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背後,中科院博士的人生經歷讓人深思

想必連黃國平本人都沒有想到,他發表的博士論文《致謝》信,會在網上突然火了起來。牽動著網友神經的,只有四個字:“寒門逆襲”。

隨著階層的逐漸固化,社會下層的寒門子弟要想實現“階級流動”,越來越困難。所以經常會在各種論壇和報端看到“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以至於很多人鼓吹“讀書無用論”。

但中科院博士卻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勸誡我們:把書念下去,然後走出去!

黃國平

黃國平的貧寒生活

看了黃國平的人生經歷和他的求學過程,讓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明代大儒宋濂所寫的《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因家貧買不起書,常常借書於藏書之家。為了不耽誤還書的日子,即便天寒地凍,手指不能彎曲,他也絲毫不敢懈怠。為了能得到名師指點,他嘗趨百里外,到同鄉先達處執經叩問。

這些人隨便指點兩句,他便如獲至寶,謹記在心,不敢有任何不滿。至於求學的過程,就更加艱苦了。常常是“足膚皸裂而不知”、“四肢僵勁不能動”。

送東陽馬生序插圖

比起宋濂,黃國平在求學過程中多了很多貴人。

首先是進入高中後,學校減免了全部學雜費;然後是食堂的胡叔叔幫他解決了生活費;最後是學校老師對他的悉心教導。

但在生活中,黃國平所遭遇的苦痛,卻要勝過宋濂。

留守兒童

他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的一個小山坳,母親在他十二歲時離家出走,父親則常年在外打工。

即便是在他身患重病住院時,父親也只是留下勉強過治病的錢便匆匆離去。

但就是這樣的父親,在他17歲時也因交通事故離世了。從小陪伴他長大的婆婆,也於同一年去世。下葬時,僅有一口薄薄的棺材,這種淒涼和無助感,看哭了很多網友。

黃國平的致謝信

貧窮對他的打擊

親人的生離死別固然叫人無奈,但貧窮卻可能使人喪失希望。

在黃國平的家中,唯一用來照明的工具,便是一盞陪伴了他十多年的煤油燈。每天夜晚,他就在煤油燈下讀書寫字。高中之前,為了交學費,黃國平夜裡抓黃鱔,週末釣魚、養小豬仔和出租水牛。但他千辛萬苦攢的學費,卻被父親偷了,用來買酒和肉。

煤油燈

而最刺痛他尊嚴的,其實是在學生群中的格格不入。

因為拖欠學費,他經常被老師叫出去談話。衣服和鞋子,也是來自親友的捐贈。

所以他時常穿著破舊的衣服蜷縮在角落中,不願讓人看到他的狼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那滿牆的獎狀。無數次,黃國平快要扛不住時,都是對改變命運的渴望讓他堅持了下去。

黃國平

好在,他苦盡甘來,擁有了曾經不敢想象的社會地位和生活。

回首往事,黃國平感慨萬千。對於幫助過自己的人,他一直銘記於心,在回老家時也時常去探望這些良師益友。

而面對像他一樣身處寒門的人,黃國平告誡大家:一定要把書念下去,然後走不出,不枉活一生。

結語

雖然高考無法做到絕對公平,但它依舊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最關鍵的一條途徑。

很多人在大學畢業後因為無法找到高薪工作就開始怨天恨地,鼓吹“讀書無用論”。但若早早輟學去社會闖蕩,你將喪失更多逆襲的機會。

也許有人會給你舉例,說某某初中畢業,出外面闖蕩,如今已經身家千萬。很多本科、碩士,甚至博士都在他手下工作。但那完全是倖存者偏差,真正低學歷的人,依舊是社會上過得最苦的人。

配圖

還有一些人,在生活中很“佛系”,對於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別的家長勸他看淡些,他便真的打算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殊不知,你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根本就不在一條起跑線上。別人就算是放養,孩子未來的生活水平也會遠遠高於你的孩子。

清華大學教授的孩子學習不好,人家說順其自然。和普通白領或工人階級的孩子“順其自然”,結局能是一樣的麼?

別人勸你放棄努力,很可能是在為孩子減少將來的競爭對手。

我們固然不能在焦慮中生活,但作為一個普通人,主動放棄更會讓我們的生活一地雞毛。

最後將一句話送給大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了我們未來的美好生活,一起努力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