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研製《阿凡達》電影裡面的那種直升機?因為技術不成熟嗎

網友1:因為這個直升機的方案非常缺心眼…

1。你拿個筆畫圓你就會發現…半徑差一倍…面積差4倍…也就是這種佈置下的雙槳的動力只有單槳的一半…

2。也就是如果用這種左右雙槳佈局達到單槳的動力…飛機的寬度要大0。7倍…而前後雙槳佈局又加大了機身空間…又不增加寬度…還增加了動力…適合運輸機…而上下雙槳佈局不增大飛機體積動力提升很大…所以…多缺心眼才選擇左右雙槳方案…

3。魚鷹…你一定會想起魚鷹…魚鷹不是直升機…他是傾轉旋翼機…雖然科幻…但事實上並沒有存在的意義…他能完成的任務都有更好的裝置能完成…並且可靠的多…阿凡達的那個飛機還不是傾轉旋翼機…

4。直升飛機槳大具有無以倫比的優勢…尤其是安全性…直升飛機在失去動力的情況下是可以安全降落的…這就是民用直升機可以單發單槳的原因…阿凡達那種小槳不行…

5。這種飛機一無是處…不會出現在現實的…

網友2:看了電影《阿凡達》後,一直好奇,為啥都不研製這樣的飛機呢?阿凡達直升機兩組旋翼每邊各有兩個,一共4個螺旋槳,單邊的2個螺旋槳是反向旋轉的,發動機只有一個,透過傳動軸把動力傳送到螺旋槳上,也就是說,4個螺旋槳的轉速應該是同步的。用改變螺距也就是螺旋槳葉片角度的方式控制升力,這樣就能只需要一個發動機,而且能使發動機內建。

先說橫列雙旋翼的構型。這個構型的目的基本上就是使用相對較小的兩組發動機驅動兩組旋翼,以在發動機單發動力有限的情況下實現較大的載重。與之類似的設計還有縱列雙旋翼方案,比如支奴幹直升機。

2010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垂直涵道升力風扇型直升機,當時人們認為這只是一種的科幻構想的概念機,沒想到現在已進入研製工作。這是中國航空工業開始突破性進行自主的創新探索。

阿凡達裡面的那種直升機與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有很大區別,問題在於這種直升機的橫列式佈局,發動機橫向排列。目前比較成功的就是MV-22,但它的成功也是基於先進計算機介入的飛控。

阿凡達星球的設計是嚴格經過物理學家天文學家驗證的,這個星球的大小,重力,大氣壓都是符合物理學天文學邏輯的,結果就是這個星球的重力要比地球要小,所以上面的樹能長得非常高,原住民的身高也非常高。阿凡達直升機兩個小旋翼產生的升力足夠在那個星球上使得飛機飛起來,但是同樣的設計在地球上就不夠了,所以看MV-22的旋翼要大很多才能飛起來。

網友3:

什麼叫不研製?而是技術瓶頸根本沒法做樣機。

阿凡達裡面的直升機用的技術叫涵道式旋翼機。核心是可傾轉的涵道。聽起來簡單,實際上有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

簡單點說,涵道式就是利用透過涵道的渦流提供動力,所以涵道里是不能有多餘的會破壞渦流的支撐結構存在的,比如傳遞能量的傳動軸,支撐槳葉的結構杆都必須是流體結構面。理論上最好是沒有!

在使用機械傳導動力時,這個就很難做到。原因自己想去!

人類唯一能想到的是電力驅動,但是這就有很多工程問題無法解決,比如高能量密度的電從何處來的問題。

另一個大問題就是幾乎懸空的轉子震顫問題,又要儘量減少支撐結構迎風面,又要減少震顫,還要有足夠的轉速,這個是目前人類技術做不到的。

當然也並非沒有辦法,比如改中心轉子為環形轉子。這招還是中國人先想到的。現在剩下的工程難題越來越少了。這種飛行器早晚會造出來的!

為什麼不研製《阿凡達》電影裡面的那種直升機?因為技術不成熟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