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這句俗語有啥說法?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這句俗語有啥說法?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的更號在古裝影視劇中數見不鮮,打更也因此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古人的生活風貌。作為古代夜間報時的制度,其流傳時間有數千年之久,而巡夜報更的人便是更夫,民間通常稱其為打更的,而打更的方式多為打梆子或敲鑼。只要是人群的聚居地,便必然產生報時的需求。更富的工作除了膽大以外相對還是比較簡單的,只要透過棒子或者鑼弄出點響動讓人們能夠聽到,能夠透過更點聲音節律來區分時辰就行了。而古人也都是依靠這種報更的方式來指導夜間作息,俗語說“不貪一更食,不好三更色,不動五更氣”便是根據打更的時間來約束自己。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這句俗語有啥說法?

一,不貪一更食

“更”的叫法大致是從漢朝開始的,當時的皇宮值班分為開班、三次交班、收班五個環節,時人稱之為五更,每兩更之間的時間長度大約在2。4小時左右,五更的時間便是一夜,而一更通常從戌初一刻開始,也就是現在的19點12分,個別地區會有相應

升刻

如北京加一刻、洛陽加二刻、成都加四刻等不一而足。一更又稱為落更,打更的節律為一慢一快,連打三次。古代夜間照明條件落後,基本都是順應“日落而息”的作息規律,天黑通常都在18點到19點之間,古人大多在天黑之前晚餐,因為照明材料來之不易,吃完飯拉拉家常待到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就要上床睡覺了。睡前不能吃太多的經驗古已有之,不僅不利於入睡還容易產生疾病,所以才有了“不貪一更食”的說法流傳下來。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這句俗語有啥說法?

二,不好三更色

三更又叫子時,通常都是半夜,也就是現在的二十三點到次日凌晨一點這段時間。古人認為此時正是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交替的時候,此時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人們應該藉助睡眠和溫暖的被窩不讓陽氣外洩,避免陰氣侵入體內影響健康。而云雨之事需要消耗人體大量的精、氣、神和體力,從而使人變得愈發地虛弱,在陰氣最盛的半夜無疑是雪上加霜,“不好三更色”的說法也由此而流傳了下來。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這句俗語有啥說法?

三,不動五更氣

五更也就是現在的凌晨三點到五點,俗話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五更無疑是陰氣下降陽氣漸漲的時候,古人農耕通常都在這段時間開始起床洗漱,而剛起床不久大多還處在剛從睡夢中醒來朦朦朧朧精神未開的狀態。此時的精氣神還沒有完全行遍周身,如果動怒無疑使得身體的血液驟然加快,將體內的氣全部集於一處,古人說“人之生氣之聚”,體內的氣不能平靜自然地流轉就會讓人整天煩躁而不舒暢。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無論是沒有吃好或者沒有睡好或者遇到添堵的事那麼這一整天的效率和情緒都可能變得很差。所以早上起床後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情,不要動怒不要計較,用好的心情開啟新的一天往往事半功倍身心兩得。

“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這句俗語有啥說法?

相比於詩詞歌賦而言,民間百姓的俗語顯得更加平易近人,所謂寓教於俗莫過於此,如果那些百轉千回晦澀難懂的經史子集也能用這樣的方式表達,那中國的歷史又要領先上千年了。父母經常教導我們晚飯少吃,早睡早起,但大多因為直白乏味而很難被我們記住。而這些俗語卻印象深刻,不僅朗朗上口還嚼之有味,幾番咀嚼便能之乎者也,老百姓的智慧往往是最樸實又實用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