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大家週六早,今天想跟你分享的

立德人物

跟最近的

神舟十二

載人飛船有關,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此次被神舟十二送入太空的三名航天員:

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從左到右分別為:湯洪波、聶海勝、劉伯明

這三名航天員的平均年齡已過50。聶海勝1964年生人,今年57歲;劉伯明1966年生人,今年55歲;湯洪波1975年生人,今年46歲。

雖然年過五十,但這群“可愛的人”仍舊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前行,這次承載著14億中國人的航天夢登上太空,再一次向世界證明我國的航天技術和科技實力。

所以,

限制我們的永遠不是年齡,而是那顆永遠保持悸動的心。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這次三名航天員在太空“出差”90天,也就是3個月,這已經重新整理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記錄。

不知道你們好不好奇,

他們在太空到底都幹啥了?是怎們工作和生活的呢?

中國載人航天官方網站上,有《天宮TV》一系列的紀錄片,看完14集你會驚歎:這哪是太空啊,分明就是自己放假在家的感覺!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從6月18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三名航天員成功進入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他們便開始了為期

90天的太空“出差”之旅

第一步就是

佈置太空新家

。先是檢查飛行設定,確保安全,再根據說明書把包裹裡的科研儀器、運動器材和生活裝置都擺放好。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因為太空上失重,個別航天員甚至練就了徒手抓口水的技能。Hhhh……

那他們在太空上吃什麼?在

太空飲食方面

,早就備好了各種“乾糧”。

專家介紹,核心艙內配置了

120餘種

營養均衡、品種豐富、口感良好、長保質期的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調味品等,可以做到一日三餐不重樣。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空間站裡的廚房,還配置了微波爐、大冰箱。

航天員的食譜週期是一個星期,品種重複率很低。出發前,專家們對航天員進行了感官接受性調查,最後選擇的都是他們喜歡吃的東西。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早在2003年神舟五號飛上太空,楊利偉就吃上了魚香肉絲、紅燒肉、紅燜素雞,甚至還有應節的中秋月餅。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楊利偉在吃小月餅

神舟六號裝上了加熱器,航天員不僅吃上了熱菜,還有冰激淋和甜點等40多種食品。到神舟七號,食品種類增加到了近80種。

神舟十號發射正值端午節,航天員還吃到了豆沙口味的粽子。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為了保證身體擁有好的狀態,航天員必須有充足的睡眠,所以他們的作息時間是和北京時間一致的。只有

休息好了,保持清醒,

才能保證在這種危險的太空作業中不會出現失誤。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睡眠艙

接著是

艙外作業

。安裝腳線裝置、機械臂、全景相機、空調。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非常耗時和複雜。

劉伯明進行出艙作業

7月4日就首次經歷了長達7小時的出艙作業。安裝空調是非常重要的,空間站在太空,它的太陽直射面的溫度達到了150度,背陰面100度,一旦空調失靈,不僅航天員沒辦法在艙內生活,空間站的裝置也沒辦法運轉。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工作順利完成,航天員們就要開始各種

健身運動

了,目的是緩解失重環境下的肌肉萎縮。

比方說踩動感單車,跑跑步機,運動員們在失重環境下的肌肉訓練,這速度絲毫不輸地球上的健身達人們。

跑步機都快被跑得散架了……

天上的事兒差不多說到這裡,下面萌姐要給大家說重點了!神舟十二執行整個過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一環:

返回著陸。

航天器返回地球這件事,絕不是鬧著玩的。

說個真實事件,2003年正當全美公民在電視機前期待著

哥倫比亞號

的成功返回時,意外卻突然發生了:

由於太空梭在返回過程中,外部的燃料箱表面突然有一塊泡沫材料發生了脫落,這塊泡沫材料又恰巧打到了機翼,機翼受損直接導致了熱防護系統的損壞。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太空梭外部隔熱泡沫

就是這塊泡沫導致後面整架飛機解體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美國空軍跟蹤站拍攝到的哥倫比亞太空梭最後影像

由此造成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整架太空梭在短短几秒,

瞬間爆裂解體,

暴露在大氣內的機艙,因為劇烈摩擦導致溫度瞬間攀升,最後,機艙直接被高達1400攝氏度的高溫籠罩了起來,裡面7名機組人員全部犧牲。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哥倫比亞號機艙內7名宇航員合影

回溯過去,人類的載人航天工程起源於1961年,蘇聯宇航員

加加林

乘坐東方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正式開啟了

人類載人航天的步伐

接著在之後60年中,人類只經歷了5起太空飛行事故,導致19名宇航員遇難犧牲,死亡率3。2%。其中僅

返航

這一環節發生的事故就高達3次,遇難宇航員數量足足有11名,佔到了整個航天飛行死亡人數的

60%

截至目前,在所有的自主載人航天返航任務中,

只有中國的航天員從未有過傷亡記錄,

即便載人航天技術數一數二的蘇聯、美國,都有數名航天員因此遇難。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哥倫比亞號返回地球時墜毀

除此之外,在返航過程中,美國、蘇聯、以及之後的俄羅斯,遭遇的事故危機數不勝數,可以說每次載人航天中的返航,都是對航天員以及航天技術的一次終極大考。

為什麼返航環節這麼艱險?

一、軌道高度太低。

當前空間站在太空中的飛行速度大約在每秒7。6千米左右,換算下來時速將近28,000公里,但是相比之下空間站所處的軌道高度卻只有不到400公里,而航天員返航需要在如此短的路程中將載人飛船的速度從每小時28,000千米迅速降為0,這本身就是一個地獄難度的考驗。

二、防護更簡單。

不同於發射時火箭的層層防護,載人飛船到了返航時所攜帶的行李已經變得極為簡單,只有返回艙和推進艙,因此整個減速過程必須嚴格控制損耗和風險,才能安全著陸。

三、必須精準切入大氣層。

載人飛船在進入大氣層時必須嚴格控制飛行方向與大氣層面的角度,一旦角度過小,那麼載人飛船就無法成功衝入大氣層,反而會像打水漂一樣被彈回宇宙,最後只能流浪於無盡太空中,可一旦角度過大,那麼大氣層無法產生足夠的氣動減速效果,載人飛船就會像隕石一樣直直的砸向地面,最後粉身碎骨。

四、摩擦高溫危險。

進入大氣層後,載人飛船會繼續以數千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飛行,同時與空氣摩擦形成高溫,溫度高達上千攝氏度。這時候一旦出現問題,裡面乘坐的航天員就會面臨生命危險。前面說到的哥倫比亞號的爆裂解體就是這個原因。

五、高溫產生的黑障效果。

載人飛船返回艙的外部有一種特殊的耐高溫高分子材料,它可以瞬間吸收大量的熱量,燒蝕後將熱量帶走,保證艙內溫度不會過高。

但這些高分子材料在燒蝕汽化後會發生電離現象,在返回艙的外部會出現一個高溫電離子層,它會吸收和反射電波訊號,對返回艙內部形成電磁遮蔽,最終導致地面與飛船之間的無線電通訊全部中斷,在黑障效應下,地面指揮團隊是無法透過任何方式對飛船進行控制的。

六、不能精準著陸。

當前的載人飛船返航技術並不能實現精準著陸,所以最終的降落地點只能確定一個大概的範圍。

著陸後的航天員因長時間處於失重環境,外加返航過程的艱險,所以體質會變得十分虛弱。此時一旦遇到危險,基本沒有任何反抗能力。因此在返回艙著陸之後就救援人員要立即搜尋接應航天人,協助出倉,才能確保最後的安全迴歸。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總之整個載人航天返航過程環環相扣,必須

確保每一步精準可控

,才能保證返航的順利完成。正因為有這樣高的難度,所以美蘇兩國才在這一環節付出了血的代價。

這次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是我國組織實施的

第七次載人航天飛行

,也是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的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這次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順利完成,讓所有中國人都非常自豪和開心。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再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

我國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完成建設

,空間站的規模預計將達到近百噸。而2024年,國際空間站將關閉,屆時,中國自主研發的空間站將成為

世界上唯一一個空間站

神舟十二返航驚險時刻:沒有一種成功是容易的

據統計,目前已有17個國家向我國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分別有: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法國、德國、印度、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等17個國家。

背後是星河燦爛,眼前是山河壯美,相信我們的未來,會一片美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