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每一個優秀建築作品的實現都是建築藝術和技術的完美融合。建築師的靈感和創意是透過空間來呈現的,而構建這些空間的物理介質就是建築材料。成熟的建築師要理解建築材料的物理效能、建構邏輯,與材料交流、對話。作為國內唯一致力於打造建築設計理念和實踐的交流平臺——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一直以“助力建築師實現自我表達”為宗旨。

在建築師創意無限的想象中,材料將如何助力他們實現建築的美感、質感和情感? “材料的可能性”—空間裝置展由特約策展人高長軍攜手5家追求極致的建築師事務所和5種全球頂尖建築材料,共同打造具有突破性的建築藝術裝置,即將於10月末亮相CADE2020。

《北京青年》週刊作為本次活動的深度合作方,為你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材料的可能性”— 策展人

高長軍

如同《人類簡史》中,小麥這種農作物對人類的馴化一樣,材料與建築似乎也有類似的關聯。在策展人高長軍看來,建築材料更像是一種催化劑。以下文字是特約策展人高長軍在接受《北京青年》週刊採訪時的表述。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特約策展人高長軍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博士候選人

建築、空間、材料這三個詞在建築學領域是關聯很密切、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我想從材料開始談起。回溯歷史,建築學所經歷的大大小小的思潮變遷影響了我們所熟知的各種建築風格,這些風格因地域、時代、國家而迥異。風格的變化往往是不斷反覆、持續糾結的過程,而這其中材料往往會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一種新材料的應用有時會推動一種建築風格的成熟。對今天的我們而言,最近的一次就是與現代主義運動相關的建築發展。隨著混凝土、鋼鐵、玻璃等材料和技術的成熟應用,現代城市開始由一個個乾淨、簡潔的“方盒子”所構成,形成了大眾對建築的基本感受。當下,隨著人工智慧、智慧建造等新技術的發展,與之相關聯的新材料也會參與到未來城市的塑造中,使其產生新的面貌。

人們對於自然材料的馴化也會隨著科技的變化而進步,有時候還會帶有一點點偶然性。在樸素的建造觀中,就地取材幾乎是全球通用的概念。很多在建築史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建築也與材料的選擇和應用有著緊密的關聯。在建築創作中,材料實際上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回到我們空間裝置展區,起初,我希望5個裝置可以組合在一起整體考慮,共同呈現出生活中某個熟悉的片段。後來考慮到這些材料的特徵特性和表現力,還是決定5個裝置並置呈現,各自呈現不同的情景。展區的裝置由建築師主導設計,材料企業提供技術支撐、選材和製作。在給5家材料企業和5組建築師進行配對後,希望這些空間裝置可以讓觀眾有一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體驗感。

此外,這次展覽的互動性很強,我們期待以豐富的體驗觸碰到更多的材料可能性。最後,我希望此次空間裝置的展覽作為一種合作模式探索的開端。透過這次合作,建築師+材料企業的模式可以持續下去。希望這一次的嘗試能夠誕生一些成功作品,接下來還可以演變出城市尺度的公共藝術作品在各地巡展,甚至其中的一些創新點還可以在建築實踐中得以應用。

膜材裝置設計者 水雁飛

可塑的零度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水雁飛

直造建築事務所(NATURALBUILD)主持建築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碩士,美國雪城大學建築學院客座教授。

在上海的一處鬧市區,單憑門面看不出是直造建築事務所,只有當大門開啟,進入室內,才會看見玻璃窗欞將市井分離定格,採訪所在的四層窗外,排布著最普通的晾衣架,處於入世之中,出世才顯得格外明瞭。在這裡,水雁飛聊了聊膜材料如何在接近於零度的可塑性之間開啟新世界,同時可以將公共城市藝術的範疇重新納入到建築師領域。

在採訪前,我們看到水雁飛參與CADE 建築設計博覽會的裝置模型,見方的外形,拉伸扭曲的內部空間充滿著神秘。

這次水雁飛製作的裝置主題是吸聲膜材,他將設計主題關注到身體本身,創造出某種尺度上的超現實感。

“可以想象一下,它是一個多維的耳道。這次的設計邏輯是呈現膜結構力學的張力,形成滲透性的空間。這裡並沒有太多空間曲面的事情。可能這個裝置的外表皮不會那麼誘人,但當你進入裡面欣賞,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在這次採訪中,水雁飛依然在思考裝置的最終呈現方式。

“實際上,我現在比較傾向於把外表皮拿掉,呈現一種骨骼化的視角,但這樣就顯得不那麼幹淨。如果要用金屬來控制邊界的話,我們又不想顯現出那麼高科技的感覺,所以,我一直在猶豫。最後我們也在不斷調整中,也許最終會是一個奇奇怪怪的形狀。”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在工作室的會客廳,建築師水雁飛指向窗外的晾衣架,聊道:“我一直在想著一個問題,如何用建築來回應最普遍的大眾生活,讓日常普遍的東西變得與人有互動?這與膜結構開啟的一個話題類似,那就是,在整體建造越來越經濟、塑膠化的同時,如何用建築恢復一些室內外互動的方式,介入一點新的體會途徑,調整角度與世界產生新的連線。同時,在建築師、藝術家、結構師的配合下,把原來已經涉入到藝術領域的城市公共藝術裝置的範疇,重新拿回到建築師的領域來操作。從某種意義也迴應了 20 世紀下葉所探討的‘遊牧性’。”

在水雁飛看來,膜材料是可塑性材料的代表,而潮流文化與材料的經濟性有很大的關係。

“當材料的質量、相關工藝達到一個高度後,材料就能承擔一定的冗餘度。一個城市給了你很合適的冗餘度,你就覺得那座城市經久不衰。膜結構的某一些潛力在城市的某些方面是可以實現的,它能夠讓人與自然的基本關係有更多的便利性。這種膜結構的材料可以觸動臨時的邊界發展,有利於我們探討氣候與建築的邊界。”

“膜結構暗示了一種幾近零度的可塑性,

也是這個時代材料與力學技術發展

最直接的產物”

Q 您所需要使用的膜材料具有怎樣的基本效能?

A 大眾對膜結構不是完全陌生,在世博會、水立方這些地方都可以見到。它具有張拉的技能,相對比較耐久,在環保、節能以及快速建造等方面都有比較好的優勢。同時,膜結構本身的種類也很多,充氣、透光、吸聲等等。目前,它呈現的基本狀態已經有一個標準工業化的體系。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Q 未來,膜結構會有怎樣的發展?

A 建築在越來越依賴後端技術創造微環境的同時,也意味著它自身的獨立性的強大。現代建築技術逐步邁向了一種自主體系。膜結構的可塑性在未來既可以滿足極端的氣候條件(充氣膜結構),甚至登陸火星的探索,另一方面也因其節能環保的特性可以作為建築在城市環境中的一種延伸。

Q 您覺得,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的舉辦對建築行業的發展有怎樣的意義?

A 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除了展示新型別的材料,也是將設計與材料整合的一種示範,畢竟當今材料的表皮化(envelop),是建築自身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Q 最終,您的作品對未來人們居住的空間以及生活方式有怎樣的借鑑意義?

A 居住是一個非常多層次的話題,其實很難用裝置來回應。這次膜結構的裝置更多的是迴應一種聲音上的獨特體驗。

金屬裝置設計者 李丹鋒&周漸佳

硬朗金屬的另一面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李丹鋒

冶是建築工作室主持建築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周漸佳

冶是工作室主持建築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學博士候選人;紐約庫珀聯盟建築學碩士,現任教於南京大學。

對李丹鋒和周漸佳的採訪在一間通透的咖啡廳中進行,一整面的玻璃外是茂盛的綠色,零星的紫色花朵點綴其中。屋頂尖尖的,光可以透過其中投射進來。這個建築的屋面也是李丹鋒和周漸佳參與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要呈現的材料——金屬鈦鋅板。

李丹鋒和周漸佳所在的工作室叫做“冶是”,其中的“冶”本就是金屬鍛造之意,似乎也綁定了他們與金屬的某種緣分。

周漸佳對金屬的一段描述十分迷人:“同大多數人一樣,金屬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兩個字——硬朗。但它在鍛造的過程中,會經歷形態不一的變化——在液體時,它是流動的;在鑄造結束後,它是堅固的。歷經鍛造,而後成為閃耀的作品。打造金屬的過程,總能讓我思考一些做人的道理。這也是我們很喜歡這種材料的原因。”

而李丹鋒對於材料的描述則更加理性一些:“在傳統建築中,金屬主要起到結構支撐的作用,現在則主要用於建築的飾面,包括屋面、外牆等,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有不同的做法和連線方式。從歷史發展來說,金屬的應用是越來越廣泛的,隨著產品效能、技術和鍛造工藝的發展,我們使用金屬的方式也更加多樣化。”

透過與材料技術人員的討論,李丹鋒和周漸佳勾勒出了本次參與 CADE 建築設計博覽會呈現的裝置方向。除了大眾熟悉的硬朗質感以外,金屬是不是還有更加多樣性的表現方式呢?

對於金屬的另一面,李丹鋒說道:“我希望在這個作品中,反映出金屬更加柔情與多樣的感覺。我們希望能透過材料的不同方式呈現出它通透的一面。希望能有光、空氣在其中流動。”

幾天前,李丹鋒和周漸佳拜訪金屬材料商的工廠,與工作人員深入交流。這次交流讓兩個人對金屬的認知更加深刻。“我們瞭解到材料商已經有了很成熟的生產線以及專業的技術人員作為支撐。而建築師在這樣的環境下,可以做些什麼呢?是不是有可能改變大家對金屬的認知?是不是對產品的微小改變就能達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效果?這樣的啟發性的事情對我們雙方都是受益的。”周漸佳補充說。

的確,在材料已經做好準備的時候,建築師的功能似乎更加寬泛了,這樣一件裝置也許就是探索更多可能性的鑰匙,開啟雙方合作的無限可能。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讓設計理念與材料技術一起

去探索更多的轉變與可能性”

L=李丹鋒Z=周漸佳

Q 目前,金屬這種材料的應用場景是什麼呢?

Z 在以往我們比較熟悉的金屬在建築中使用到的場景會是鋼筋混凝土裡面的配筋,或是鋼結構構件。但這些場景往往是隱藏起來的。現在來講,更加有拓展空間的是材料本身的表現力,這個產品不僅僅在效能上很優良,更重要的是帶給建築不同的表現力,這種質感是其他的材料無法取代的。

Q 最近一次使用金屬材料的專案是什麼?

Z 幾天之前卷宗與cos合作開幕的友誼書展,在這個展覽中有四個金屬裝置用了不鏽鋼材料,裝置內設計了一系列反射。當時用這個材料的原因是金屬本身的體積感和線條感,與以建築和設計為主題的書展是十分匹配的。

L 在過去幾年,我們設計了好幾座景觀橋,都優先考慮鋼結構與金屬面板。金屬可以分為兩種用法,一種是鋼結構橋身,單跨就能達到很大跨度,這是金屬優異的力學效能。另一方面,我們在處理欄杆、橋身飾面時也會採用鋼片或者鋼管,重複的構件勾勒出橋樑的曲線。這兩種方式我們會用在同一個作品裡面。

Q 對這個裝置寄予了怎樣的希望?

L 我們希望能打破人們對以往金屬的印象,很多人覺得金屬只是做屋面或是牆面。我們想要展現它在材料屬性、結構上、節點上的多樣性,這件事是我們最初想要的主題。

Q 你覺得,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的舉辦對建築行業有怎樣的意義?

L 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的舉辦對作為建築師的我們來說,是一個與材料商接觸的絕佳機會,在我們以往的過程中,很少知道材料商的新技術。所以,在設計過程中,我們的想象會受限於我們的經驗。透過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我們會接觸到最先進、第一手的材料商資訊,對我們以後的實踐有很多啟發,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Z 是的,我覺得這些作用都是相輔相成的,別的技術已經在發展了,你的設計是否可以同步到同樣的水準?或者是我有這樣的設計理念,技術是否能夠與之匹配?這是一個互相推進的過程。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最大的作用就在於此,讓設計理念與材料技術一起去探索更加多的轉變與可能性。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CADE 建築設計博覽會2020(北京)

CADE 建築設計博覽會是亞太區首個以專注於打造高階建築系統解決方案與高品質建築師交流平臺為宗旨的建築設計類展會,由中國建築學會、慕尼黑博覽集團和中聯慕尼共同主辦。透過解決方案企業、建築師與全產業鏈的互通與交融,實現建築與藝術、科技的完美融合,迴歸建築本源。本屆博覽會將於 2020年10月29日-11月1日於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W1舉辦。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王雅靜

編輯

韓哈哈

攝影

劉藝琳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講述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背後的故事:與材料交流對話|Part 1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