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定要遷都洛陽孝文帝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統一天下!

北魏有兩次遷都,而遷都的目的都很簡單,就是要統一天下。從任何一個亂世時代我們都可以看出這樣一點:每一個霸主都有著統一天下,做天下人的皇帝這樣的雄圖大志。春秋戰國紛亂,東漢末年三國鼎足,南北朝朝代更迭到南北對峙,所有的霸主莫不是為了這個目標,北魏孝文帝也不例外。他要統一天下,必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統治漢化,這個認識其實早在道武帝拓跋珪時就有。

為什麼一定要遷都洛陽孝文帝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統一天下!

那麼,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北魏第一次遷都平城時,拓跋珪的考量。

首先,思想上的認識。

要做天下之主,就必須入主中原,而拓跋珪知道要征服中原單靠武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當時中原文明比遊牧文明要先進太多,一個先進太多的文明很難被一個低階文明用武力就能征服的,唯一的做法就是融入到先進的文明裡去,吸收它的優秀文化,讓自己壯大後反過來主宰它。

其次,利益集團的平衡。

但拓跋珪也知道不可能在頃刻間就讓植根於草原的諸部落全盤漢化的,因為草原貴族們是不會放棄他們的利益的。既要接受先進文化,又不能立刻南下中原,事實上伐燕後傷亡過半的魏軍也沒能力繼續南下中原,拓跋珪於是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兼顧鮮卑族與漢族兩大集團的利益,遷都平城。

最後,地理位置的考量。

平城在地理位置上是兵家必爭之地,軍事要塞,戰國時就是趙國的重要軍事要塞,並且可以說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一個分界線。北魏定都平城,就為國家定下了遊牧與農耕並舉的發展基調,成為後面遷都洛陽,全盤漢化作的一個很好的鋪墊。

為什麼一定要遷都洛陽孝文帝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統一天下!

然後,我們再來看孝文帝的遷都洛陽。

同樣,遷都的根本原因還是為了統一天下,創造一個天下一統的盛世王朝。有了道武帝的鋪墊,到了孝文帝時,這個必須要進步,必須要改革的意識越來越強烈。

為什麼呢?

第一,民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北魏主體民族有兩個,鮮卑族與漢族。到底是要把鮮卑人變成漢人,還是把漢人變成鮮卑人,答案在道武帝時就已經很明顯。這其中據說還涉及一個故事。

出自琅琊高門的王肅因得罪齊武帝投奔北方,某天在官衙吟誦《悲平城》,孝文帝七弟彭城王發音有誤,讚歎的時候說成了《悲彭城》,被王肅譏笑,最後是彭城王身邊的祖瑩當即作詩《悲彭城》,才化解了尷尬。這個故事一定程度上看出了中原漢人對遊牧文明的鄙視與排斥心理。

孝文帝與道武帝一樣,深刻意識到文明的落後。後世的我們都知道,愚昧落後是要捱打被淘汰的,孝文帝絕不容許帝國出現那樣的局面,所以改革的決心比之道武帝更為堅定。

為什麼一定要遷都洛陽孝文帝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統一天下!

第二,經濟上越來越依賴農業。

上文說了,當初定都平城只是折中之策,推行了遊牧與農耕的並重發展政策。北魏在孝文帝之前雖然都以畜牧業為經濟支柱,但在定都平城後,中間數十年的不斷漢化,農業的比重越來越大。孝文帝時期的財政收入超過三分之一來自農業。

所以,遊牧文明向農耕文明的轉型已經越來越勢在必行。

第三,地理位置造成交通不便。

當初道武帝之所以定都平城,除了它的軍事作用,很大的原因是靠近中原,有利於逐漸漢化。這就好比跟別人搶蛋糕,儘管還不能一下子全拿了,但總要先佔個最好的位置,機會一到,就能把整個蛋糕端走。

但平城地處恆山以北,山關相雄,氣候與地理環境都不利於發展農業,並且北面還有來自柔然帝國的威脅。對於想要擺脫威脅,想要進步,深入到中原核心的孝文帝來說,這個地理已經成了嚴重的阻礙。所謂不破不立,想要統一天下就必須踏破這層障礙,那樣既能擺脫柔然的威脅,又能大力發展農業。

為什麼一定要遷都洛陽孝文帝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統一天下!

第四,要得到中原高門大族的支援。

孝文帝明白,要實現統一天下的理想,光是進入中原是不夠的。漢化的目的是要接受融合先進的中原文化,把自己變成正統,而取得高門大族的支援與認同至關重要。南方的政權就是皇族與門閥共治的政權,那些當初隨著晉室南遷的高門都自詡正統,所以握在他們手裡的政權也就成了正統政權。

所以,遷都是為了全盤漢化,讓自己慢慢變成強大而又正統的政權,是實現天下一統,打造盛世帝國的關鍵舉措。

為什麼一定要遷都洛陽孝文帝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統一天下!

全盤漢化的另一個體現,是孝文帝帶頭改姓,拓跋族全改成了“元”姓。孝文帝全面改革鮮卑舊俗,上到國家政治制度,下到衣食住行,無一不參照中原禮儀制度,最終加速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鮮卑族與漢族大融合,或者說整個鮮卑政權幾乎完全漢化。所以,到了唐朝大一統的時候,李氏雖然屬於鮮卑族,建立的本應是鮮卑政權,但人們心中早就淡化了鮮卑與漢的區分,以致後世的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一直認為大唐就是漢人的江山。

儘管最後北魏沒能統一天下,但孝文帝的遷都洛陽,讓政權全盤漢化的改革依然是正確的,尤其在民族大融合方面,它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