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縣在招遠境內曾有一塊飛地,名字叫作“掖縣王家”

去過煙臺招遠市蠶莊鎮的朋友,對“馬埠”這個地名應該不會陌生。在該鎮轄區內,有好幾個以“馬埠”(據說是古代的放馬場)為字首的村莊,如馬埠陳家、馬埠胡家、馬埠王家和馬埠徐家。從字面來看,這些村莊似乎是渾然一體。但實際上,它們在過去曾分屬不同的縣管轄。

根據《招遠縣地名志》的記載,其中的馬埠胡家村,在歷史上長期為掖縣地界,該村原來的名字就叫做“掖縣王家”。透過名字,很直觀地體現出這裡與掖縣的關係。

鄰縣之間的村莊歸屬調整,屬於區劃中的常見現象,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有不少村莊在掖縣和招遠縣之間劃來劃去,而此次之所以單獨介紹“馬埠胡家”(掖縣王家),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相對特殊——曾經是掖縣在招遠境內的一塊“飛地”。

掖縣在招遠境內曾有一塊飛地,名字叫作“掖縣王家”

飛地,是現代地理學中常用的術語,而在老掖縣誌中,採用的則是帶有傳統韻味的稱呼——“插花地”。

民國時期修撰的《四續掖縣誌》曾對“掖縣王家”這塊插花地有過專門記載,志文稱:

“村名掖縣王家,一名馬埠王家。系掖縣地,屬五區景福鄉,在朱橋鎮正東,插入招遠縣境內。由掖縣王家向正西行二十里,抵朱橋鎮。”

如果感覺以上記載還不夠直觀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介紹,就描述的更清晰了:

“查王家村四鄰,計東距招遠屬馬埠陳家村半里,西距招遠屬徐家村半里,南距招遠屬韓家村七里,北距招遠屬小疃二里。”

也就是說, 掖縣王家村的四周都被招遠縣的村莊所包圍,這顯然符合“飛地”的特徵。

那麼,掖縣在招遠境內的這塊“飛地”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這一點史料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推測的話,無非有以下兩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在於掖縣和招遠之間複雜的歷史淵源。

與掖縣相比,招遠建縣的年代要晚不少。自從南北朝時期曲成縣撤銷之後,現招遠縣的轄區長期歸屬掖縣管轄,北宋年間的狀元王俊民雖然按照現在的區劃是招遠人,但在當時,他的籍貫則屬於掖縣羅峰鎮。

到了金代之初,偽齊劉豫在膠東半島設立招遠、棲霞、福山三個新縣,其中的招遠縣,主體就是從掖縣劃出,並且治所就設在原掖縣的羅峰鎮。

古代的地圖遠不如現在精密,因此,在分縣之時出現“飛地”的情況,也在情理之中。

掖縣在招遠境內曾有一塊飛地,名字叫作“掖縣王家”

掖縣在招遠境內曾有一塊飛地,名字叫作“掖縣王家”

第二個原因,或許就在於“地隨人歸”的劃界原則。

根據《招遠縣地名志》的記載,“掖縣王家”村雖然四周被招遠的村莊所包圍,但最早來這裡建村的,卻是掖縣人。

相傳,明洪武年間,一支王姓人從掖縣河嶺遷此建村,取名“掖縣王家”(有可能一開始叫作“王家”,或者“馬埠王家”,後來為了與鄰村相區別,才以“掖縣”為字首,稱作“掖縣王家”)。在分界不明的情況下,根據“地隨人歸”的原則,該村莊在明清時期一直向掖縣納稅,因此形成了“飛地”。

掖縣在招遠境內曾有一塊飛地,名字叫作“掖縣王家”

(▲馬埠胡家村的桃花很有名,曲城的曹景廣先生以前曾專門撰文介紹過)

一直到民國前期,“掖縣王家”仍歸屬掖縣管轄,按照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區劃,這裡屬於掖縣第五區景福鄉(鄉公所在大沙嶺村,現屬萊州市金城鎮)的轄區。

到了四十年代,為了方便管理,膠東根據地對掖縣和招遠的區劃做出調整,原招遠的大冢坡等村劃入掖縣,而掖縣的“掖縣王家”相應也劃入了招遠。

由於區劃歸屬的改變,“掖縣王家”這個地名就有些不太合適,因此,該村就參考鄰村,也採用了“馬埠”的字首。不過,由於招遠地界之前已經有了一個“馬埠王家”,“掖縣王家”就改名為了“馬埠胡家”(村中胡姓較多)。至此,掖縣在招遠境內的飛地“掖縣王家”,就成為了歷史。

頂部