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現代快報訊

很多人是在《大田後生仔》這首歌爆紅網路後,才知道大田這個地方的,但在茶界顯然不是。早在2010年,這個地處八閩中心的縣就被命名為“中國高山茶之鄉”,全國唯一,保持至今。

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生態、綠色、有機,才是大田茶葉脫穎而出的真正秘訣。而這正是三明全市茶產業目前正在堅持走的道路。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茶葉害蟲造就獨特茶香

對於愛茶的外地人來說,三明著實讓人“垂涎三尺”。這裡全境均適宜茶樹生長。有9個縣的20多個區域發現野生茶,7個縣列入福建烏龍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6個縣是全國重點產茶縣。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據記載,三明南宋以來開始種茶製茶,明溪的“華山茶”“紫雲茶”、寧化的“延祥貢茶”、泰寧的“眉峰雲霧茶”、建寧的巖茶、沙縣的紅邊茶名揚一方。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三明目前全市擁有茶園面積31。6萬畝,其中9。53畝在大田,佔了3成。“高山雲霧出好茶。”大田境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5座,正是種植高山優質生態茶的理想區域。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11月底,大田縣屏山鄉大仙峰茶園裡,茶葉已經採完。從山上往下望去,一圈圈茶樹圍著一座座山頭,繞出同心曲線。大仙峰·茶美人景區講解員章寶華說,屏山鄉是大田美人茶的產地,也是福建省第二個萬畝綠色(茶葉)生產基地。每年溫暖的季節,茶樹間會不時閃過小飛蟲,叫小綠葉蟬,也叫小浮塵子。

小綠葉蟬本是害蟲,靠吸食茶樹幼嫩芽葉的汁液為生,會導致芽葉萎縮,生長停滯。但正是這種蟲子造就了美人茶獨特的香味。“小綠葉蟬叮咬吸食後分泌水解酶,合成萜烯醇,發揮出蜜糖香氣,也是大田美人茶的醇厚果香蜜味的來源。”中國工程院院士、茶學專家陳宗懋曾贊大田美人茶與一般工藝茶味道不一樣,芳香馥郁、品質上乘。

但大田美人茶不光是靠小綠葉蟬成就的。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50歲製茶大師蘇啟綿在大仙峰下種了30多年茶,他的工作室被大田縣掛牌“金牌工匠工作室”。他說,美人茶對茶樹品種有要求,最好的是“金萱”“青心大冇”等。另外大仙峰山腰是美人茶生長的最佳位置。不過最關鍵的還是生態,“農藥一打,小綠葉蟬就沒了。”

“生態也能賣錢”

近年來,大田縣大力支援種植生態茶。“如今全縣新開的茶園都是生態茶園,每畝生態茶園縣裡補助 1200 元,鄉里補助 600 元。”屏山鄉黨委宣傳委員吳仁友說,茶園道路硬化、溝渠貫通、水電供應、樹木種植,政府都有相應補助。

蘇啟綿是最早嚐到做生態茶甜頭的茶農之一。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大田縣東方美人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在屏山鄉,有18家茶葉合作社,蘇啟綿是其中一家的負責人,合作社有43戶茶農,300多畝茶園,涵蓋了從種茶、製茶到銷售各個環節。

在2011年成立合作社前,茶農都是“散戶”,“自己做,自己賣,品質也難保證。”蘇啟綿說,那時清香型烏龍茶開始走下坡路,一畝茶產80-100斤,50元一斤還得求著人家買。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剛開始老茶農們不理解,說‘生態能賣錢嗎?’”但看到效益後,大家都爭著種了。“做成生態茶,一畝產量只有50-60斤,但每斤能賣到五六百元,客戶還搶著要。”蘇啟綿說,今年美人茶脫銷,合作社都沒敢上網銷售。

在合作社裡,大家都要嚴格遵守“生態規則”,不能施化肥和農藥,必須人工除草。蘇啟綿有個表哥想提高產量,偷偷施了化肥。蘇啟綿一看、一摸,就發現不對,當即讓表哥把茶葉全倒掉,“賣出去影響的是大田茶葉的聲譽,大家都受連累。”

不僅如此,蘇啟綿還把表哥“踢出了群”,第二年才允許他重進合作社。大家看到他“大義滅親”,也都認認真真按照規矩來了。

村裡人嚐到了甜頭,“綠葉子變成了金葉子。以前哪個姑娘嫁到屏山鄉,會被人說沒眼光。現在可不一樣嘍,說屏山一片葉子都能分紅。”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這裡的茶園是花園

在屏山鄉,每年有七八個月遊客不斷,“我們這可是國家4A級景區,位列全國三十座最美茶園呢!”這裡的村民很自豪。

在大仙峰茶園,山頂、山腰上還有不同的樹木。講解員章寶華解釋,這就是生態茶園的獨特之處。剛打造生態茶園的時候,山頂也種茶樹,但發現水土流失嚴重,茶葉質量也有所下降,後來農業專家建議套種其他樹種來保持水土,當地人稱“頭戴帽、腰繫帶、腳穿鞋”的模式,套種的櫻花、桂花、木荷等樹種,既保持了水土,在開花季節還成為景區的特色景緻。

如今,大田縣把茶園當成公園、花園來打造,除了栽種櫻花、桂花,還種植杜鵑花、山茶花、格桑花等不同季節開花的樹種,做到一年四季“開門見花”。並以“高山茶”為主題,建成茶文化廣場、千年茶史浮雕牆、茶馬古道、茶海觀嵐、海拔1108、深呼吸驛站、客棧民宿、休閒木棧道等設施,推進茶旅深度融合。茶產業也由單一產茶向休閒、養生、旅遊等融合發展。

在大田縣廣平鎮,依託五龍山生態茶園,現已逐步形成旅遊觀光區。2018年,大田廣平五龍山生態旅遊景區獲批國家AAA級景區。

大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益存介紹,今年來,共接待遊客約21萬人次,旅遊接待收入8500萬元,茶產業增收1200多萬元,解決1000個就業人口。

一片茶葉丨綠葉子怎樣變成金葉子

茶葉成脫貧奔小康的“金葉”

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當地透過茶旅結合打造景區的同時,還創新精準扶貧方式。茶園內有一座當地特色的古堡客棧,由景區與屏山鄉內洋村13戶貧困戶共同出資打造,貧困戶用每戶5萬元的扶貧資金入股,客棧建成後每年每戶可增收6000元,讓這些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致富脫貧。大仙峰·茶美人景區董事長吳文盤說,這個茶旅融合專案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了村民的“金山銀山”。

類似古堡客棧這樣的專案,被稱為“旅遊+貧困戶+村財收入”扶貧模式。

此外當地還深入推廣“黨支部+茶企+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在廣平鎮,張玉誼黨員示範基地採取租用土地、合資、僱工等方式帶動周邊群眾1000多人、人均增收5萬元,44戶貧困戶脫貧致富。

一組資料能夠說明大田茶業翻天覆地的變化。

2002年,全縣茶葉種植面積1。98萬畝,2019年為9。53萬畝;

2002年,加工幹毛茶0。21萬噸,2019年為1。28萬噸;

2002年,年產值0。69億元, 2019年,35億元(全產業鏈)。

如今,大田茶葉加工廠家發展至1310家,茶園經營戶2600餘戶,帶動涉茶人員近15萬人增收致富,先後獲評全國十大魅力茶鄉、中國高山茶之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綠色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縣等榮譽稱號,一片片茶葉已成為促進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的“金葉”。

現代快報+/ZAKER南京 記者 常毅 張瑜/文 趙傑 劉暢/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