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見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當孩子遇見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文/一諾花開

作為大人的我們曾經都是孩子,在這段成長的旅途中,書籍無疑是最親密的夥伴。曾有多少個夜晚,我們因書中的一句話而痛哭流涕或興奮不已,曾有多少次書中主人公的命運牽動著我們的內心。在讀書中我們增長了知識,豐富了情感,擴寬了人生。

《當孩子遇見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所以當我們成為父母后,看著自己的孩子,總想將世界上最好的禮物送給他們,而那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可是如何培養他們愛讀書的習慣呢?中川李枝子在《當孩子遇見書》裡給出了我們答案。

作為日本育兒、童書暢銷作家,中川李枝子的成就離不開她從小就形成的愛讀書的習慣,和在日本幼兒園17年給孩子們朗讀繪本的保育員經驗

。她堅信“書籍能帶給孩子們對人生的希望和自信”

。她在《當孩子遇見書》中以自己小時候讀書的故事和幼兒園孩子們和書在一起的故事與讀者父母們分享了關於孩子閱讀興趣培養的方式。

《當孩子遇見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1. 給孩子在家中營造出讀書的氛圍,讓孩子在環境中愛上讀書

愛讀書的家庭各不相同,但一般家中的各個房間都會擺放著觸手可及的書本。

比如書架上陳列著藏書,廚房裡有菜譜,書桌上堆著工具書,客廳裡散落著正在讀的小說,甚至有的家裡連洗手間都會擺有書。而小孩天生就愛探索,書封面上花花綠綠的圖案總能吸引他們走過去,拿起來翻來翻去一探究竟。拿的次數多了他們就被書中圖畫所吸引,由此開始了閱讀之旅。

等孩子們再長大些,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他們就能參加到父母對書籍內容討論中。 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和父母的思想交流中,他們慢慢有了自己的發言權,而這些都是書本帶給他們的,他們從而更加愛看書。

中川李枝子就常常回憶起小時候家中讀書的一些事。

他的父親經常去東京出差,每次出差回來都會給她帶回一些兒童書籍。在全家一起吃飯時,父親還會讓她或妹妹作說書人來給大家分享書中的故事。

《當孩子遇見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這不禁讓想到了蒙曼老師。

2007年以來她五次登上百家講壇講歷史,也多次在《詩詞大會》等國學節目上擔任點評嘉賓。她對歷史的敘述妙語連珠、對詩詞的獨特見解,深受觀眾喜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小時候家中濃濃的讀書氛圍。蒙曼記憶中父親最美的形象就是小的時候,冬天天冷窗戶上結了一層窗花,父親就在窗花上寫詩,她第一次看一些美麗的詩句就是父親在窗戶上寫下的。這個畫面喚起了蒙曼讀詩的愛好。

可見,小時候是父母對書籍的熱愛將蒙曼領進了書的殿堂。蒙曼老師曾在一檔家風傳承類節目《謝謝了,我的家》寄語環節中說“父母在我心中最神聖的位置到底是什麼?最神聖的形象到底是什麼?我想到了評書裡的一句話了,叫做

“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爸爸是我們家的擎天白玉柱,讓我看到天有多廣。

雖然我生在一個小縣城,但是我很早就知道了蘇格蘭的高原,知道俄羅斯的森林,知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讓我們看到廣闊的天空。

媽媽是我們家的“架海紫金梁”,是我們家穩定的重心。

我很早就知道我們學漢語,我們學英語,我們有一天能夠把我們的所學所知傳播給世界更廣遠的地方。

然後我們才能夠以一個更好的姿態,生活在這樣一個美麗新世界。

家是孩子生命開始的地方,如果在這裡孩子能與書相遇,能在父母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地產生對書本濃厚的興趣,那麼他已經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比別人早邁出了一大步。

《當孩子遇見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2. 用愛陪孩子讀書,讓孩子在幸福中愛上讀書

孩子們一開始接觸書籍時,大多數都是由父母抱在懷裡或是將其放在腿上。在父母身邊,聽著父母講自己最愛的書,那是屬於父母與孩子的親密時光,也是孩子們最能感受到幸福的時光。

在網上看過這麼一個帖子,一個小男孩的父母離婚了,法院進行判決他的撫養權屬於誰。男孩說自己要跟爸爸在一起。原因竟是每天晚上睡覺前,爸爸都會抱著他給他講他最愛的小熊繪本,而媽媽只會躺在沙發上看電視。

生活中有許多父母和小男孩的媽媽一樣。這些父母下班回到家寧肯刷抖音、煲電視劇也不願抱著孩子陪孩子讀一個小時的書。其實給孩子讀書真的花費不了多少時間,而且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還有些家長之所以不願意給孩子讀書,是因為剛開始他們特地準備了一些繪本讀給孩子們聽,但是孩子們卻完全沒有表現出喜歡讀書的樣子。他們由此推斷孩子不愛看書。但這個推斷是盲目的。其實孩子有這種反應是很正常的。也許是他今天身體有些不舒服,或者在想今天去和哪個小朋友玩。在今後的日子裡可以嘗試將這些繪本拿出再給孩子讀讀,看看他們的反應。其實在給孩子準備繪本的時候也可以從書中帶有孩子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物品或者孩子感興趣的內容入手,這樣的繪本更能勾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親密的共讀時光在以後回憶起來也會帶有一股甜甜的味道,而這種味道會伴隨孩子一生。

《當孩子遇見書》中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長大後也會互相說起“當年請老師讀繪本很開心,但午睡很討厭。”

《當孩子遇見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3. 用遊戲方式陪孩子讀書,讓孩子在快樂中愛上讀書

有些家庭會出現父母在一邊滔滔不絕地講書中的內容,而孩子則不感一點興趣,要麼自顧自的在一邊玩,要麼早就跑遠了。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父母沒有將讀書變成一件好玩的事情。

小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遊戲,而且沒有人規定讀書一定是要坐在一個地方安安靜靜地去讀。如果家長能在讀書時能變換各種語調、帶有誇張表情亦或者製造一些遊戲,把讀書變成一件有趣的事,還怕孩子們會不愛讀書嗎?

《最強大腦》裡的Dr。魏曾在他的課程《Dr。魏的家庭教育寶典》中分享他給女兒講繪本的事情。在讀繪本的過程中他有意拉長音調,然後在每個詞之間稍微停頓,在韻腳的地方加重語氣,讓孩子感覺韻律的美感。比如在讀《一園青菜成了精》,他就是這樣做的:“綠頭~蘿蔔~稱(停頓)大王,紅頭~蘿蔔~當(停頓)娘~娘。”這樣讀下來,孩子就會很快發現韻律韻腳,會跟著念起來。

同樣《當孩子遇見書》中幼兒園小朋友們,也會根據繪本故事自發編排一些扮演類遊戲。小孩們爭著搶著去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原本書中出現的1個角色有可能在遊戲中就變成了3個。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編排的遊戲沒有必要完全忠實於繪本故事,可以順著當天、當時的成員構成還有心情來自有改編或者跑題發揮。沒有演出服和舞臺道具也不要緊,抱著“當時有的”的心態就足以應付。在這種歡鬧中,孩子們對書中角色會有更深入的瞭解。而且願意讀更多有趣的書並把它們編成遊戲。

《當孩子遇見書》: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愛上讀書

培根曾在《培根隨筆》中寫道

“史鑑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智者都習慣用筆墨在書本上記錄下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讓孩子們讀書就相當於讓他們站在巨人的肩上去想問題、看世界、認識自我。這樣的孩子未來必定很成功。所以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用愛和快樂培養孩子愛看書的習慣,這相當於為孩子搭起一架爬上巨人肩膀的梯子,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受益無窮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