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這些俗語,你知道嗎?俗語其實是個很好的指引

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引用一些“俗語”來表達自已的想法,或者做一些“溫馨”的警示,以提醒別人注意自已的行為是否妥帖。這些耳熟能詳的“俗語”,能夠言簡意賅地道出“天機”,給人以很大的啟示,甚至還有人把某個“俗語”當作自已的人生信條。

這些“俗語”都是從老一輩人的口中流傳下來,小小的語言卻能夠說出大道理,這是從古至今經過一代代人的感悟與體會而總結出來的經驗,當你對將來未知的人與事不知如何做出決斷時,這些“俗語”便會給你很好的“指引”方向。

【薦讀】這些俗語,你知道嗎?俗語其實是個很好的指引

點選載入圖片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一句俗語,“東西三不借,借了家準敗”。要知道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親朋借各種東西的情況發生,這句俗語中的“三不借”指的是哪三樣呢?又為什麼不能借呢?

一、不借香火

“香火”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陳郡袁宏為南海太守,與弟穎叔及沙門支法防共登羅浮山 ,至石室口,見道開形骸如生,香火瓦器猶存。”

這裡的“香火”是指供奉神像所使用的線香和燭火,從佛教興起時,每座

寺廟

都供奉如來、觀音等諸多神像,每日焚香祈願是必修課,並且通常用“香火旺不旺”作為衡量某座寺廟神佛是否靈驗的標準。

但“香火”並不是寺廟的“專屬”詞,在非常重視“忠孝禮義”的古代,祭祀也是每個家族在重要節日時舉行的常規活動,進貢上香,叩拜行禮,莊重肅穆,同時擺設豐厚的祭祀品,像皇室舉辦的祭祀可以堪稱盛典,可見祭祀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

祭祀之所以在古人眼中重要,不僅僅表現的是對祖先的敬重,更有對下一代的期許在裡面,久而久之,“香火”一詞便成為了延續子嗣的代名詞,這也是我們現在也經常聽說的家裡添丁後,稱之為“續香火”、“香火沒有斷”等等。

這樣重要的“香火”當然不能借,如果把“香火”借給別人,古人會認為對自已的家族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相當於“斷後”,後繼無人,因此不會把香火借給別人,否則就會家族敗落。

【薦讀】這些俗語,你知道嗎?俗語其實是個很好的指引

點選載入圖片

雖然有很大的“玄學”成分在裡面,但做事都喜歡討吉利,在為下一代著想的情況下,即使是今天,遇到一些忌諱的事物,都會去刻意避免,這不是“迷信”,而是古人個人願望的一種體現。

二、不借婚床

“婚床”一詞是很好理解的,就是字面的意思——結婚時用的床。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一對新人組建成新的家庭時,幾乎家裡的所有物品都是新的,寓意一個家庭新的開始、新的生活、新的嚮往,這也是給新人相互扶持走下去的原動力,讓他們看得到美好的未來。

“婚床”則是新人在上面最直接體驗幸福的地方,也可以說“婚床”屬於貼身物品。在日常生活中貼身物品都是不能借人的,因為這涉及到個人的隱私,尤其有一些精神潔癖的人,對此更為敏感。

婚床雖然也是床,但上面也有很多吉利的期許,比如下一代的延續等等,並且有濃厚的喜氣在裡面,如果把婚床借給別人,那麼自已的喜氣就會減少,所以,在古人眼裡,婚床這樣的私人物品是萬萬不能借的,借了家準備敗!

其實是現代,識趣的人是不會做出此舉行為的,但凡懂得一些人情世故也不會如此討人嫌,畢竟涉及到隱私的物品,都屬於敏感話題,能免則免。

【薦讀】這些俗語,你知道嗎?俗語其實是個很好的指引

點選載入圖片

三、不借藥罐

在古代沒有西醫這一說,生病都是吃中藥,各種草藥經過中醫的嚴格配比研製而成,分包裝好,回到家中用藥罐煎熬,按照醫生所囑託的方法做成湯藥後飲用,所以藥罐在古代是家家必備的日常用品。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藥罐就是製作中藥的重要用具,像一些身體不好,長期吃藥的人,家中經常瀰漫著藥罐煮藥的中藥氣味,病人也被常稱作“藥罐子”。

之所以不借藥罐,是因為不知道別人都生什麼病,疾病百千種,每個病人所使用的藥方也不同,尤其藥罐大多材料為陶瓷製品,經常熬製中藥,一些草藥的作用會浸入要藥罐容器中,搞不好容易發生不良反應,所以不借藥罐。

還有更主要的一點就是,藥罐本身就是與疾病聯絡在一起的物品,如果借藥罐就相當於把疾病借來借去,本身就是一件很晦氣的事情。尤其老人,歲數越大越忌諱這些事情,因為看到藥罐就會想到疾病,而生病對於年紀大的人則是生死攸關的大事,當然不借。

古人的三不借似乎已經成為了一件人人都知曉的大事,不管是為了個人,還是整個家族,都會成功避開這些忌諱的事情,都知道借了這三樣東西“家準敗”,不利於家族的事情自然都不會去借啦。

【薦讀】這些俗語,你知道嗎?俗語其實是個很好的指引

點選載入圖片

四、現代三不借

古人有古人的思想與習俗,發展到現代很多說詞都已經銷聲匿跡了,甚至已經不當作一回事,畢竟在科學發達的今天,很多“玄學”的東西都已經成功破解,但也並不是全部。古人有古人的“三不借”,現代人自然有現代人的避諱。

“不借錢”是不能輕易把錢借給別人。通常能借錢的都是關係不錯的親朋好友,但再好的感情在面對真金白銀的時候,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有的反目成仇,毫無感情可言,這也是經常說的“談錢傷感情”的主要原因。

有多少關係不錯的親朋因為借錢,結果一個不好意思要,一個卻好意思不還,即使要錢也得小心翼翼,最後的一絲感情被金錢生生扯斷。

“不借房”。現在很多家族經濟條件好,買了幾處房子,住不過來便閒置下來,即使租出去也是想找可靠的人,生怕把自已的房子糟蹋了。

因此有些人便把自已的房子借給親朋住,住一時可以,但就怕有的人住著住著把借來的房子當作了自已的房子,攆都攆不走。房子可是一大筆款項,為此產生糾紛的事情也不是沒有,所以房子還是不要借的好。

【薦讀】這些俗語,你知道嗎?俗語其實是個很好的指引

點選載入圖片

“不借信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靠的是信任,越是感情好的人,信任度越高,當朋友遇到困難時會熱心出來幫助,即使自已沒有能力,也想出頭做個“擔保人”盡一份自已的心意。

卻不知,這份擔保只能保證自已,卻保證不了別人,萬一別人食言,受牽連的就是自已了。熱心、誠信是好事,但不能輕易把自已的“信用”借給別人,否則得不償失。

小結

古人留傳下來的東西耐人尋味,總是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道出人生的處世哲學,讓後世之人少走“彎路”,避開一些“忌諱”之事,從心理上讓人達到一定的滿足感。其實人生不外如是,很多事物並不能按照意願行事,所以產生了一些“玄學”,其實這也不能算是迷信,最主要還是表達出人們對未來的期許。

作為現代人,我們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已的想法與期待,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一些話還是有道理的,雖然時代已經變遷,但一些返古的想法仍然屢見不鮮,我們可以理性面對這些事物,聆聽老人的教誨,從中我們能汲取到不少相適用的經驗與習俗,避免吃虧上當被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