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秋天話秋補

1。秋冬養陰,脾胃先行。依照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理,抓住秋冬進補的最佳時期,科學進補能夠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進補之前要先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時期,先補食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調理脾胃,如魚、禽蛋、山藥、蓮子、芡實。此外,奶製品、豆類及新鮮蔬菜、水果均宜適量食用。秋分前,不宜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秋分後,氣溫逐漸轉涼,接近冬季時,則適合進補溫熱食物。天氣轉涼後需預防胃病復發,飲食上應以溫軟淡素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食定量,使胃中經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進食時細嚼慢嚥,以利於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護胃首先吃好早餐,早餐要吃熱食。早餐可享用熱稀飯、熱燕麥片、熱豆花、豆漿、芝麻糊等,吃些蔬菜、麵包、水果、點心等。加一點穀類食品,和適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加雞蛋、豆製品、瘦肉、花生等。2。秋幹勿燥,滋陰潤肺。立秋即秋季的開始,人們在享受秋高氣爽的同時,也別忘了它還帶來了時令主氣——燥。從中醫來看,人的健康和氣候、外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係,秋天氣候乾燥。秋燥是四時氣候的自然現象,也是無改變的客觀事實,我們可以透過某些中藥具有滋陰潤燥,灌溉臟腑的功效,來彌補秋燥對身體的傷害,減少甚至避免乾燥的發生。其原則為滋陰潤肺,不膩不燥,如西洋參、玉竹、百合、沙參、麥冬、天冬、黃精、桑葚等。可單味運用,亦可配伍應用。秋日在飲食上要注意滋養津液,可適量飲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並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要少吃辛辣、油炸、烈性酒及乾燥的膨化食品。秋季養生以肺為先,肺在秋季最為活躍。肺主氣,司呼吸,肺為水之上源,肺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肺主節,治理和調節全身的氣機,使其正常進行呼吸升降出入,並輔助心臟推動與調芹血液的執行。肺開竅於鼻,外合皮毛。以面板汗孔與外界相通。飲食以滋陰潤肺為宜。秋季要少食辛辣味之品,如:辣椒、生蔥、生薑等,要適當增加一點酸味,如果蔬、釀造的食醋等。傳統養生認為燥邪最易傷肺,在煮粥時加些切碎的梨塊,有生津止渴,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加百合有潤肺、養血安神的作用;加銀耳有滋陰潤肺,養男強身的作用;加瘦肉、皮蛋以補充蛋白質的消耗。可進食栗子粥、桂花蓮子粥、龍眼肉粥、紅棗粥,並多食溫性水果,如南瓜、香菜、桃、杏、大棗、荔枝、烏操等。3。“秋凍”適應,提高耐寒力。俗話說“若要身體安,三分飢和寒”。要早臥早起,在晚秋時,不忙添衣,順應“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收”的養生需要。透過冷適應使機體大腦皮層到交感、副交感神經,代謝內分泌系統調動、協調起來,和諧執行,產熱增多,散熱減少,免疫力增強,代償力增強。秋天不可以太過悲傷,悲傷過度會傷你的肺氣。秋天不應該劇烈運動,出大汗,秋天應選擇一些稍微平和的運功,如太極、快步走、站樁等。登山,古人選擇秋天登高望遠,登到高處,看到錦繡河山,心胸一下子就開闊了,鬱結之氣也隨之煙消雲散。

秋季養生:秋天話秋補

秋季養生:秋天話秋補

秋季養生:秋天話秋補

秋季養生:秋天話秋補

秋季養生:秋天話秋補

秋季養生:秋天話秋補

秋季養生:秋天話秋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