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睡不香、吃不香、記不住,這是心脾兩虛了,中醫怎麼調理?

我們有時候形容一個人用心過度的狀態,就是“茶不思飯不想”,而且連睡覺都覺得“不香了”,其實這種狀態,主要就是心脾兩虛。中醫認為,用心過度,就是思慮過度,思慮過度會傷心、傷脾,引起氣血虧虛,進而就會出現不想吃飯、睡不踏實、記憶力差、心慌、氣短等症狀。現在很多職場人士,由於思慮過度,這種心脾兩虛的症狀普遍存在。

脾胃為後天之本,猶如我們的田地,沒有了田地,就沒有了食物的來源,人們就會受飢餓,所以,人體的脾胃虛,氣血的來源就會不足,就會表現為氣虛,氣短乏力等症狀,吃下食物,也會消化不掉,就表現為食慾不振!

中醫:睡不香、吃不香、記不住,這是心脾兩虛了,中醫怎麼調理?

心為君主,主宰神明,主人身一身氣血,脾胃虛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累及心臟供血功能下降,就會表現心慌心悸,血藏神,心血虛,則神明外馳,意淫於外,心神不交,則陽氣外張,陽不入陰,就會導致失眠多夢,神疲乏力!

操心太多,是心脾兩虛的主要原因

中醫人物,心主血,脾主運化和攝血,而且心和脾還與人的情志當中的過度思慮具有密切的關係。根據中醫的五行理論,肝心脾肺腎歸屬於木火土金水,與情志的怒、喜、憂慮、悲傷、恐懼相關。其中脾主思慮,思慮過度,操心太多,就會導致脾虛。脾虛之後,運化失常,氣血生化不足,就會引發心血虧虛,從而形成心脾兩虛、氣血不足。

心脾兩虛,多會出現神色憔悴、精神焦慮緊張、心煩失眠、夢多、容易疲勞、記憶力下降、食慾不振、心悸氣短等,這都提示著心脾兩虛的狀態。

出現這種情況,中藥調理多使用歸脾丸,也有中成藥;歸脾丸主要成分包括黨參、黃芪、白朮、當歸、茯神、龍眼肉、酸棗仁、木香、大棗、生薑、遠志、甘草等。

除了過度思慮之外,如果身體存在慢性失血,或者有慢性病長期不愈等,也會導致氣血消耗,引發心脾兩虛。

心、脾對人體的重要性?

中醫裡面講心主血脈、藏神志;脾為氣血生化之源。

其實,人這輩子,最大的財富,是你的心脾。

心與脾,人人都有。為什麼說它們是財富?

試問:沒有子女,沒有親情、友情和愛情,沒有寬敞的房子和便捷的車子,人頂多孤獨拮据、生活乏味。可是,人的心脾出了毛病,誰能受得了?

心虛了,我們會怎樣?

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失眠。失眠——人過了35歲,是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心脾和失眠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要知道,脾運化水谷精微,上輸心肺而成血液。心血充足、心陰不乏,則心神得養。心神安好,我們才會睡好。

當然,心脾兩虛所出現的問題,不止這些。血不養心,除了失眠,還會讓我們心慌心悸。頭面沒有的血液供養,我們就會眩暈。看臉色,發黃。脾虛,我們就腹脹、吃東西沒食慾。由於脾主統血,所以我們血不歸經,這就造成身體特別容易出血,表現為月經量提前、便血等等。另外,像神疲乏力、容易感冒等等,也和這個問題有關係。

總之,我們的脾,是化生氣血的加工廠。它不好,全身別想好。我們的心,主我們的神志、思維、睡眠和情緒,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一搖,五臟六腑都晃三晃。別的不說,單單這失眠一件事,誰能受得了?

誰也受不了。所以說,心脾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心脾兩虛,生命的根基動搖,無異於人財兩空。

中醫:睡不香、吃不香、記不住,這是心脾兩虛了,中醫怎麼調理?

心脾兩虛有3種異常症狀

1。心虛症狀

氣虛不足,心虛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失眠,睡覺睡不踏實,記憶力減退,頭暈,心慌,氣短。這是因為中醫認為心主血,藏神。所謂的神,其實主要就是人的大腦功能,在正常的情況下,心的氣血充足,心神功能正常,就會睡得踏實,記憶力好,頭腦清醒;心的氣血虧虛,就會導致心神失養,而睡不好、記憶力差,甚至頭暈昏沉。

中醫:睡不香、吃不香、記不住,這是心脾兩虛了,中醫怎麼調理?

2。脾虛症狀

脾的主要功能是運化,所謂運化,就是將飲食物中的精華部分抽取出來,並且吸收進入人體。所以如果脾虛,就會食慾不振,不想吃飯,還會有腹瀉、腹脹等消化功能異常的表現。另外,中醫認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所以脾虛還會出現四肢疲乏無力,稍微運動就覺得很累等症狀。

3。氣血不足的症狀

心脾兩虛,氣虛不足,還會有女性月經量少、月經推遲甚至閉經的問題,還會有懷孕困難,面色萎黃,沒有色澤,顯老等症狀出現。

、藥養

歸脾丸——具有健脾養心、益氣補血的功效。該藥適用於食少體倦、面色萎黃、健忘失眠、心悸及各種出血等症。臨床應用於心肌炎恢復期因思慮過度,勞心傷脾所致的體倦少食,心悸怔忡,睡眠不佳者。

養心湯——源於《仁齋直指方論》,專門管心脾兩虛、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神思恍惚、心驚肉跳之症。簡單說,典型表現就是心血虧虛而睡不好覺。看脈象,這類人細弱;看舌象,則舌淡苔白。女子、老年人,中老年人,以及因為思慮過多、壓力過大而導致心血虧虛者,常有用到它的機會。

中醫:睡不香、吃不香、記不住,這是心脾兩虛了,中醫怎麼調理?

此種失眠,可用中醫成方歸脾湯治療,歸脾湯方歌:歸脾參芪苓術甘,龍木遠棗棗歸姜,方用黨參,茯苓,炒白朮,炙甘草,為四君子湯,是補益脾氣的基本方,又加黃芪,增強補氣功能,龍眼肉,遠志,酸棗仁,當歸四味藥入心,大補心血,補心虛,強心志,斂神氣,固心元,木香調氣機,大棗補益十二經氣血,正是益氣健脾,養血安神,補心益脾的良方,對於心脾兩虛的失眠效果顯著。

用量:白朮、當歸、白茯苓、黃耆(炒)、龍眼肉、遠志、酸棗仁(炒)、人參,木香,甘草(炙)。

用法: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如果不想吃湯藥,有中成藥歸脾丸可供選用,效果一樣。

如果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屬於心脾兩虛證,最好找中醫大夫根據四診辨證選用。

氣與血是人體內的兩大類基本物質,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氣對人體有推動調控作用、溫煦涼潤作用、防禦作用、固攝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對人體有濡養作用及化神作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