是水盂。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建水”是茶席上低調又優雅的茶具,最開始是出現在日本的漆山天童模寫的

《賣茶翁茶器圖》

中,是一個收納廢茶水的器皿,上面刻有“納汙”的字樣。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眾所周知,日本茶道有抹茶道和煎茶道之分,賣茶翁所堅持和推崇的就是

煎茶道

。賣茶翁原名柴山元昭,是日本江戶時代人(清朝康熙年間),是江戶時代煎茶道的中興之祖,自稱為“高遊外”。賣茶翁是中國古代茶文化的熱愛者,他在中國古代(yue,煮的意思)茶法的基礎上,推廣發揚煎茶道。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在《賣茶翁茶器圖》中,一共介紹了三十三件茶器,建水是其中一件,它平時都被低調地放在茶桌的一角,卻有著與眾不同的優雅。由於《賣茶翁茶器圖》為日本人所著,因此很多人認為建水源自於日本,是日本茶器。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建水確實是日本稱呼的茶器,但它的原型卻不是來自日本,而是中國唐代時便出現的茶器——

滌方

,在

陸羽的《茶經》的“四之器”中

記載道:

“滌方:以貯洗滌之餘。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滌方即洗滌的方形盆,是用來儲存洗滌用水的。是用楸木板拼合製成的,製法和“水方”一樣,通常可以盛放八升水。

這裡所說滌方,功能與水盂相同,都是用來盛放洗茶、洗茶具的水。日本煎茶道是在南宋時期榮西禪師來華學習後才傳過去的,所以日本的建水的原型極有可能是陸羽《茶經》中的滌方,只不過日本人後來將方形改成了圓形。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除建水以外,日本還有一個茶具功能和建水類似,在《茶經》中同樣也能找到原型,那就是

“滓盂”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滓盂,又稱水盂,是盛放廢水茶渣的器皿,體積比建水小,上面刻有“遺芳”二字。在《茶經》中最為相似的便是

“滓方”

“滓方:以集諸滓,制如滌方,受五升。”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滓方即茶渣盆,用來收集各種茶渣。製作如同滌方,容積五升。巧了不是,滓方的容積也比滌方小。

由此看來,建水的原型是滌方,滓盂的原型是滓方無疑了。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而且我在查閱資料的時候,發現在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叫建水縣

,它在唐朝元和年間南詔時築惠歷城,漢語譯為“建水”。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建水縣的特產是紫陶,屬於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賣茶翁的“建水”與建水紫陶會不會有著特殊的聯絡呢?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無論怎麼說,日本茶道源自中國古代茶文化,認識建水,拜讀《賣茶翁茶器圖》有利於研究中國茶文化,瞭解歷史。畢竟在這三十三件茶器中,有著中國茶文化的縮影。

小喜年|喝了這麼多年茶,你卻連“建水”是什麼都不知道?

熱愛茶、探索茶、分享茶,歡迎關注【小喜年】

本文為小喜年原創,轉載需註明出處。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