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警惕溼氣入侵,學會這樣吃,“溼”不再來

今年的末伏從8月15日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24號結束。剛剛進入三伏天的最後一伏,氣溫依然居高不下,暑熱易耗氣傷陰。加上今年夏季全國各地普降大雨,各地雨水多、溼氣大,更容易導致人體內產生溼邪。在立秋已至、夏氣未消之時,防暑化溼仍然是養生的重點。所謂“一溼生百病”,溼氣不僅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面板、容貌、體型,讓人倦怠無力、變胖、長斑、起痘,還會誘發種百餘種疾病,而這些疾病大多數難以被徹底根治。

溼氣從何而來?

體內溼氣的來源有兩種:一是外感溼邪;二是脾的運化功能失調導致溼氣內生,兩者結合情形就更加嚴重。

暑氣挾溼,外感溼邪

夏季高溫,雨水又多,天暑下逼,地溼上蒸,人處在又溼又悶又熱的環境中,如同蒸桑拿或是穿溼衣服的感覺。外溼可內傳臟腑,易使人有頭疼、身重、胸悶不餓、汗粘、四肢睏倦、不清爽之感。

另一方面,大家都喜歡待在涼爽的空調房裡,暑溼之氣跟空調房中的寒邪之氣結合,形成寒溼,容易侵犯人體,損害臟腑和脈道,出現下肢發涼、麻木、疼痛,頭疼乏力的感覺。

末伏警惕溼氣入侵,學會這樣吃,“溼”不再來

脾失健運,溼邪內生

體內有溼,除了氣候的外在因素,更多的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造成的。現代人飲食口味比較重,吃得也油膩,又缺乏運動,很容易出現飲食積滯的問題,到了夏季,又貪涼,喜食冷飲、瓜果,不僅加重了脾胃的負擔,還會損傷脾陽。

脾是運化水溼的,脾受到傷害,水溼不能完全運化,就會瀦留在體內。人體就會呈現陰盛陽虛,溼邪內鬱,出現口苦口粘、舌苔黃膩、上火、胸脘痞悶、頭腦不清醒等症狀。

脾虛生溼氣,溼氣又會加重脾虛,內溼與外溼又互為因果,不及時祛溼,就會陷入惡性迴圈,成為一些慢性病元兇,更有可能導致風溼等極難根治的頑疾。

溼氣不除,百病叢生

“溼氣”重,給人帶來最明顯、最直接的影響主要有:

“溼氣”會影響人的面板、容貌、體型一旦被其纏身,面板和頭髮油膩、毛孔粗大、暗黃無光澤、黑眼圈、痘痘和色斑慢慢都會出現;“溼氣”會讓人變胖有些長期被“溼氣”困擾的人,嘗試過多種減肥方法,但體重卻在逐年增加,因為沒有對症,小肚子去不了,下半身瘦不了,甚至整個人還會浮腫;“溼氣”會誘發種上千種疾病,而這些疾病大多數難以被徹底根治中醫溼病論治學中認為“溼氣是萬惡之邪”,溼邪存在體內久了,會影響人體的氣血流通,氣機流通不暢,會誘發脾胃、肝膽肺等各臟腑的疾病,溼邪聚集到一起可以生痰,甚至會引發結節和腫瘤。

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壓、痛風、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和溼邪有關。體內有溼,用再好的藥,都如同隔靴搔癢!

“溼氣”的影響涉及五臟六腑,祛溼刻不容緩。

﹏﹏

健脾祛溼,中醫建議這樣吃

﹏﹏

在相同的環境下,有的人容易被溼邪侵犯,有的人就沒事,這和自身條件有關係。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溼,脾胃功能虛弱的人,更容易被溼邪侵犯。所以想要祛除溼氣,必然先調脾,以健脾利溼為主。脾胃好了,人體自身的排溼能力自然就變強了。雖然天氣悶熱,也不要貪涼,少吃冰激凌、冰鎮飲品等生冷食物。 每天要保證飲用足夠的溫開水,多在飲食中搭配茯苓、薏苡仁等有利於祛溼的食材。

末伏警惕溼氣入侵,學會這樣吃,“溼”不再來

茯苓

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其味甘、淡而性平,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的利水滲溼功效,是透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因此,祛溼用茯苓,既能滲溼以治“標”,還能健脾治其“本”,標本兼顧,祛溼效果更好!而且茯苓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長期食用也很安全。

末伏警惕溼氣入侵,學會這樣吃,“溼”不再來

薏苡仁

又名薏米,早在700多年,薏米就被列為宮廷膳食,《神農本草經》稱它為“上品”,有利水滲溼,健脾止瀉、消腫的功效。

《本草新編》中評價:“薏苡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凡溼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視病之輕重,準用藥之多寡,則陰陽不傷,而溼病易去。”中醫常用其來治療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