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在我國海、空軍的裝備中,殲-8是一款爭議比較大的型號。作為那段艱難歲月中僅有的重型戰鬥機,自立項研製到列裝改進,殲-8就一直波折不斷。由於效能長期存在不足,導致生產數量並不算多,總計300多架的產量不僅遠遠不及上千架的殲-5、殲-6、殲-7,甚至也已經被殲-10、殲-11/16系列超越,凸顯了空軍對其效能的諸多疑慮。但即使如此,至今仍有少量殲-8在部隊服役,繼續譜寫其傳奇的一生。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殲-8的傳奇仍在繼續

首先要說明的是,殲-8雖然在80年代與殲-7形成了高低搭配,但在殲-8研發之始,卻僅作為一款過渡型號存在。空軍當時希望在殲-9、殲-11(舊版)、殲-13等新型戰鬥機成熟之前,利用殲-7衍生出的殲-8過渡應急。未曾料想,由於空軍對於殲-9、殲-11、殲-13的期待值過高,屢次調高技術指標導致這幾個專案紛紛下馬,未被寄予厚望、也未被賦予更高技術要求的殲-8反而成為倖存者。到70年代末,空軍面對不斷落空的預研型號,恍然發現殲-8才是唯一能夠真正完成的戰機專案。此後,殲-8得到更多研發資源並最終獲得成功,最終開啟了長達數十年的傳奇故事。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殲-8原本是在殲-7基礎上的過渡型號

殲-8在1965年5月就已經正式立項,其早期指標著重突出高空高速、高爬升率、大航程等效能。具體來說,設計最大速度2。2馬赫、有效作戰高度超過2萬米,最大爬升率超過200m/s,設計作戰航程1500公里。構型上採用機頭進氣、大後掠角、三角翼氣動佈局,搭載兩臺渦噴-7甲(又稱渦噴-7A)型發動機。總的來說,殲-8是在殲-7基礎上彌補不足,突出高空高速效能的改進型號。

1969年7月5日,殲-8首飛成功,正式進入試飛階段,但在試飛過程中,卻先後出現了跨音速振動、超音速振動、機身高溫燒燬阻力傘等諸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當屬空中停車事故。在1976年10月,殲-8連續出現三次空中停車,一度危及專案存亡,為此,設計單位集中大量資源,花費數月時間進行了地面模擬,最終在飛機上加裝油門限動卡和攻角補償裝置,終於成功解決問題。此後,殲-8於1979年12月31日正式定型,總計試飛1025個架次,共663小時。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機頭進氣不僅影響顏值,也影響戰鬥力

從1969年到1979年,殲-8耗費十年才從首飛走到設計定型,之所以如此緩慢,除了外界的干擾因素,研發經驗不足和獲得資源不夠才是主要問題。對於這款全新型號的戰鬥機,航空部門當時缺乏系統規劃和統籌準備,新的發動機和機載裝置都等到專案開始才啟動研發,以至於出現和整機互相掣肘的情況。舉個例子,殲-8原本搭載使用交流電的全天候雷達,但因研發時間太短,雷達效能不成熟,被迫轉而搭載直流電的簡易測距型雷達,大大影響了殲-8的戰鬥力。此外,當時國內沒有新型號試飛經驗,早期只有一架殲-8原型機試飛,由於發動機、雷達等子系統經常故障,導致原型機停飛時間遠遠超過試飛時間,相比之下,美國在70年代發展F-15時,製造了11架原型機用於試飛,國內新戰鬥機開發經驗不足的情況可見一斑。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殲-8無論從哪方面都很難與同時代的F-15相比

因此,雖然殲-8在1979年定型,但由於雷達效能大幅縮水,實際上只具備晝間作戰能力,但由於空軍當時對先進戰鬥機太過渴求,最終還是生產了30-40架早期型殲-8,這批殲-8一般被稱為殲-8或殲-8白(指白天作戰能力)。作為殲-8系列的第一個量產型號,殲-8白有著典型的機頭進氣特徵,外觀像極了放大拉長版的殲-7。同時,其效能也受到了很大限制,尤其是雷達效能不足,使得殲-8白實際上只能以機炮或火箭彈作為武器,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因此,空軍在殲-8白的基礎上,透過加裝204型單脈衝火控雷達,改進掛架的方式,推出了改進型號殲-8Ⅰ(即殲-8A)。1981年4月24日,第一架殲-8Ⅰ首飛,1985年7月設計定型。由於殲-8Ⅰ具備使用霹靂-2乙空空導彈(霹靂-2B)的能力,且雷達效能有了不小提升,因此是一款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型號。但由於殲-8Ⅰ仍然沒有擺脫機頭進氣的原始設計,使得其戰鬥力受到很大限制,空軍很快將目光聚焦在規劃中的殲-8Ⅱ上,殲-8Ⅰ最終也只生產了40-50架。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殲-8和殲-8Ⅱ側視對比圖

殲-8Ⅱ在外形上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將機頭進氣改為兩側進氣,以騰出機頭空間安裝大功率雷達,由於後續發展的殲-8均是以殲-8Ⅱ為基礎,因此,外界對於殲-8Ⅱ這種兩側進氣的佈局,印象也最為深刻。雖然殲-8Ⅱ“空中美男子”的稱呼,在日後脫離了原始本意,但在當時相比於機頭進氣的殲-6、殲-7、殲-8Ⅰ,顏值顯然要高出太多,更重要的是,其效能也有了不小提升。1984年6月12日,殲-8Ⅱ成功首飛,其設計特點是,不再追求高空高度效能,而是著力於提高飛機的中、低空跨音速機動效能,完善航電裝置和機載武器,以便於具備在中低空、跨音速狀態下,超視距空戰的能力。為此,殲-8Ⅱ搭載了全新的機載雷達,並換用兩臺渦噴-13A型發動機,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殲-8最終獲得超視距空戰能力的時間是如此之晚。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兩側進氣沿用至今(此為殲-8FR)

在當時,殲-8Ⅱ專案引發了美國的高度關注,這種關注與如今對殲-20隱含對抗的關注不同,而是對殲-8Ⅱ能否對抗蘇聯空軍的考量。事實上,在當時中美關係正值“蜜月期”,都有應對蘇聯威脅的訴求,但美國人卻一直猶豫不定,既希望中國空軍戰鬥力進一步提高,以便於抗衡蘇聯空軍,但又不希望中國空軍的戰鬥力太高,以免局勢失控。這就如同當年向中國出口F-16戰鬥機的情況一樣,美國人心裡盤算自己的小九九,最終拿出F-16/79這個縮水版F-16向中國推銷。

美國人左右思量之後,認為可以在殲-8Ⅱ的基礎上應用先進技術進行改造,既能提高其戰鬥力,也限制了其效能上限,是堪稱完美的解決方案。因此,美國當時對改造殲-8Ⅱ非常上心,在殲-8Ⅱ剛剛首飛後,就批准了合作計劃。由於這一舉動令中國空軍難以置信,再加上當時國內很多人對於美國改造殲-8Ⅱ這種最先進戰鬥機並不放心,因此,直到1986年才與美國正式簽訂改造協議,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和平典範”專案,國內則稱之為“八二工程”。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美國當時並不願意出售F-16

根據事後披露的資料,“八二工程”的主要內容是,搭載以美製AN/APG-66(V)雷達為核心的先進航電裝置(與F-16A相似),加裝1553資料匯流排,最佳化油箱以增大航程,掛載義大利“阿斯派德”(國產版本霹靂-11)空空導彈,並對機體結構做一些調整等等,整體效能基本達到F-16/79的水平,但價格大幅度降低,並且國內能夠自主生產,因此,當時空軍對這個改造方案還是挺滿意的,並在1989年將兩架殲-8Ⅱ交由美方改造。

然而,兩國關係隨後出現劇烈波動,導致專案在1989年夏凍結,雖然在1989年底又重新恢復,但再也不復之前的融洽,再加上美方在1990年春提出,由於殲-8Ⅱ強度不夠,需要對其進行結構補強,專案費用也由5。5億美元提高到7。5億美元,最終導致專案流產,美方交還了兩架殲-8Ⅱ以及4套完整的航電系統(畢竟蘇聯還沒解體)。由於國內在合作中一直保持對整個專案的掌控,基本走完了從原始設計到具體工藝的整個流程,因此,在“八二工程”流產後,航空部門開始利用國產技術,結合既定的改造思路發展殲-8Ⅱ。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八二工程”留在美國的部分零件

為了規避風險,當時選擇兵分兩路,一方面,就地生產應用國產裝備的殲-8Ⅱ,再逐步發展改進型號,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提高效能;另一方面,直接向“八二工程”靠攏,一步到位完成“八二工程”規劃的高效能目標。其中,後者催生了被稱為殲-8Ⅲ(殲-8C)的型號,但由於其效能長期不夠成熟,又先後經歷了兩次墜機事故,使得專案最終無疾而終。而前者反而走出了一條堪稱光明的道路,極大地拓展了殲-8的應用範圍。1995年12月,在殲-8Ⅱ原型機基礎上衍生而來的量產型號技術凍結,一般稱之為殲-8B,其裝備了國產208A型單脈衝火控雷達、平面顯示器和新型火控、導航系統,但不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是典型的“八二工程”的過渡型號。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81192就是殲-8B

隨後,國內在殲-8B的基礎上加裝受油管,推出了殲-8D,兩者的效能沒有太大區別,主要是增加了空中加油能力,能夠在不搭載副油箱的情況下,透過一次空中加油,達到1200公里左右的作戰半徑。事實上,國內受1991年海灣戰爭的觸動,在1992年就完成了第一次空中加油試驗,因此,空軍一度對殲-8D的效能非常很期待。但當時國內的空中加油機數量非常少,僅僅是在第一代轟-6的基礎上改造了少量轟油-6,因此,雖然殲-8D的數量達到了60-80架的規模,但有機會進行空中加油訓練的飛行員非常少,使得殲-8D的空中加油能力並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殲-8D是第一款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國產型號

很快,國內在殲-8D的基礎上,又推出了進一步改進型號,也就是殲-8H。透過換裝帶有下視和下射功能的KLJ-1型脈衝多普勒雷達,殲-8H不僅具備了使用霹靂-11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能力,還能使用少量的對地、對海導彈。此外,殲-8H的動力系統也得到進一步提升,換裝了效能更強勁的渦噴-13B型發動機,而在外形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雷達罩顏色從之前的綠色變為黑色。總的來說,殲-8H是從徹底的空優戰鬥機,向強化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一種嘗試。從結果上來看,殲-8H並不能算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型號,尤其是仍然不具備超視距空戰能力,更是非常遺憾。因此,設計單位進一步努力,推出了終極改進型號殲-8F。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殲-8H的效能和顏值都達到了新的高度

作為殲-8系列的最終型號,殲-8F到2002年才首飛,並於2004年服役。由於其搭載了更大功率的多普勒雷達,能夠匹配霹靂-12中距空空導彈,因此,殲-8F在2006年左右才真正具備了20年前規劃的超視距空戰能力。同時,殲-8F能搭載“雷石”滑翔制導炸彈,也算跨入了多用途戰機的門檻。此外,國內還在1996年推出了殲-8ⅡM,這是個比較有名的出口型號,主要是在俄羅斯的幫助下,透過搭載俄製航電裝置,擁有超視距空戰和一定的多用途能力。但殲-8ⅡM雖然多次登上航展舞臺,卻始終沒有獲得任何出口紀錄,甚至連預計的國產改造專案也從未實現,最終無疾而終。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最後在殲-8F的基礎上加裝偵察設施,推出了殲-8FR偵察型號,主要利用其突出的高速效能,來彌補國內在高空偵察機領域的缺陷。事實上,空軍目前還裝備的不到100架殲-8戰鬥機中,就以殲-8F和改進的殲-8FR佔絕對主力。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殲-8F是殲-8的終極改進型號

殲-8的生產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80年代是第一階段,生產的是機頭進氣的殲-8白和殲-8Ⅰ,由於效能有限,這一階段的生產數量最少,共生產了約80到90架。90年代生產的殲-8B、殲-8D為第二階段,總計生產數量約100到120架,其特點就是從機頭進氣變為兩側進氣,雷達罩顏色為綠色。在21世紀生產的殲-8為第三階段,以殲-8H、殲-8F為主,效能最為優秀,生產數量也最多,大致在140到160架。此外還有殲偵-8(殲-8R,第一代偵察型),殲-8E(殲-8Ⅰ改進型號),以及殲-8DF等少量改進或衍生型號。總的來說,殲-8共生產了360到380架左右,相比於其近30年的漫長生產期,這個數量顯然是比較少的,而這也恰恰與殲-8的效能有直接關係。

曾經引起轟動的一張圖片

殲-8是特殊時期誕生的一個特殊型號,其原本作為過渡型號所存在的先天不足,極大地限制了其效能上限。事實上,殲-8自80年代開始,就一直處於效能不成熟、生產數量不多、不能承擔重任的尷尬狀態。一方面是由於當時國內的設計製造水平確實有限,像雷達、空空導彈等核心裝備,都是在90年代末期才逐漸成熟。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殲-8先天不足所導致的“體弱”,這並不是後來縫縫補補的改進所能解決的。如果對殲-8給出一個比較中肯的評價,那就是一款原本對其期待不高,卻因世事變遷而擔起大梁,最終因為先天不足、時代侷限導致作用發揮有限的戰鬥機。

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量產30年的殲-8,為何只服役不到400架?

相比於殲-8,殲-20是另一種受時代影響的機型

從1965年專案立項開始,殲-8已經度過了整整56年,在其經歷的歲月裡,空軍完成了從防守型空軍到戰略空軍的轉變,使用的裝備也從仿製的殲-6到如今完全自主研發的殲-20,可以說,殲-8的一生就是見證空軍成長的一生。唯一有所遺憾的就是,在那個異常艱難的年代,殲-8並沒有承擔起原本應該擔負的重任。但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發展並完善的自主設計和裝備驗證體系,也是後來殲-10、殲-20得以騰飛的部分基礎。作為空軍第一款重型戰鬥機,殲-8確實算不上功勳卓著,但也稱得上是鞠躬盡瘁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