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治的是什麼?

冬病夏治,簡單來說就是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加重的病變,在夏天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是中醫治未病理唸的一種體現。藥王孫思邈說:“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將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 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溫度最高時期,此時自然界陽氣旺盛,體內氣血暢通,人體腠理處於開洩狀態,因此在穴位上貼藥、艾灸、針刺、或內服中藥等更易疏通經絡,透過經絡氣血的執行來調整臟腑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陽氣不足,是“冬病”的最基本病機。“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它具有溫養全身組織、維護臟腑功能、抗禦外邪侵襲、主持氣化開合、維繫陰陽平衡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陽氣在生命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陽氣虛就會出現生理活動減弱和衰退,導致身體禦寒能力下降。

冬病夏治,治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哪些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貼敷療法、艾灸法、針刺、拔罐、推拿,以及內服溫養陽氣的中藥和食物等。

貼敷療法

貼敷療法又稱外敷療法,是冬病夏治的最常見方法。將辛溫中藥材研為細末,與各種不同的介質(如薑汁、紅糖)調製成糊或成丸狀,敷貼在穴位的方法,是中醫外治療法之一。貼敷療法能使藥力直達病灶所發揮作用,還可以使藥性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及裡,循經絡傳至臟腑,以調節臟腑氣血陰陽,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貼敷療法可刺激面板的神經末梢感受器,透過神經系統形成新的反射,從而激發機體的調節作用,提高免疫功能,增強體質。

艾灸法

艾灸法是一種物理和藥理相結合的純天然的自然療法。艾葉,為菊科灌木狀草本植物。中醫認為,艾葉味苦、辛,能通十二經,《本草綱目》中稱“艾葉能灸百病。”研究證明,艾葉可通氣血、溫經絡,在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同時,還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醫學入門·針灸》載:“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法能透過溫熱之氣刺激穴位,平衡陰陽,調節臟腑,溫補督脈,祛除病邪,達到治療疾病的功效。

鋪灸又名長蛇灸,是冬病夏治中常用灸法,是在人體背部脊柱上鋪以生薑等藥物,透過燃燒艾絨刺激調節人體機能的治療方法。該方法將灸法、穴位、藥物效應綜合,在背部督脈上可以灸全段或分段,覆蓋範圍廣,火氣足,有溫通力強的優勢,能有效提高患者低下的免疫力。

冬病夏治,治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針刺、拔火罐

針刺、拔火罐常用於治療冬季下肢發涼的老寒腿、膝關節冷痛、背痛、肩痛等。可在區域性穴位貼敷的同時,進行針刺、艾灸、拔火罐等,可以預防冬季老寒腿等的發作。

中藥內服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它具有溫養全身組織、維護臟腑功能、抗禦外邪侵襲、主持氣化開合、維繫陰陽平衡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陽氣在生命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陽氣虛就會出現生理活動減弱和衰退,導致身體禦寒能力下降。中藥內服可起到扶正補陽的功效。

中藥內服適合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醫生針對不同患者辨證論治。比如慢性咳喘患者由於久病會導致脾腎虧虛。所以針對個體情況,可以運用健脾補腎、化痰止咳方法。

冬病夏治的治療範圍

“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過敏性鼻炎、各種關節痛、老年畏寒症等風寒風溼所致,以及屬於中醫脾胃虛寒類疾病。

1。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慢性支氣管炎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反覆感冒等。

2。運動系統疾病:頸椎病、腰椎病、腰肌勞損、肩周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病等。

3。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徵、慢性腹瀉等。

4。耳鼻喉科疾病:過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等。

5。兒科疾病:哮喘、支氣管炎、體虛易感冒、發育遲緩等。

6。慢性面板病:凍瘡等。

7。婦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慢性盆腔炎等。

冬病夏治,治的是什麼?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項

1。貼敷的藥物多為辛香走竄通絡之物,貼後皮膚髮熱、充血,甚至起泡,這是正常現象。如果泡小,區域性塗敷綠藥膏、龍膽紫,以防面板感染即可。如果泡大,應用消毒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注意保護好創面,避免抓破引起感染。

2。敷貼後儘量減少活動,以免藥物過早脫落,影響療效。去除藥膏後,敷貼部位出現紅、癢、微痛、短期內色素沉著、微微小水泡為正常反應,切勿用手搔抓,避免感染。

3。慎用辛燥之品。夏季氣候炎熱,易傷陰液,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暗耗津液,所以應慎食肉桂、花椒、茴香、羊肉和新鮮桂圓或荔枝等。

4。忌大量服用寒涼之品。夏季炎熱易貪涼飲冷,大量進食寒涼之品,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損及一身之陽氣,輕則洩瀉腹痛、噁心嘔吐,重則造成陽虛宿疾。

5。慎食大量肥甘滋膩之品。夏季易生暑溼,溼熱之邪易侵襲人體,服用大量肥甘之品易導致內外溼熱之邪合擊人體。

6。是忌過量運動。過量運動汗出過多,導致氣陰兩虛,應以運動後少許出汗為宜。

(文/阮志忠 主任中醫師 副教授 南京市中醫院針灸科)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公眾號《家庭醫學》,瞭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