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冤”

豆製品主要包括豆腐、豆漿、豆腐絲等,由黃豆加工而成,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卵磷脂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我們飲食中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與動物蛋白質相似,也因此被稱為植物肉。

豆腐的“冤”

民諺有言:有錢吃肉,無錢吃豆。可見黃豆的營養堪比肉類。對於平日裡喜愛食用豆腐的腎病朋友,真的是一件比較煩人的事情,因為得了腎病,很多人認為就不能吃豆腐了,那到底腎病朋友能不能食用豆製品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聽聽專業腎病營養師周紫軒老師的講解,把能不能吃豆腐給整明白嘍!

豆腐的“冤”

說說豆腐的“冤”

文/周紫軒

生活中一直流傳著腎病患者不能吃豆製品的說法,理由是豆製品中含有的大豆蛋白屬於植物蛋白,含有較多的非必須氨基酸,攝入大豆會進一步造成腎病患者氨基酸代謝紊亂和血中氮質瀦留,加重腎臟損害。實際上,這種“傳說”是不靠譜的,不能吃豆類這是個誤區。為什麼呢?

第一,對於腎病病人而言,強調的是要攝入優質蛋白質為主,而優質蛋白質是指含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與人體蛋白質比較接近,人體對這類蛋白質的利用率高,產生的代謝廢物較少,這類食物主要有: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魚等。非優質蛋白質含必需氨基酸種類不齊全,比例也不合理,整體利用率低,並且增加腎臟血流的負擔,不宜過多攝入,如穀類、各種菜豆類等植物蛋白質。但是,大豆類雖然屬於種植物蛋白,但其蛋白質中的必需氨基酸,在數量和比例上都接近於動物蛋白,所以,屬於優質蛋白質,腎病病人是可以食用的。

第二,黃豆脂肪中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比率更高,可以彌補肉中飽和脂肪過多的缺點。此外,黃豆中還含有多種有益於健康的成分,如大豆異黃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磷脂等,這些都是肉類中所沒有的,這也賦予了大豆一些肉類所沒有的保健功能,是防治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物。因此在日常飲食中,建議將飲食中的肉類減量,加一道豆製品的菜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人每天攝入40克大豆或其製品,40克大豆分別約相當於200克豆腐、100克豆腐乾、30克腐竹、700克豆腐腦、800克豆漿。

豆腐的“冤”

黃豆雖富含蛋白質,但整粒黃豆的消化吸收率較低,製成豆製品後不但保留了豆中的礦物質及維生素,同時在製作過程中也去除了其中的大部分抗營養因子,使之更容易為人體所吸收利用,但油炸豆製品少了纖維多了油不宜多吃。

第三,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應該控制蛋白質的總量攝入,且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食品應搭配食用。黃豆、大的青豆和黑豆等是優質蛋白,分解產生的是必需氨基酸,是機體合成代謝所必需的,可以吃但也要注意不能過量就可以了。腎病患者,如果蛋白質總量的要求為每天0。8g每公斤體重的話,一個60kg體重的人來算,每天可以吃48g總蛋白質,而1兩北豆腐大概6g左右蛋白質,1兩南豆腐3g左右蛋白質,每天吃1-2兩豆腐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豆腐透過加工,嘌呤含量也減少了,尿酸高的也可以適量的少吃點兒,只是如果是沒有去漿的整顆的大豆,如豆漿,嘌呤含量高,雖然也是大豆製品,但尿酸高就要避免吃了。

豆腐的“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