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1915年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誕生了許多後世耳熟能詳的文學革命家,如魯迅、陳獨秀、李大釗、錢玄同、劉半農、胡適等等。他們生在時代交替的歷史時期,為我國思想文化的奠定作出了很多成就。

但他們中的一個人,同樣作為北大的教授,卻因為發明了一個漢字而被罵了整整3年,期間甚至不敢光明正大地上街。

這個教授,叫做劉半農。

劉半農1891年生於江蘇江陰的一個世代耕讀家庭,自小學習和接觸的都是中國傳統文人所學的“小學”知識。這個“

小學

”指的是

如今的古漢語文字學方面的音韻、文字和訓詁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劉半農塑像

劉半農性格雖然調皮,經常有一些奇思妙想和“歪門邪道”的鑽研,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秀才”,6歲已經能夠和人聯詩,20歲的時候被母校聘回來教學,編纂了《江陰雜誌》。

辛亥革命後,西方的思想和文化一股腦地湧進了中國這塊保守的大地上,劉半農深感潮流之洶湧,

自學了兩年洋文便謀得了在《中華書局》編譯外國作品的職位,經他翻譯的外國小說有40多篇被髮表在當時著名的刊物《小說界》和《時事新報》上面。

劉半農翻譯作品並不侷限於英文,還有俄國的托爾斯泰和屠格涅夫等人的著作,也因此成為了名噪一時的翻譯家。

1917年,追隨新文化運動潮流的劉半農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一篇《我之文學改良觀》,被北大校長蔡元培破格聘用為預科的國文教授

當時在北大教授文史哲等科目的無不是大家,如徐悲鴻、梁漱溟、胡適、劉文典等。雖然都是二十出頭的年紀,但全部畢業於國內外各大名校,只有劉半農是隻上過高中的肄業青年。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劉半農

劉半農的學術造詣並不受學歷的限制,他在新文化運動中旗幟下推出的文學和語言革新不僅讓當時的文化界為之一撼,百年後的我們也仍然在享受他的文化成果。

電視劇《覺醒年代》中,北大的同學們自導自演了一出話劇

,以柳眉飾演的老學究、老古板王敬軒為主角,其他學生藏在幕布後面用口技的方式配音,對王敬軒封建、傳統的思想作出批判。

這一齣戲的名字叫做

《復王敬軒書》

,正是對劉半農和錢玄同等人在《新青年》上以文章方式口誅筆伐、你來我往的輿論大戰的舞臺表現。

錢玄同虛構了一個“王敬軒”的身份,在《新青年》上洋洋灑灑地批判“新文化運動”的種種罪狀,給推行新文化新思想的眾人扣上一個數典忘祖的帽子,儼然是一派舊學者頑固不化的立場。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復王敬軒書

劉半農則以《新青年》為陣地,和錢玄同進行了一場古早的“炒作”,寫了一篇《復王敬軒書》對“王敬軒”所有批判的內容一一進行反駁,吸引讀者和輿論的關注與探討。

因為《復王敬軒書》的論據充分、文筆犀利,這齣戲的效果出奇地好,也吸引了更多學者和學生參與到新文化運動中,改造舊思想、放棄舊糟粕。

清朝顛覆的十年中,尤其是1915年的《新青年》創辦以來,我國民眾的思想開放之程度、銳意進取之精神前所未有的高漲。改良和創新是彼時的時代主題,支援新文化運動的一干人都在潛心探究從社會現實的方方面面與過去的腐朽面貌劃清界限。

伴隨著白話文的興起和外國文學作品的引入,通俗的語言表述中出現了大量的第三人稱,單用一個“他”字很難清楚地區分開文中指代的差異和具體指向。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劉半農作為在語言文學方面卓有成就的人,深刻地感受到中外文學作品中不同人稱代詞翻譯的差異和訛用之弊。

英文中的第三人稱代詞會有“he”“she”和“it”的區分,分別指代人稱中男性、女性和無性別的物。

但在漢語一貫的用法中,只有一個“他”字指代所有的第三人稱,並無區分男女和物的代詞差異。

如要加以區分,就是在“他”字後面加個標註說明。如指代第三人稱的女性,即用“他(女)”,指代無性別的物或者動物時,則用“他(物)”來作為區分。

翻譯外國文學作品本就是長篇累牘和繁雜冗復的,還要專門對“他”所指代的性別及屬性進行區分,無疑增大了難度和工作量,也不符合他們所倡導的“白話、簡潔”等主旨。

因此

魯迅便在早期的文學作品中借鑑了“伊人”的“伊”字來指代女性,不過用途並不特別廣泛,也未能為全民所接受。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魯迅

1917年的劉半農首先提出了“她”字的構造,作為英文中“she”的準確翻譯,也以此和“他”區別開。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就對此十分贊同,在1918年8月5日出刊的《新青年》上提到了:“

中國第三人稱代名詞,沒有性的分別,很覺不便。半農創造‘她’字和‘他’字並用

。”

按照劉半農的理解,

女性第三人稱代詞應該如同外國語言中一樣有個專屬於自己的稱呼,不僅使用方便,而且更具有美感。且隨著思想的開放和女性地位的提升,仍用“他(女)這樣的翻譯,彷彿仍然把女性當成男性的附屬品一樣,充滿著舊社會的味道

“她”字率先在北大的課堂和劉半農發表的報刊文章中推廣開來,接受者眾多,也讓一眾守舊的人看到了劉半農的創新,認為這是對傳統習俗與文化的造反,理應加以駁斥和鎮壓。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劉半農

上海的《新人》雜誌還專門刊登了一篇寒冰的

《這是劉半農的錯》

的文章,認為古漢語中的“我”“汝”本沒有性別陰陽之分,“他”和“她”在漢語中也不像英文那樣具有讀音上的差異,屬於畫蛇添足之舉。

一些女性主義者也被煽動起來,認為“她”字比“他”字,低“人”一等,為何男效能夠繼續沿用千百年來的“他”字,卻要單獨加個“女”字旁來作區分,而不給男性加一個“男”字旁呢?

種種言論層出不窮,新舊勢力聯合起來對劉半農的造字表示反對,學者們紛紛利用當時最大的輿論——報刊和社論對劉半農進行攻擊。尤其是一些沒有真知灼見卻又容易受人挑撥的人,以致除了極少數有獨立思想的女性外,被守舊思想束縛的整個中國的女人都在罵劉半農。不過其中有多少真心實意地反對,有多少渾水摸魚挑撥是非的就不得而知了。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總之“她”的被髮明出來的三年內,劉半農遭遇了輿論的全面打擊,也由此引發了新舊文學之間又一輪的口水戰。

對劉半農本人來說,只要他一出門,就容易遇到報社的採訪和學生的抨擊,導致他整整三年都不敢光明正大地上街,唯恐被人逮著罵。

因此劉半農專門在國外留學期間寫作了一篇《“她”的問題》寄回國內發表,解釋自己創造“她”字的初衷,只是

為了表義更加清晰,也是為了把女性和男性的人稱區別開來

。文後,劉半農還順勢提出要 再造一個“它”字代表物。

1925年,劉半農完成了《漢語字聲實驗錄》的法文版,獲得“康士坦丁語言學專獎”,是我國第一個獲得這項國際大獎的語言學家。同時,劉半農在法國攻讀的實驗語音學成功結業,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仍然是第一個獲得國家授予最高學銜的中國人。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劉半農語音實驗照

歸國途中,劉半農在輪船上想到妻子犧牲自己打理家庭、始終無怨無悔支援自己的學業和事業,動情地以“她”字寫了一首白話新詩

《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遊。

啊!燕子你說些什麼話?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裡搖。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西天還有些兒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個月後,他就回到北大任教,成為我國實驗語音學的奠基人。

劉半農的成就讓他很快在國內聲名大噪,用來歌頌妻子的這首詩也被編排成曲,隨著“她”字一起火遍了大江南北。一些頑固的守舊派堅持對“她”字的抵制已經無法阻擋“她”前進的腳步了。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這時的人們普遍接受了“她”字的存在,歷史也接受了劉半農的選擇,教育部在1932年的常用字中納入了“她”字,從官方層面給這場爭論定音,也有了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他”“她”“它”之分。

魯迅也曾經對劉半農造字的創舉表示過消極看法

,不過後來的《憶劉半農》中,他顯然已經深度理解了劉半農當初“叛逆”的行為:“

單是提倡新式標點,就會有一大群人 ‘如喪考妣’,恨不得 ‘食肉寢皮’,所以的確是 ‘大仗’。

之後還有人根據劉半農的基礎創造了“妳”字來與“你”進行區別,也曾經風靡一時,不過最終沒有被大眾所接受,成了那個年代曇花一現的第二人稱指代詞。

1917年, 北大教授發明了一個漢字, 被中國女性罵了3年, 不敢上街

劉半農

實際上,“她”字並非劉半農所創,古漢語

《集韻·上聲·馬韻》

中把“

她”和“姐毑媎”並列

,都

讀作“jiě”的音

,指代的也是“姐”的意思。劉半農並未注意到這個生僻字或者有意將其作為現代漢語的另一個意義無從得知,如今的人們早已對“她”字習以為常。

人們處於不同的歷史階段和發展階段時,會因當時的思想環境做出種種不同的行為或舉動,但將其放在整段歷史或者人類文化發展的長河中,人類一時的反抗不過是塵埃,在宏大敘事面前微不可見。

漢字改革亦是如此,曾經令劉半農三年不敢上街的罵聲早已湮沒不見,他在短短四十四年人生中給中國人留下的漢字、語言、標點、音標等財富卻永遠流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