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作為地球上唯一建立了文明的生物,人類的進取心和好奇心都是別的動物無法比擬的。我們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有著積極的探索欲,這一點從遠古時期就開始了。

如果現代人類的先祖們沒有對大自然的各種現象產生好奇,然後透過自己的思考和實驗去搞清楚使用大自然中的各種物質的方法,那麼我們今天也不可能生活在這樣繁華的城市中,享受各種科技帶來的便利了。

因此,我們作為現代的人類,也不能夠丟下自己的進取心和求知慾,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社會繼續前進。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在人類創造的“奇蹟”裡,太空探索絕對是最值得稱道的成就之一。人類千萬年來都沒有放棄過仰望天空,並且在近代對於宇宙有了越來越多的瞭解,為進入太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人們不懈的努力之下,我們終於在上個世紀突破了地球引力的拉扯、大氣層的桎梏,將人造衛星送上了太空。後來,我們甚至還將人類本身送上了太空,讓我們能夠親眼目睹地球之外的世界。如今,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別的星球,希望能夠從中找到宇宙執行的奧秘。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國際空間站的發展

對於宇宙空間的探索並不是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可以完成的,如果要更多地瞭解地球之外的世界,不光要發射足夠多的航天器,還要在太空中停留足夠久的時間。在上個世紀,人類發射的載人航天器都只能在太空中停留有限的時間,無法進行一些耗時比較久的觀測和實驗。

於是人們開始思考,能不能夠發射一個類似於人造衛星那樣的,能夠在地球軌道上長期停留的載人航天器。這個設想後來在多個國家的努力下變成了現實,那就是國際空間站。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國際空間站專案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建設,類似於“積木”一樣逐漸累積起來。首先發射的是“曙光號”功能貨艙,然後是“團結號”節點艙、“星辰號”服務艙……就這樣,多個國家逐漸在太空中建設起了一個足以容納多人,進行長期的觀測和實驗的空間站。

如今國際空間站已經投入使用多年,為人們的宇宙探索和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就在2021年的6月20日,空間站的宇航員還進行了太空行走,目的是給空間站更換電池,今後還將繼續工作下去。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中國的航天事業和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是由多個國家參與建設的,比如歐洲航天局的數個成員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日本等。但是我們會發現,目前世界上航天技術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的中國卻並沒有參與這個專案,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在上個世紀末,中國也曾經想要加入國際空間站專案,但是卻遭到了拒絕,理由是我國當時的實力還無法對空間站的建設起到實質性的幫助。在那之後,我國便堅定了要建設屬於自己的空間站的決心,並且積極進行了計劃,並在之後開始實施。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儘管被拒絕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建設是一件讓人憤慨的事情,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確實航天科技的發展上不如其他的大國。

新中國從戰火中艱難地崛起,我們的工業、科技幾乎都是從頭開始建設,基礎薄弱、起步較晚,因此無法在短時間達到那些發展已久的強國的水平也是情有可原。但是我國的研究者們並沒有因為這些客觀原因而自暴自棄,反而是更加努力奮鬥,爭取在短時間內將以往的差距彌補起來。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我國航天的里程碑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在本世紀完成了航天科技的一系列突破,比如首次完成了載人航天行動,成功往月球和火星發射了探測器等等。在空間站的建設方面,我國也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計劃,將“天和”空間站核心艙發射進入了地球軌道。

在2021年6月,我國成功發射了“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船,將三名航天員送進了太空,並且成功和“天和”空間站核心艙進行了對接,將首批航天員送入了我們中國自己的空間站。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目前,這三名航天員已經順利完成了在空間站中三個月的任務,安全回到了地球。此行主要是對空間站核心艙進行了各項功能的測試和除錯,確保空間站能夠正常執行,為之後的其他工作做好準備。

我們從航天員們發回的圖片、影片可以看出,我國的空間站內部井井有條,充滿了科技感,是我國科研人員的智慧結晶,代表了目前國際航天科技最高一級的製造水平。不過對於中國的空間站建設計劃來說,這還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國還會發射“神舟十三號”、“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三艘載人飛船,並且將空間站的其他一些組成部分,比如“天舟”貨運飛船和“天問”、“天夢”實驗艙等等,進一步將我國的空間站建設得更加完善,逐步承擔起更多的觀測、科研任務。

曾經那個被拒絕參與空間站專案的國家,已經變成了能夠引領世界空間站技術的先進強國,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無比“勵志”的奇蹟,是全體中國人民奮鬥的成果,值得我們每個人感到驕傲。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空間站之間能夠互救互訪嗎?

空間站中雖然長期都有複數的優秀航天員工作著,而且還能夠隨時和地面的控制中心進行聯絡,能夠完成一些簡單的故障排查和修復工作。但空間站畢竟是在茫茫的太空中執行,任何人都不能夠保證我們不會遇到任何意外的情況發生。

在人類社會中,互幫互助能夠幫我們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於是也有人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國的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是遙遙相望的,那麼當我國空間站或者國際空間站需要幫助的時候,能不能讓兩個空間站之間的航天員互救互訪呢?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雖然這個設想是無比美好的,在歷史上也有蘇聯的聯盟T-15飛船實現“跨飛”的先例,但是我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之間暫時還做不到。

這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想這樣做,而是因為我們和蘇聯的那次跨飛不同,蘇聯是在赤道的同一傾角軌道,不同高度的飛船之間跨飛,而我國的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之間卻是高度一致,和赤道的傾角不一樣,所以理論上是沒有交匯可能的,以目前的技術還做不到跨站聯絡。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空間站的安全保障

當然,這只是說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並不代表以後也沒有這樣的技術。國際空間站也比較“老舊”了,之後大概還會有全新的空間站建立起來,等到那個時候,說不定就能夠實現各個空間站之間相互“串門”的情景了。

我國的空間站雖然是以中國作為絕對的主導者,但是也歡迎各種來自於國際社會的友好合作,比如此前就有來自於德國、法國、義大利三個國家的航天員和我國展開了合作,將來可能會進入我國的空間站進行一系列研究。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既然空間站之間的互救互訪不太可能實現,那麼我們的空間站如果遇到了什麼險情的話,我們要怎麼去進行救助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們的研究人員早就考慮過了,空間站中不光有各種齊全的工具,而且我們也能夠及時從地面發射飛船進行救援。

比如我們的“神舟十三號”飛船,就可以做到在數小時內到達中國的空間站,避免因為時間耽擱太久而可能出現的各種險情,是我國航天員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證。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空間站中使用的是中文進行操作,這也讓外國一些媒體大為不滿。但是對於一個由中國建設的空間站來說,使用中文當然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中國日益強大,並且逐漸在世界上擴大影響力的表現。

相信在以後,不管是在地球還是在太空中,使用中文的場合會越來越多,因為我國的發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已經逐漸將一些傳統強國甩在了後面。只要自己的實力足夠了,那麼就能夠在世界上贏得更多的尊重。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中國的進步也是整個人類航天事業發展的好訊息。對於現在的人類來說,太空還是一片充滿了艱險的未知之地,我們想要完成“太空移民”或者“太空採礦”的目標還很困難。對於宇宙的探索不是哪一個國家能夠單獨完成的,必須是整個人類共同努力才行。

等我們徹底在宇宙中立足之後,人類的整體生活環境必然將發生巨大的改變,會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等到那個時候,我們的社會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這無疑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

若中國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遙遙相望,宇航員可以互救互訪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